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

  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一***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建立並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即應制定財務管理戰略。面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企業應設定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使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有效執行,提高財務管理系統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二***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

  企業應通過會計政策和會計策略來解決財務風險問題。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因此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範意識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基於目前財務人員風險意識淡薄的現實情況,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應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風險意識培訓,積極向風險管理較好的企業學習,努力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並能夠貫徹於整個企業財務活動的始終。

  ***三***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會使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儘量採用定量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決策,切忌主觀臆斷。如在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決策中,應採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各種投資方案的投資回收期、投資報酬率、淨現值及內含報酬率等指標,並對計算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在考慮其他因素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這樣可以使產生失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可以避免因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四***科學控制財務風險

  1.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財務風險基金即在損失發生前以預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項專門用於防範風險損失的基金。企業可以按一定標準提取壞賬準備金,這是彌補風險損失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損失發生後,從已經建立了風險基金的專案中列支,或分批進入經營成本,儘量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正常活動的干擾。

  2.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有關部門應定期對資產管理比率進行考核,同時加強流動資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動資產的週轉率,進而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另外,還要盤活存量資產,加快閒置裝置的處理,將收回的資金償還債務。

  財務風險管理的程式

  1.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對風險所作的定性判。現實社會中的風險並不都是顯露在外的,未加識別或錯誤識別的風險通常不僅是難以優化管理的風險,而且還會造成意料之外的損失 所以在這一階段,風險識別的手段,相關資訊的收集、辨別,風險的彙總、分類,風險走勢的監測都是必要的。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程式的基礎。

  2.風險度量

  風險度量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方法,對風險的大小進行計量的過程。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發生地點,風險及發生損失的程度是有差別的。相應地,在是否要管理、如何管理等方面,準確地度量風險程度與差別就成為提高風險管理效率、質量的關鍵性因素。

  風險度量是風險管理程式最重要的環節,它直接決定了企業對風險的態度和決策結果。風險衡量的方法有很多種。按其是否可計量,分為可計量風險和不可計量分險。可計量風險是指可以運用數學方法進行計算,並通過相關指標的大小判斷風險的大小。常用的計量方法有:數理統計法、槓桿分析法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這三種方法在使用範圍上各有不同,又有各自的優缺點,在理論和實務界也存在頗多爭議。數理統計法的優點是科學嚴密,邏輯性強;缺點是樣本地選擇和概率的估計要求太高,計算過程複雜繁瑣。槓桿分析法直接利用財務報表資料,計算簡單,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槓桿係數與風險大小的邏輯關係不清,有時會出現背離的現象。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CAP 在具體對風險進行度量時,貝塔係數的計算麻煩,需要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經驗判斷,需要較準確的數理統計資料。所以,此方法適用於統計基礎好,統計資料較準確,信譽度較高的大規模企業集團。

  3.風險控制

  在完成了以上步驟之後就要對是否實施風險控制、如何實施進行決策。風險控制的方法分為兩類:制度控制和技術控制。制度控制基本上屬於管理的範疇,包括與風險事件相關的組織機構設定、人員配備,制度設計,無一不與風險控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都是風險控制的制度體現。技術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分散法、轉移法、和迴避法。

  需要注意的是,風險管理的程式在理論上似乎是按順序進行的。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風險會隨著環境和事件的進展不斷髮生變化。因此,風險識別、風險度量和風險控制也要不斷調整,並不拘泥於固定的程式。

  綜上所述,風險貫穿於企業管理的始終,可以這麼說,企業管理的過程,就是風險管理的過程。在新的形勢下,正確地認識風險,把握風險的特徵,洞悉風險與環境變化的辯證關係,掌握風險管理的方法,是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