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

  《北大荒的秋天》是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北大荒的秋天》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後具體的構段方式。

  4:通過對課文的通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習先概括、後具體的構段方式。

  三:教法、學法:

  直觀演示法、引讀法、音樂陶冶等。

  四:教時: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板書:秋天***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裡,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豐收的喜悅。但是在建國前,我國黑龍江部分地區的秋天曾經是一片荒蕪,人們稱為“北大荒”。***板書:北大荒***

  ***2***齊讀課題:北大荒的秋天

  過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麼樣兒的呢?

  2. 初讀課文。

  ***1***將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讀讀,注意它們的音和形。

  ***2***將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生字的字音。

  3. 檢查自學。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分節讀課文。

  4.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過渡:課文第一段告訴我們北大荒秋天到來的時間。9月,一來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兒的“天空”。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麼樣?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內容。

  ***2***出示燈片:指導觀察看圖說說,課文那些語句寫了圖的內容?理解“一碧如洗”。***板書***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綺麗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1》西邊的天上會有什麼?讀——

  《2》這些流雲是怎樣變化的?讀——

  《3》***看燈片***這樣美的景色,課文怎樣用文字來描述的?指名讀

  聽了他的朗讀,你知道作者是用什麼什麼方法來寫這些流雲的?***比喻***把------比作了-------。

  ***4***現在我們來欣賞這些優美的語句,小聲跟配樂錄音讀,注意邊讀邊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表達出來。

  5. 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裡的小河有時什麼樣兒呢?***小河***

  ***1***聽老師讀,看有幾句話,每句講了什麼?

  ***2***第1句,小河給你什麼印象?讀——

  ***板書:清澈見底***查字典理解“澈”。

  ***3***印示燈片,指導看圖後提問:為什麼把他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用“因為------所以------”說話。

  ***4***假如你是一條小魚,你該怎樣表達此時的心情?指名讀——

  ***5***男女生分讀後齊讀本自然段。

  6. 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此時,那兒的原野不同於其他季節,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呢?

  ***1***自由輕聲讀課文,動筆畫出有那些景物,有幾句話。

  ***2***齊讀第一句:什麼地方熱鬧非凡?***板書***

  這句話具體嗎?再讀一讀課文,找找哪幾句是用來寫原野熱鬧的?

  ***3***學習第二、三句內容。

  《1》投影片覆蓋出豆莢圖片:課文文中是怎樣描寫豆莢的?指名讀——

  大豆真的會笑嗎?齊讀本句。

  《2》覆蓋出高粱圖片:“黑紅”的高粱說明他們怎麼樣了?高粱會演唱嗎?為什麼這樣寫?指名讀,齊讀。

  《3》火紅的榛樹葉子出現在哪兒?紅的怎樣?讀——

  《4》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那兒的人們把過去荒蕪的草地開闢成了豐收的良田。北大荒人有更大的決心,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富強。

  ***4***齊讀本自然段。你們讀了以後,覺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樣?***板書:熱鬧非凡***作者怎樣把他寫具體?***指名讀***

  《1》師讀中心句,生讀分句。

  《2》齊讀概括句,男、女生分讀具體描寫的句子***交換讀***。

  ***5***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新的構段方式——先概括後具體。請在課後用你的筆來寫一寫家鄉的秋天。

  7. 指導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讀出喜愛之情。

  8. 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詞語。

  ***2***分析字型,指導描紅。

  荒:上中下結構,“亡”不能帶點,與“流”比較區別。

  紫:上中下結構,與“緊”比較區別。

  ***3***作業:按筆順在習字車上描紅。

  9. 課外作業。

  片段練習:家鄉的秋天真美呀!

  板書:

  天空 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 清澈見底  美

  原野 熱鬧非凡

  《北大荒的秋天》說課稿

  教材分析:《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描繪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文章共有六個自然段。先寫了北大荒秋天的到來,再從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寫出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麗,第五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物產的豐富,最後作者包含深情地讚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學情分析:同學們對北大荒的情況並不瞭解,無論是對北大荒過去的開墾,還是如今的繁華都瞭解甚少。教學前可讓學生查詢交流有關資料,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設計理念:根據課文特點,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景,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通過充分地誦讀,讓學生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象和表達的情感,並由此欣賞和品味作者那種簡練而多姿多彩的表達方式。我在教學中還採用“一點突破法”組織教學,讓學生再自主誦讀、合作交流、真情感悟中獲得美的享受。

  結合三年級學生的閱讀特點、課文內容及小學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理念,我為本課設計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轉”這個多音字的朗讀。

  3.在誦讀感悟中體會北大荒秋天的景色迷人、物產豐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北大荒秋天的景美、物豐。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是如何具體描寫原野的熱鬧非凡的,並會進行仿寫。

  思路說明:

  一、借景賞讀,品味色彩美。

  這篇課文在第3-4節中,出現了許多表示色彩的詞語。如:“一碧如洗”、“銀灰”、“橘黃”、“血紅”、“絳紫”、“黑紅”等等。這些顏色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要真正感知這些紛繁的色彩,學生有一定的障礙。因此,我首先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有和著音樂輕輕的集體讀,有富有感情的個人讀,有自由的大聲朗讀等。通過讓學生朗讀,把自己認識到的、理解到的、感悟到的東西表達出來了。其次,我又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置入於北大荒真實的場景之中,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螢幕上顯示的是“一碧如洗”的天空,“清澈見底”的小河等畫面。這樣,將色彩與景物和諧地融為一體,一方面,使得色彩具有了生命的意義,另一方面,使它承載了豐富的情態內涵。學生在認識、領悟色彩美的過程中,不只是盯著色彩,而是關注其所處的整個環境,無論是語言的,還是畫面的。學生面對這多姿多彩的景物,對各種色彩的感悟就能品味出它的美不勝收了。

  二、擬人入情,感悟富饒美。

  在讓學生感知第4小節中北大荒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時,我不但讓學生反覆地朗讀,在讀中感知,而且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就是大豆,發出“嘩啦啦”地笑聲;就是高粱,進行“樂呵呵”地演唱,望著這熱鬧非凡的景象,你會怎麼樣?學生模擬著“嘩啦啦”地笑、“樂呵呵”地唱、大聲深情地說。這一笑、一唱、一說,使學生情趣盎然,好像自己完全來到了北大荒的原野,入景入情,情緣景生,景隨情發,情景交融。北大荒豐收在望的景象和人們喜悅的心情,就象一幅美侖美奐的動感圖,在學生心中活起來了。這時,學生感悟北大荒的美麗而富饒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引點及面,聯想祖國美。

  面對北大荒的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金燦燦的水稻,黃澄澄的穀子,紅彤彤的高粱,淡褐色的大豆,嫋嫋的炊煙,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的秋收美景,作者由衷地發出了“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的讚歎,難道這僅僅是作者這樣說的嗎?生活在那裡的人,讀了這篇文章的人會不會說呢?學生議論紛紛。其實很多人都用不同的方式來美北大荒,請你開啟網站,點選“秋之讚歌”看看他們是用怎樣不同的方式來讚美北大荒的呢?學生又是濤濤不絕,這樣學生就能很自然地從北大荒之美聯想到祖國之美,學生蘊涵著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