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外收購成功有哪些案例

  隨著世界腳步的發展,中國企業海外收購事件越來越多,怎麼做才能順利?當下當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有意出海時,這個問題顯得尤顯重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中國海外收購成功案例,歡迎閱讀!

  中國海外收購成功案例1

  三一重工***600031***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26.54億元2012年1月20日2012年1月20日,三一重工擬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90%的股權,作價3.24億歐元。中信產業投資基金***香港***顧問有限公司收購中信產業投資基金***香港***顧問有限公司10%的股權。2012年4月17日,三一重工與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正式宣佈收購完成交割。機械製造

  吉恩鎳業***600432***收購加拿大GBK6.2888億元2012年1月30日2012年1月30日,吉恩鎳業擬收購加拿大GBK公司100%的股權,作價1億加元,約人民幣6.2888億元。2012年3月26日,吉恩鎳業釋出公告稱,公司已獲得GBK95.62%普通股股票、99.98%權證。按照加拿大哥倫比亞省的商業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已經滿足了強制要約收購的條件,公司將強制收購剩餘股東持有的股票。2012年5月28日,此次收購完成。能源及礦產

  國家電網收購葡萄牙國家能源網32億元2012年2月2日2012年2月2日,國家電網公司宣佈,公司出資約3.87億歐元成功收購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25%股份,併購後將派出高階管理人員參與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的經營管理。能源及礦產

  恆立數控收購日本SumiKura254萬美元2012年3月12日2012年5月22日,浙江恆立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佈完成對日本SumiKura機械株式會社法人更名登記等所有法律收購程式,成功以254萬美元的交易價格收購SUMIKURA株式會社100%股權及其商號、商標、技術資料、專利;收購完成後,向SUMIKURA株式會社增資446萬美元,用於產品研發、生產。機械製造

  大連萬達收購AMCTheatres200億元2012年5月21日2012年5月21日,大連萬達集團和美國AMC影院公司簽署併購協議,萬達出資26億美元,包括購買AMC100%股權和承擔債務兩部分。

  中國海外收購成功案例2

  近期,本土家電企業海外併購屢遭挫折。業內專家認為,本土家電企業仍舊缺少足夠人才、技術和財力,中國家電的國際化之路仍處探索階段。

  2014年7月份,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斥資7.58億歐元收購義大利企業意黛喜60.4%股權;9月份,伊萊克斯以33億美元***約202億元***將美國通用電氣***GE***收入囊中。由於這兩次被收購企業均是歐美家電老品牌,不僅在歐美地區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且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因此吸引了包括中國家電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參與競價。然而,不管是溢價9.1%參與競購意黛喜的長虹,還是一度被看好為GE最佳買家的海爾,最終均以失敗收尾。

  其實,說到國內家電企業的海外併購,自2009年起,中國家電企業就已開始借船出海。在2010年至2012年這三年中,家電企業海外併購尤為頻繁,幾乎每年都有併購訊息傳出。

  2010.10美的收購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

  2010年10月,美的電器以5748萬美元收購美國聯合技術公司間接持有的埃及Miraco公司32.5%股份。

  Miraco公司主要生產銷售家用空調、中央空調及冷鏈產品,佔據埃及家用空調、輕型商用空調與中央空調市場的主導地位。分析師認為,通過此次股權收購,Miraco公司將成為美的電器在非洲推廣整合資源的優質平臺,美的電器將坐地埃及,同時輻射非洲、中東和南歐,有助於提升公司在埃及和周邊地區的成本競爭力。

  2011.7海爾收購日本三洋電機白電業務

  2011年7月,海爾以1.283億美元收購三洋電機在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洗衣機和冰箱的研發及銷售業務,並將著名三洋洗衣機品牌AQUA收歸旗下。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陳超表示海爾在國際市場上被認定為中等偏下的產品品牌,收購三洋有助於打入高階市場。海爾收購三洋品牌後,可以利用這一品牌的形象優勢拉昇整體的產品格局,尤其利好海爾在日本的市場拓展。

  2011.11美的收購開利拉美空調業務51%股份

  2011年11月,美的電器以2.233億美元價格,收購開利拉美空調業務公司51%的股權,開利將繼續持有49%的股權,美的、開利雙方將聯合經營和拓展拉丁美洲地區空調業務。

  業內分析人士稱,此次美的在拉美市場收購開利相關業務,強強聯合的格局有利於鞏固美的相關戰略市場的競爭優勢,對於美的完善全球佈局,拓展自有品牌,強化本土經營,培育海外製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012.11海爾收購紐西蘭斐雪派克超90%股份

  2012年11月海爾斥資約7.66億美元拿下紐西蘭國寶級電器品牌斐雪派克。

  分析師認為,此次收購將會使得海爾集團深入紐西蘭、澳大利亞、美國市場。在這些市場上,斐雪派克有很好的市場表現。

  海外併購過往的諸多案例表明,中國企業走出去並沒有特定的模式或特定的套路可以遵循,重點應在企業對其本身能力的客觀估量及對併購目的、併購戰略的準確定位和有效實施。雖然近兩年中國家電企業的海外併購之路並不順暢,但過往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只要堅持前行,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刻。

