有關初中語文教學論文參考
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語文水平、打造高效課堂需要教師的長期努力和學生對知識的不斷積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初中語文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初中語文教學論文範文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一、深刻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毫無疑問,語文教師首先要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首次凝鍊的這12個詞分別從不同的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了概括。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首先,我們要加強對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學習,通過參與校內校外的研究討論,領會其精神,澄清內心中的疑問。雖然,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意味著我們要遵循基本的職業操守,然而,現實中很多教師卻做得遠遠不夠,在某些方面甚至背道而馳,因此,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理解核心價值觀,才符合作為一名教師的基本要求,才能談及對學生的人文思想教育。其次,在此基礎之上,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知行統一,才能真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到實處。我們都經歷過學生時代,都很清楚一個事實,學生會聽老師怎樣講的,更會看老師自己是怎麼做的。從小我們就學習一些口號,如“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很多教師也受到社會中諸多偏激思想的影響,過分關注社會中的陰暗面,生活和工作中表現出消極懈怠、抱怨指責。這種負面能量很容易被教師傳染給學生,其消極影響是難以估量的。所以,從學校管理層面來看,我們要加強教職員工的思想文化學習,建立並實施品行操守的監督檢查制度,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二、用心提煉語文課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元素和精神
我認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四個從個人層面提出的價值準則應該成為語文課教學中價值觀滲透的重中之重。《禮記大學》有言:“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現今,往往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簡單概括,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我們首先要明確自身的社會角色,正心修身,勤奮務實,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腳踏實地,為學生樹立做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榜樣。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也需要找準定位,在內心中樹立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遠大崇高理想,先從做一個熱愛祖國,勤奮進取,誠信友善的人開始,潛心提高自身素質。初中語文課程一直是進行愛國主義和人格品德教育的主要平臺,課文中不乏捨生取義的古人,為真理而戰的革命先烈,以及在本職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普普通通的公民,這些人都是愛國的,用著在當時環境下一種適當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的深情和忠誠,這些人的行為也詮釋著為人的一種態度——認真負責、勤奮務實,榮辱觀念已經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他們只是做著應該做的事。課文中也不乏大仁大愛、誠實守信之士,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們傳達著自己對真理和信仰的堅守。有人說,如今,我們中國人缺乏信仰,我相信中國人缺少的不是宗教和神話裡對鬼神的盲目崇拜,而是像對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樣的價值觀的正確認識和堅持。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利用好教材,千萬不能浪費蘊含其中的養分,認真備課,努力提煉核心價值觀的元素和精神,用心去感染我們的學生,相信祖國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人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
三、增強課堂互動性,聯絡社會大環境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到客觀現實環境的複雜性,尤其在目前這樣一個資訊化時代,政府官員貪腐、名人德行失範等負面資訊充斥著人們每天的生活,當然也繞不過我們的孩子們。在教學中,我們要警惕這種由大環境給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帶來的困境。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在其《人效能達的境界》一書中提出了“去聖化”的觀點。“去聖化”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指的是青年人由於在生活中見到太多欺騙行為或者由於在生活中受挫,因而懷疑價值觀和美德的存在,他們不願聽從別人的勸告,不相信生活中還存在值得珍視的、神聖的、具有永恆意義的事物。他們用虛無和冷漠包裹自己,使自己免受傷害。這種觀點的提出是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美國的社會大環境與我們目前比較相似。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來,“去聖化”的出現基於人們對自我的一種非理性的保護。作為語文教師,我們絕對不能忽視這種可能性,而事實證明,學生中甚至教師中很多人都已經在不自覺地用這種防禦機制做著自我保護。因此,我們要通過課堂師生互動等方式有意地識別這樣的個體,並採取適當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其不合理之處,並用更加合理的有建設性的方式加以應對。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自然融入語文課堂,教師要通過以身作則、有意的價值引導讓學生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念融入自己的“血液”。另外,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艱鉅性和複雜性,努力消除障礙,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踏實奉獻,為幸福的美好未來上下求索。
有關初中語文教學論文範文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析
語文能力,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根本,也是學生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學習的能力。初中語文課堂,對於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對此有深刻的認識,認真對待語文能力的培養。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重視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教學理論為依據,真正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一、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體系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又稱為學生本位觀,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稱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自律性,讓學生自主、自願地通過合理的學習提升學習成績。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體系,要求教師要充分考察每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當然,在實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於每個班級的學生較多,教師無法做到對每個人的教學針對性,因此,可以將學生分組,分組的依據可以是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通過對不同的小組採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教學針對性的提升,進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增強初中語文教師教學能力
新課程改革開展以來,初中語文的教學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要注意到,當前很多初中學校的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甚至難以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增強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採取科學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學校領導應當完善初中語文教師准入制度,在聘用新教師之前要對報名者進行一定的選拔,對於聘用的新教師,不能直接讓其教重點班及的語文課,而應當讓其從普通班級的語文課教學做起,逐步曾倩自身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對於在職的初中語文教師,學校應當制定針對性的考核計劃,定期對其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進行考核,通過考核來保證初中語文教師隊伍的較高的教學水平,當然考核也能給予初中語文教師一定的教學壓力,會鞭策其努力做好本職教學工作。
三、增強學生的語文課堂帶入感
在當前語文課堂教學要求較高的情況下,傳統的“灌輸式”語文課教學方式具有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參與度不高、學生學習興趣低落等缺點,已經難以滿足實際的教學需要。總結起來,傳統的語文課教學方式的最大缺點就是學生帶入感差,因此,採取適當的方法和手段增強初中語文課堂的學生帶入感非常重要,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增強課堂的師生互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向學生提問一些問題,也可以多問問學生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這樣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語言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情境塑造,在一些描寫景色或者場合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隨著教師的語言進行想象,教師要向學生描述教學內容中的景色和場合,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增強學生課堂帶入感的同時,大大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學計劃和教學評價的實施
初中語文教學要保證足夠的教學有效性,必須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按照計劃進行語文教學工作,並對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科學的評價,進而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進行鍼對性的改進,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計劃的制定,需要初中語文教師能夠從巨集觀上把握整個學期內語文教學的大致流程,進而制定每個教學流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形成完整的教學計劃。而對教學實效的評價,主要是考察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情況和語文考試成績,這樣可以最客觀地反映出教學方法的好壞和教學方案的有效與否。教學計劃和教學評價的配合使用,可以大大保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五、總結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也反映出語文老師的教學水平高低和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需要語文教師真正認識到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意義,承擔起教學責任,利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逐步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