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精神障礙的護理

  有很多老人都有精神障礙的困擾,那麼作為親人的我們要怎麼護理有精神障礙的老人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老年人精神障礙如何護理

  1、藥物治療:是控制精神症狀、防止病情惡化、促進腦功能陝復的重要治療措施。近40年來,由於精神藥物的運用,使精神病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2、心理治療:是神經症和心因性障礙的主要治療方式,但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礙等原因不明的精神障礙,以及軀體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礙則是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法。認知行為療法、生物反饋療法和催眠暗示療法是一些特殊形式的精神療法,多用於恐怖症、焦慮症、癟症、性功能障礙以及心身障礙等精神疾患。

  3、物理治療:電抽搐療法至今仍在國內外廣泛使用。

  4、工娛治療:對促進病人社會職能的康復,防止精神衰退,有重要作用。

  5、環境治療:為藥物治療作用的充分發揮和疾病的康復提供必要的條件。

  6、社會治療:對某些神經症、心因性障礙、兒童期行為障礙的治療,以及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礙的康復和預防復發,是一項重要措施。

  7、醫療體育:氣功、太極拳、瑜珈等對神經衰弱和其它精神疾病恢復期,都有良好作用。

  精神障礙的病理現象

  精神活動異常是各類精神障礙重要標誌之一。精神障礙累及個體的基本心理過程,表現出繁多的精神病理現象。精神障礙時常表現在認知、情感和意志活動等幾個環節之中,有時也會涉及到注意、記憶和智慧。識別和掌握精神病理特徵目前仍然是研討各類精神障礙的診治規律的重要方法。精神症狀也可按精神活動的過程來分類。

  1、感覺障礙。如感覺過敏、感覺減退、感覺倒錯、內感性不適等。

  2、知覺障礙。如幻覺***客觀現實中不存在刺激物時產生的各有關感官的知覺映象,主要見於重精神病***、錯覺***歪曲的知覺***。

  3、思維障礙。思維活動數量和速度方面的障礙,如思維遲緩、思維鬆散、思維破裂、思維雲集、思維不連貫等。思維邏輯障礙如獨特性聯想、象徵性思維、自創新語、邏輯倒錯性思維、病理性詭辯症等。思想內容異常,如妄想,即產生錯誤的而不能經現實糾正的牢固信念。

  4、注意障礙。如注意增強***注意可指向外在事物或自己的某些生理狀態***、注意減弱、注意緩慢、注意渙散、注意狹窄、注意固定、注意轉移等。

  5、記憶障礙。如記憶增強、記憶減退、遺忘症、錯構症、虛構症、似曾相識症、舊事如新症等。

  6、智慧障礙。智慧全面減退稱為痴呆。

  7、自知力障礙。自知力指對本身精神病態的認識能力,精神病患者一般有自知力缺陷。

  8、定向障礙。如時間定向障礙、空間定向障礙。

  精神障礙的臨床型別

  1、單純型:青少年時期發病,起病緩慢,早期常不易發現,可出現類似神經衰弱症狀:易疲勞、軟弱無力、失眠、讀書成績下降、孤僻、生活懶散、情感淡漠。有時會誤認為患者思想不開朗或性格問題。

  2、青春型:多發病於青春期,起病較急,主要表現為思維內容離奇、難以理解、情感喜怒無常、行為幼稚、愚蠢、衝動,性慾、食慾亢進等。

  3、偏執型:多發病於青壯年或中年,起病較緩慢,最初表現為敏感多疑,如感到周圍有人議論自己、排斥自己,以後會逐步堅信不移自己的想法形成妄想,其行為和情感活動也會受幻覺、妄想的支配。

  4、緊張型:目前很少見,多在青壯年發病,起病較快,以木僵狀態多見,病人言語運動抑制、不飲不食、肌肉緊張固定於某一姿勢、對環境無反應,甚至會出現突然起床,無目的地傷人毀物,然後又突然躺下。

  5、混合型***未分化型***:難以歸類為上述4型的其他精神分裂症患者,此型目前最多見,約佔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