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
七年級生物教案的設計作為教師備課工作中最為全面系統而又深入具體的一環又顯得尤為重要。對於整個教學過程而言,各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
環境影響生物的生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舉例說明生物之間有制約和聯絡。
2、能力目標:初步體驗實驗探究活動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控制實驗變數和設定對照實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生物的生存依賴著環境,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能舉例說出環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教學難點:實驗探究中實驗變數的控制和對照實驗的設定。
課時:本節教學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物在生物圈內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條件改變或不能滿足時,生物是不可能很好地生存的。同學們認同這一觀點嗎?請舉例說明。
一、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生:同學1:魚兒離開水就會死亡。同學2:南方的植物移到北方就容易死亡。同學3:需要光的植物如果放到陰暗處長勢就不好。
師:很好,那同學們能分析出你們舉的例子是受環境中的哪一因素的影響嗎? 生:水、溫度和光
師:不錯,同時將結果寫在黑板上,但注意將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開寫,這樣便於學生在後面歸納。***多數班級的學生舉的都是非生物因素的例子,教師也可參與舉生物因素的例子***例如,蜻蜓吃蚊子,蚊子的生存受到影響,那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請同學們舉例分析。
生:同學1:它們是吃與被吃的關係,對!也就是捕食關係。同學2:農田裡的小麥都在爭奪陽光和地下水,是競爭關係。同學3:蜜蜂採蜜,是合作關係。 師:教師利用板書和同學們共同歸納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二、分析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觀察P7圖片資料,指導學生分析影響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圖1、秋天,樹木的葉片變黃並脫落
圖2、初冬,大雁往南方遷徙
圖3、大雨後,蚯蚓爬到地面上
圖4、高原草甸沒有參天大樹
總結:
光 沒有陽光,綠色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光不僅影響植物的生活,還影響植物的分佈。在陸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強光下才能生長得好,如鬆、杉、柳、槐、玉米等;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層的弱光下才能生長得好,如藥用植物人蔘、三七等。
陽光對動物的影響也很明顯。陽光能夠影響動物的體色。例如,大多數魚身體背面的顏色較深,腹面淺淡,這就與陽光的照射有關係。光照還能影響動物的生長髮育。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把蚜蟲培養在連續無光照的條件下,所產生的個體大多沒有翅;把蚜蟲培養在光暗交替的條件下,所產生的個體大多有翅。
溫度 地球上溫度變化的幅度極大,但適於生物生存的溫度範圍卻很窄。過熱或過冷,都會使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無法正常進行,甚至使生物死亡。以動物為例,大多數動物生活在-2~50 ℃的溫度範圍內,如果環境溫度超過了這個範圍,很多動物就難以生存了。溫度還與植物的分佈有著密切關係,對動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也有影響。
水 一切生物的生活都離不開水。在組成生物體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植物體的含水量一般為60%~80%,有的高達90%以上。動物體的含水量也大致相似,例如,魚的含水量為70%,人體的含水量,初生嬰兒為72%,成人為65%。
討論1:圖1主要影響因素是溫度,圖2主要影響因素是氣候***溫度***,圖3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圖4主要影響因素是水、光、溫度等。
討論2:自然界的生物主要受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如果沒有陽光,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會,以它為食物來源的動物和人類就會無法生存。如果沒有空氣,植物、動物與人類就不能呼吸。水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如果缺少水分,植物、動物和我們人類都會死亡。每一種生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生活,超過這個溫度範圍都不能生存。
DIY-1: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日光照時間短於一定時間才有利於開花,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我們只需在培育過程中適當縮短日光照時間,如進行遮光處理,就能促進菊花提早開花。
DIY-2:生活在北極的極地狐,耳朵小,有利於防止熱量過分散失。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有利於及時散失體內的熱量。這主要受到溫度的影響。
三、分析生物因素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指導學生閱讀P8資料,觀察圖片,討論一種生物和另一種生物的關係
自然界中的每一個生物,都受到周圍很多生物的影響,在這些生物中,既有同種的,也有不同種的。因此,生物之間的關係可以分為兩種:種內關係和種間關係。
種內關係 生物在種內關係上,既有種內互助,也有種內鬥爭。
種內互助的現象是常見的。例如,許多螞蟻一起向一個大型的昆蟲進攻,並把它搬運到巢穴中。同種個體之間由於爭奪食物、配偶、棲息場所或其他生活條件而發生鬥爭的情況也是存在的。例如,有些動物的雄性個體,在繁殖時期,往往為了爭奪雌性個體而與同種的雄性個體進行鬥爭。
