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的用藥治療及原則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精神障礙對我們而言不再是一種陌生的疾病,關於精神障礙的知識很多,治療精神障礙的方法也很多。治療精神病的藥物種類繁多而且複雜,患者的家屬要對藥物有足夠的瞭解,不能盲目的給患者用藥。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精神障礙的用藥治療吧。

  精神障礙的用藥治療

  1.氯丙嗪:此藥對Ⅰ型精神障礙有明顯療效,可使躁狂、幻覺、妄想等症狀逐漸消失,可使患者恢復理智而趨於正常。口服時成人治療劑量通常為每日200~800mg,分次服用。年老體弱者應從小劑量開始,以後根據耐受情況逐漸增加藥量。

  2.氯氮平:此藥對控制精神障礙的幻覺、妄想及躁動有較好效果,故多用於興奮躁動患者。口服時,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首次劑量為25mg,每日2~3次。從第2日起可逐漸增加藥量至常規治療量,即一日200~400mg,分2~3次服用。

  3.舒必利:此藥對精神分裂症有較好療效,一般以口服為主。開始劑量為一次100mg,每日2~3次,1周內每日用量增至600~1200mg。

  4.富馬酸喹氯平:此藥可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成人首日劑量為50mg,每日2次。第2日劑量為100mg,第3日為200mg,第4日為300mg。從第4日開始,逐步增加用量至每日400~600mg。

  5.其他藥物:奧氮平、齊拉西酮、氟哌啶醇和奮乃靜,均可用於精神障礙的治療。

  精神障礙的用藥原則

  一、治療精神障礙用藥的療程:精神障礙的治療藥物效果比較緩慢,精神障礙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應該維持一定的藥量治療1-2個月,根據一些症狀反應再去調整藥物劑量,對於首次發病患者需要維持藥物治療1~3年,多次復發患者應維持藥物治療5年以上,甚至終身服藥才有一定的效果。

  二、精神障礙的用藥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定:每個精神障礙患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精神障礙藥的用量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定,用藥一般要從小劑量開始,如果劑量小,可以於晚飯後1次服用。如劑量較大,最好是分為2~3次服用,每次服用的藥量根據病情的不一逐漸增加,但是具體的新增量要在醫生的囑咐下進行。

  三、精神障礙早期用藥原則:精神障礙早期,由於各方面的表現症狀不是特別明顯,因此在明確診斷精神障礙的基礎上,要認真詢問相關病史病情,做好詳細的體格檢查,精神檢查以及實驗室檢查,辨別精神障礙的主要症狀,排除一些其他疾病,然後再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用藥,總之發現精神障礙,要做到早確診、早選擇、早用藥。

  精神障礙的危害性

  危害一:具有遺傳性

  根據臨床調查顯示,精神障礙是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當我們的親人中有人是精神障礙患者的話,那麼我們就一定要注意一下,經常的觀察自己,定期體檢。由於精神障礙帶有一定的遺傳性,患者在病情沒有徹底治癒之前不適合結婚,更不適合生育,因為這樣會使患者病情加重或者惡化。另外,從優生的角度來說,患者的孩子,患此病的機率將比普通人高很多。

  危害二:有自殺危險

  在每年的死亡人數中,由於精神疾病而自殺的人佔有很大比重,而精神障礙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有可能會做出自殺的行為。精神障礙專家指出:這是因為精神障礙患者發病時,容易出現嚴重抑鬱情緒,還有可能聽到有人命令他自殺或者覺得周圍有人要加害與他,在走投無路下只能自殺等;獨居或得不到安慰容易自殺;藥物濫用導致身心疲倦著也容易自殺。

  危害三:多疑、有幻覺

  多疑和情緒不穩是精神障礙患者比較常見的症狀表現,患者會出現一些沒有根據的想法,例如:懷疑有人要加害他,當聽到議論會覺得是在指責他,看見奇怪的影像,嚐到食物中有特殊的氣味等一些虛幻的知覺,以至最終悲觀絕望而出現自殺或傷人的行為,給家庭、社會帶來極大的傷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