  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礦產逆市提速

  儘管礦產資源價格正在不斷走高,我國企業海外收購礦山、併購資源公司的行動卻並沒有因此而減少,中國有色集團、紫金礦業等大型企業紛紛宣佈,已成功併購海外礦業公司。此外,一些民營企業也正通過組團方式,開始加速海外礦產資源投資步伐。據業內人士預計,隨著鐵礦石談判開始,為了增強礦石可控性和爭奪談判話語權,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礦山仍將加速進行。

  在海外併購行為日趨增加的當下,如何克服客觀存在的多重困難,增加交易的成功率是所有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研究的課題。

  礦產投資步伐將加速

  “目前應該是中國企業投資海外礦山比較好的時機。”安永全球礦產和金屬行業主管合夥人麥克·艾列特在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投資的角度出發,我認為,礦產資源明年的市場需求狀況將繼續好轉。”商務部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二季度,中國海外投資的金額高達87億美元,同比增長37.6%,環比增長182%。

  麥克·列特認為,在鐵礦石談判背景下,控制資源也意味著獲得更多的談判話語權,從這個層面分析,中國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海外投資礦山後期將穩步增長,此外,國際市場回暖條件下,因為對後期資源類產品價格看漲,一些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礦山的步伐也將加快。

  今年年初開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礦產資源的訊息不絕於耳。據瞭解,中國有色集團近期宣佈,對尚比亞盧安夏銅業公司的收購已通過中贊兩國政府的所有審批,標誌著中色集團正式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外,武鋼集團於9月下旬宣佈,武鋼礦業公司繼今年7月20日認購加拿大CLM公司定向增發股票後,再度籌集2874.8萬加元資金,認購了CLM公司增發股份中653.3萬普通股,約佔發行量的20%,繼續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中國民營企業也在加速海外投資的步伐。紫金礦業本月9日釋出公告稱,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金島資源***BVI***有限公司,出資2260萬加元認購加拿大大陸礦業有限公司21121495股普通股,佔該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12.80%,成為大陸礦業第一大股東。而據相關人士透露,廣東一些民營企業和貿易公司也正在洽談投資海外礦山專案。

  審批遭拖延競爭更激烈當前海外投資面臨多重挑戰

  “時機”對於任何一宗交易都至關重要,耽誤了最好的時機就意味著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價格成本以及要重新調整策略。但是,從去年開始,中國很多的礦產公司在海外投資都被相關國家的審批“卡”住,而錯失良機。今年3月,中鋁併購力拓曾被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審查延長90天,而該計劃也最終“流產”。而當下,10月12日,中國兗州煤業希望全資收購澳大利亞煤炭企業FelixResourcesLtd的計劃也遇到困難。FIRB已經是第二次要求其再次重新提交收購Felix的申請。

  “此外中國企業將面臨更多競爭者。”麥克·艾列特說。他表示,和年初不同,隨著全球經濟回暖,目前除了中國外,日本、印度、主權財富基金和一些新興的資金來源對礦業的投資熱情非常大;另外礦產企業融資的渠道也開始豐富起來,除了尋求股權融資,還可以到銀行去貸款,尋求債權融資。

  另外一個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在鐵礦石談判的敏感時期,大型國有企業如果可以成功收購澳大利亞地區礦產資源,必將為中方談判增添籌碼。這種情況下,對一些國有企業參與的大型併購專案,必何必拓、力拓這樣的大型礦產公司很可能通過參與競爭、公開反對和給當地政府施壓等手段阻礙專案的順利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對海外礦山的“青睞”,也開始逐步拉漲當地的礦產資源估價,這也意味著,中國企業後期將付出更多的收購成本。

  中國企業需要更優化併購行為

  儘管很多客觀存在的困難無法避免,但是麥克·艾列特表示,在併購交易中中國企業可以在很多細節上更加註意,最大程度提高交易成功率。特別是企業可考慮選擇體制相對獨立的下屬公司出面與外方進行接洽合作,對外著重突出行業性、專業性和生產效能等綜合業務能力,強調獨立運作和獨立決策。

  麥克·艾列特認為,企業在進行海外併購交易時,應該充分了解在當地市場進行交易的方式、瞭解當地稅法和監管法律的變化,以及瞭解當地利益關聯方的價值觀和文化差異。“這在全球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大。比如,投資智利面臨的問題和挑戰與投資剛果民主共和國不同,與投資澳大利亞昆士蘭內陸地區也不同。”麥克·艾列特表示。

  他還強調,快速完成交易的能力和更具靈活性的投資結構也將十分有益。“在某些不十分重要的細節問題上,比如安排交易結算的時間、對管理人員做出的安置等,可以進行必要的妥協。另外,有時候達到交易成功的方式不只一種,可以嘗試一些不同的方法。尤其在交易的時機已經出現變化的時候,更需要靈活的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麥克·艾列特說。

  10月19日,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與澳大利亞鉬礦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簽署股權認購及合作開發框架協議。漢龍礦業出資2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鉬礦有限公司55.3%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並通過融資方式提供5億美元資金開發澳大利亞鉬礦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世界級大型鉬銅伴生礦SpinifexRidge專案。


1.談判經典案例國外3篇

2.成功的國際投資案例3個

3.成功的國外投資案例

4.成功的海外投資案例

5.企業進行國際市場營銷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