種間關係 種間關係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係,包括寄生、競爭、捕食,等等。
生物界中寄生的現象非常普遍,例如蛔蟲、絛蟲、血吸蟲等寄生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的體內,蝨和蚤寄生在人體和其他動物的體表,菟絲子寄生在豆科等植物上,噬菌體寄生在細菌內部,等等。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由於爭奪資源、空間等而發生鬥爭的現象,叫做競爭。競爭的結果往往對一方不利。例如,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大小兩個種的草履蟲分開培養,它們都能正常生長,可是把兩者放在一起培養的時候,經過16 d,其中的一種生長正常,另一種卻全部死亡。捕食關係指的是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現象。例如,杜鵑捕食昆蟲,狼捕食野兔,等等。
初中生物教學有效開展合作學習分析
一、在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上
首先,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是要科學合理的構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保證已經制定好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比如可以是同桌間的合作、前兩排間的合作等等,同時,由於每個成員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愛好、能力等都不盡相同,所以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來選擇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分類的標準,保證學生間的公平公正的競爭。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具體表現情況,要及時發現情況,並根據具體的成績和表現重新進行人員安排和組合,不斷的優化合作學習小組的組成人員,保證合作學習小組的效率的發揮。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時,要保證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避免學生組員利用合作學習小組的名義進行聊天,雖然氣氛熱鬧參與度高,但不是合作學習的目的。最後,在組建合作學習小組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明確的對小組的各個成員的任務,責任落實到位,每一個小組都配備有組長、記錄員、交流員等,保證秩序,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角色互換,大家共同體驗不用的角色。
二、在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上
合作學習相對於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模式而言,確實具有很多優勢,但這要求教師在選擇合作學習的內容上要科學合理,否則其教學效果會打折扣的,並不是所有的生物教學內容都適合於合作學習。比如,對於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重點可以組織合作學習,對於一些學習量比較大的章節可以選擇合作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還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主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又如,在合理膳食這一章節中,可以讓學生提供自己每天的膳食表,再對比初中生合理膳食表,分析自身的膳食是否健康合理,集體討論並選出每組、全部膳食最健康的同學。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保證學生在具體的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高效學習。另外,在對整體知識進行復習和總結的過程中也可以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自己總結生物的知識體系和架構,加深對課程整體知識結構的認識、梳理知識要點和重點。
三、在實驗教學中開展
生物是一門比較注重實踐能力的特殊學科,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必然避免不了生物教學實驗。在具體的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很多的實驗是需要合作學習的,單單憑學生一個人的能力進行生物實驗是很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比如,在植物種子萌發條件的這一章節中,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小組內部成員間互相探討交流影響種子萌發的因素,並在實驗中改變種子萌發的水份、溫度、光合作用、土質等,探索種子萌發的情況。由於要改變的因素很多,一個學生很難自己獨立完成,所以合作學習應當充分發揮作用,成員集體合作努力,把各自的實驗中種子的生長環境、生長狀況進行總結匯報,最終實現學習的目的。
四、教師應當做好引導工作
在生物教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雖然說學生才是合作學習的主體,但是主體的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在具體的合作學習實踐活動中,教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細心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並根據具體情況,如學生的學習興趣、基礎知識等,及時調整學生的分組情況。在合作學習結束的時候,要適時的作出中肯的評價,以表揚為主,儘量避免對學生的批判,做好總結工作。
五、結語
合作學習是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模式了,如何有效的開展,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以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作者:常志強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汽車區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