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煤炭運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

  現代煤炭運銷企業的執行,處在一個高度開放和動態變化的環境中,難免會因各種內外部原因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

  財務風險一般是指在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中,因企業外部環境及各種難以預計或無法控制因素的影響,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的實際財務結果與預期財務結果發生偏離,從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企業財務風險雖然是一種不確定因素,但其具有可識別性和可控性等特點,它貫穿於企業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是各種風險因素在企業財務上的集中體現。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培養財務風險意識,進而有效地防範、規避、化解財務風險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主要通過對煤炭運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體系的分析和建立進行了初步探索。

  1 關注企業財務風險,評估、報告財務風險是一項重要職責。

  現代企業的發展正逐步呈現出公司規模擴大化、管理層次多級化、經營區域廣泛化、經營領域多元化、交易形式複雜化、公司管理軟性化等特點,這些新特徵的出現使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增加,風險發生的機率增大,財務風險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關注企業財務風險,評估和報告財務風險,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職責。

  2 把握企業財務活動面臨的主要風險及其特徵。

  企業財務活動就其實質而言,是以現金收支為主的財務收支活動。財務風險就是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因此,企業財務風險從大的方面來分,一般主要有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量風險、資產損失風險等。

  2.1 籌資風險。

  主要表現為因舉債成本過高、資金使用效益差、償付能力不足,無法支付到期本金及利息,從而產生財務風險。雖然適度舉債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途徑,但如果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過大,勢必加重企業成本負擔,甚至誘發財務危機,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

  2.2 資產損失風險。

  這類風險主要包括:①資金舞弊:貪汙收入款項;盜取貨幣資金、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②實物資產使用效率低下,大量實物資產無效佔用,影響企業資金正常迴圈;③發生資產損失,出現不可接受的成本等;④資金支用過程中不受支付規定和稽核流程約束,擅自支用或審批程式倒置等,也可導致資金安全風險的發生。

  2.3 投資風險。

  主要表現為由於投資決策不科學、不規範,投資專案調研論證不充分或其他盲目行為,導致投資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影響企業盈利水平和償債能力,從而產生財務風險。

  2.4 現金流量風險。

  主要表現為由於市場疲軟、產品滯銷、應收帳款居高不下且呈現繼續上升趨勢、資金嚴重短缺、獲利能力下滑或因經營不善等原因,導致企業現金流量出現問題,持續經營面臨嚴重困難,這些困難和問題最終可能導致企業財務危機,影響企業生存。以上事項都屬於現金流量風險因素,如果不加以管控,將會引發財務危機,對企業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3 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3.1 財務風險資訊的監測。

  要建立能夠提供真實可靠的資訊,這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核心。確保將分散、零星的財務資訊整合為準確、有用的資訊資源並及時呈報給決策層,作為財務風險危機預警的判斷依據。

  3.2 財務風險資訊的甄別和風險評估。

  對監測到的財務資訊進行鑑別、分類和分析,使其更有條理、更突出地反映出財務風險的變化;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型別及其危害程度作出估計。預警機制中還應包括一套完整的風險評估管理系統。所以,我們需要建立某種形式的優先注意權,通過風險評估,確認全部的財務風險源,併為其排列了優先等級,就可以考慮如何最好地管理每種財務風險源。

  3.3 財務風險預控。

  財務風險預控是指企業應針對引發財務風險的眾多可能性因素,事先確定防範、應對措施和制定出各種財務風險處理預案,以有效地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或儘量使財務風險的損失減低到最小。

  4 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應發揮作用。

  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的定位應是財務風險的識別者、評估者、確認者、報告者和風險管理的促進者。它的作用是發揮內部審計增值的協調作用,利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框架,識別財務風險,評估財務風險,確認財務風險和報告財務風險,為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流程提供保障,推動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下提升其風險管理能力。

  5 會計人員應發揮熟悉本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流程和分析、控制風險。

  企業會計人員應發揮熟悉本企業財務管理流程和會計基礎工作狀況的優勢,客觀地從全域性的角度看待財務風險。有時風險和機會往往是並存的,對於風險和機會的把握,需要站在企業全域性的高度,按照同企業風險承受能力和創造價值的經營模式相一致的方式,進行系統的識別和深入地分析,並本著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加以管理。企業財務管理中有一個“風險與收益均衡原則”。這個原則的基本涵義是:企業必須為追求較高收益而承擔較大的風險,或者為減少風險而接受較低的收益。在市場機會既定的情況下均衡就意味著:①收益相同或相近的專案,應選擇風險最低的;風險相同或相近的專案,應選擇收益最高的。②收益和風險不同的若干專案,收益最高的專案不一定最好,因為其風險也往往最高。現代風險管理已逐步從注重避讓、減少損失,控制風險,以獲取更大的企業目標轉化,有效的風險管理是企業取得創造價值和實現未來利潤增長計劃成功的關鍵。所以在權衡風險與收益時,應當以企業能夠承受相應風險為前提,然後進行選擇。

  6 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培訓,樹立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首先就要使企業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從思想上克服自滿情緒,樹立財務風險管理意識。突破管理的常態思維,充分認識在市場執行過程中企業面對的內外經營環境是複雜多變的,必須通過有效地財務風險管理加以預測、預防,化解或儘可能減少其損失。只有我們強化了自身的財務風險意識,才能在實際中真正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和演練,進行定期的財務風險管理的模擬訓練。

  模擬訓練不僅可以提高財務風險管理小組人員的快速反應能力,強化財務風險管理意識,還可以檢測已擬訂的財務風險應急方案是否充實、可行。

  7 建立財務風險應對機制,制定風險管理應急預備方案。

  7.1 建立財務風險應對機制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關鍵。

  其基本目標是在企業一旦遭遇財務風險時,能在第一時間迅速做出正確反應,以最快速度啟動應急機制,及時、準確地判斷財務風險的性質、程度及影響範圍,並按照財務風險管理應急預備方案,果斷採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以求將財務風險危機的影響和損失降低到最小。

  7.2 制定財務風險管理應急預備方案,為以後發生財務風險能有效地應對做好準備。

  不論針對哪一種財務風險,處置預案都要從可能的財務風險情況著手,策劃應對的戰略戰術、基本政策和有效溝通的渠道,並分清先後秩序和輕重緩急,提出可操作的具體安排,最後以書面形式作為正式檔案,作為各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行動指南。對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應對預案及其備用方案,還必須進行反覆論證和測試,必要時還要組織財務風險應對的模擬演練,以確保方案嚴密可靠。

  總之,對煤炭運銷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總結成功的經驗,更要找出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財務風險涉及的問題進行綜合歸類,針對不同問題的特點分別制定修正方案,逐項落實到相關部門加以改進,不斷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內容。財務風險並不等同於企業失敗,企業應將財務風險產生的巨大壓力轉化為強大的動力,驅使自己不斷謀求技術、市場、管理和組織制度等方面的創新,實現煤炭運銷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