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學不是文學的通俗化閱讀答案
通俗文學不是文學的通俗化,它顯示著另一文學走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通俗文學不是文學的通俗化》閱讀材料
這是一個公認的、幾乎無異議的看法:通俗文學主要以“俗者”為閱讀物件。
平凡的“俗者”的生活,曾經在世界各國的近現代文學中得到廣泛的、賡續不斷的表現。把普通人作為主要描寫物件,是近代作家用以反叛古典精神的世界性特徵之一。我們不會忘記,以魯迅為旗幟的中國現代作家出於改變民族命運的強烈願望,曾經以沉重痛楚的感情掃描民族歷史和民族生活,努力揭示平靜狀態下俗者生活的悲劇性本質。
值得我們尋味的是:以“俗”為幟,以“俗者”為閱讀物件的新派通俗小說家反倒對俗者的俗生活很少關照。新派通俗小說顯現出與以往不同的“非俗”的趨向,它們所描寫的具有不尋常人生經歷的人物和波瀾起伏的故事,展現了超脫俗生活的世界。
新派通俗小說家不去表現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他們的作品卻能夠吸引住數以萬計的過著平凡而平常生活的讀者。
文學作品有時會由於描寫內容與普通人人生的親近性而獲得較廣泛的讀者。中國現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寫大眾”實現“為大眾”。事實上,儘管大眾可能歡迎以自己的生活為描寫物件的作品,他們仍然不會滿足於這種親近感。他們並非都愛看、只愛看、特別愛看反映自己處境的故事。
在“為大眾”與“寫大眾”之間,在“寫大眾”與“被大眾讀”之間,潛存著深刻的矛盾。拿魯迅的創作來說,沒有人懷疑他為大眾而吶喊的動機,但他的《吶喊》不是寫給華老栓們、閏土們而是寫給他期望中的“療救者”的,而大眾無法理解魯迅為他們進行的“吶喊”也絕不單由於表現形式的隔膜。魯迅提倡和嚮往“文藝的大眾化”,但是,就他最重要的作品來說,無論怎樣對其施行通俗化處理***除非砍刪和扭曲原作最寶貴的內涵***,也難以獲得普及性效果。魯迅某些小說與散文長期被收中學語文課本,應該說,少年們能夠接受的只是魯迅作品中較為淺顯的層面。如果我們將魯迅作品普及的希望寄予於全民族文化水準的提高,這種希望的實現仍然會是有限度的。
魯迅在論“文藝的大眾化”時寫道:“在現下的教育不平等的社會裡,仍當有種種難易不同的文藝,以應各種程度的讀者之需。”值得討論的是:在這裡,“難易不同”是否標示著同一文學走向上的不同層次?能否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難”的作品轉化為“易”?我想,如果我們對此作出肯定的回答,這結論的適應範圍將是有限的。
通俗文學不是文學的通俗化,它顯示著另一文學走向。
《通俗文學不是文學的通俗化》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關於“通俗文學”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通俗文學的閱讀物件主要是“俗者”。
B.通俗文學所描寫的物件不一定是俗者的生活。
C.通俗文學的生命力正在於它親近普通人的人生。
D.通俗文學是不同於文學通俗化的另一文學走向。
小題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魯迅的小說是“寫大眾”的,但是無法普及。
B.新派通俗小說家與舊派的區別在於作品的內容是否“非俗”。
C.即使讀者的文化水平提高,魯迅作品也無法完全普及。
D.我們可以通過把作品形式由“難”改“易”,將所有的通俗文學作品變得可以“被大眾讀”。
小題3:下列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的推論,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是否以普通人為主要描寫物件,是近現代文學作品與古典文學作品的區別之一。
B.新派通俗小說家在創作中追求不斷迎合大眾的“親近感”。
C.一部作品的描寫物件與閱讀物件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有大差距。
D.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現代作家深入剖析平靜狀態下俗者的生活,是與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相關的。
《通俗文學不是文學的通俗化》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1:D
小題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