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的症狀

  在患有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是什麼?接下來就讓小編為您介紹吧。

  

  1、

  1.1、起病急驟:急性短暫性精神病性障礙患者常在數小時內由正常狀態迅速發展為明顯異常狀態,暴發性起病者可在48小時內症狀表現達到高峰;急性發作者一般在2天至2周病情充分發展。

  1.2、症狀鮮明、豐富、多變;急性短暫性精神病性障礙患者可出現各種精神障礙症狀,妄想是其突出的症狀,可包括被害妄想、中毒妄想、誇大妄想、關係妄想、嫉妒妄想、被控制妄想等多種妄想。妄想結構鬆散,可以是多種片斷妄想共存,在妄想基礎上可伴發多種生動的幻覺。患者思維結構混亂,語言紊亂,情緒障礙,還可出現嚴重的行為紊亂或緊張症表現。

  1.2、病程短暫:急性短暫性精神病性障礙患者患者一般在數天至數週內恢復正常,一般不超過一個月。

  1.3、預後良好:急性短暫性精神病性障礙患者在疾病發作時社會功能嚴重受損,生活不能自理,難於接觸或對社會造成威脅。但患者一般預後良好,僅少數患者可有復發傾向。

  2、為什麼會產生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

  2.1、社會因素: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都市人口密集,各種噪聲、空氣和水源的汙染,生活節奏的加快,交通擁擠,競爭激烈,住房困難,待業,下崗,自然災害,人際關係矛盾增多,所有這一切均易令人焦慮、緊張,成為精神障礙的重要根源。

  2.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與精神障礙密切相關,有的外國學者認為正常和異常行為都是意識與無意識慾望驅動或本能矛盾衝突的結果。心理障礙或者心理疾患主要是由於本我慾望要求和超我控制間潛意識矛盾衝突而產生焦慮和情緒防禦反應的結果。

  2.3、道德因素:張口罵人,動手打人,誇張的表演等等也涉及人格問題。

  3、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怎麼治療

  3.1、精神藥物治療: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是快速控制症狀的首選。以副作用輕、用藥方便的新型抗精神病藥物為宜,劑量以中等為宜。療程結束後可根據具體情況給予短期維持治療。對情感性症狀,如焦慮、抑鬱持續存在,可適當選用抗焦慮、抗抑鬱藥物對症處理,劑量宜小,時間不宜過長,收效即可。

  3.2、電痙攣治療:患者急性發作、症狀嚴重,藥物治療在短時間難以奏效,有潛在危險,可選擇無抽搐電痙攣治療。

  3.3、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對預防復發亦有益處。心理治療主要分析疾病的性質,旨在消除患者對本病的錯誤理解和心理上的負擔。當患者疾病痊癒後給予社會支援,增強患者預防復發的信心。在一定時期內,進行隨訪和心理諮詢,並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予指導,也是必要的。

  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的預防

  急性短暫性精神病發病的預防是較為困難的,它是一組起病急驟且有明顯發病誘因,以精神病性症狀為主的短暫精神障礙,這類患者多數症狀可緩解或基本緩解,如治療護理得當預後良好。由於這類患者容易給自己或別人造成危險或不良後果,而且不能積極配合治療,不能主動敘述病情,因此更需要醫護人員嚴密觀察病情,及時採取措施,干預病情。針對此類患者的特點,應在護理實踐中採取了相應的護理對策;減少發病和減輕發病帶來的危害。

  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病人的飲食宜忌

  飲食應清淡和富有營養,禁食鹹、辣、煙燻等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喝酒、吸菸、飲用咖啡等。適宜患者常食用的食物有:雞肉、酸奶、豆腐、啤酒酵母、大比目魚、豌豆、葵花子、綠花椰菜、胡蘿蔔、五米、雞蛋、魷魚、馬鈴薯、番茄、全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