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薯片的製作方法

  相信好多人都喜歡吃薯片,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歡迎大家的閱讀!

  

  材料:土豆,鹽***或是辣椒粉,胡椒粉等自己喜歡的調味品***

  烹調工具:微波爐

  做法,將土豆去皮,切成很薄的片狀,上面塗上少許鹽或其他等調味料,有序的放入可以用於微波爐加熱的盤子中。大火加熱四分鐘即可。***注意:各種微波爐的功率不同,注意不要烤焦糊,烤糊部分含致癌物,不可食用。微波爐烤制的時候注意觀察,略微焦了時立即關掉開關。掌握好時間,下次烤制的時候做相應調整。***

  自制薯片的營養成分

  薯片的主要原料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群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還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質、脂肪和優質澱粉等營養元素。但是部分B族維生素在高溫下熱穩定性不高,在烹調中容易被破壞。

  常見薯片是由土豆經過切片、在高溫下與油一起加工製成,一般含有30%-40%脂肪。依口味不同,一些品牌薯片中還含較高鹽。

  薯片的食用指南

  薯片對健康的影響

  薯片含油量通常在30%左右,屬高油高鹽食物。與其他油炸食品一樣,長期食用對健康不利。同時,富含澱粉的食品經高溫加工處理後可能產生含量不等的丙烯醯胺,有人擔心這種物質有致癌風險。農業大學營養專家範志紅認為:由於老人的新陳代謝比較緩慢,幼兒的身體尚處於發育之中,解毒能力較差,這兩種人長期吃含有丙烯醯胺的油炸食品,毒素不易排出,對健康危害最大。患有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病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必須拒絕炸薯片等香脆食品。

  薯片含油量的爭論

  網上流傳

  2012年網上流傳一組實驗圖片稱,從5片薯片中可以提取10毫升油。之後實驗者及其他營養專家澄清此資料不實。據實驗者描述,實驗採用7克薯片***根據單片質量計算約合5片薯片***,油脂的理論提取量為2.5克左右,實際提取量與理論值接近,而沒有網傳所述“10毫升” 之多。之後也有人以不同型別薯片和薯條***切片型油炸薯片、薯粉塑形型油炸薯片、非油炸薯片、油炸膨化空心薯條和連鎖快餐店油炸薯條***重複實驗,發現兩種油炸薯片含油量在30%左右,非油炸薯片在25%左右。這與理論值接近。

  關於丙烯醯胺的爭論

  澱粉類食品在高溫***>120℃***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這是一種可能致癌物。但其導致人體致癌的機理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而且並沒有發現任何一項研究可以證明:人在正常食用食物的情況下,攝入的丙烯醯胺能夠造成癌症。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制定丙烯醯胺的限量標準。

  衛生部2005年的公告中建議:1、儘可能避免連續長時間或高溫烹飪澱粉類食品。2、提倡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改變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減少因丙烯醯胺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