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預習習慣有哪些

  課前預習既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想要學好數學需要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數學課預習習慣,希望可以幫到你!

  數學課預習習慣

  1. 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應對即將學習的內容認真研讀,對相關問題加以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堂上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

  2. 課前準備的習慣

  課前要自覺準備好學習用具,如:課本、學具盒、鉛筆、草稿本、作業本等,更重要的是調整好上課的狀態。

  3. 勇於舉手發言的習慣

  舉手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很常見的行為,目的是希望發表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也是老師進行教學反饋的手段之一。勇於舉手發言能展示自我的魅力,也是增強自信的有效途徑。

  4. 能用完整的話發言的習慣

  發言是學生髮表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彙報交流的成果,通常有單獨發言和集體發言兩種形式。同學們在集體回答老師的提問時,不必高聲回答,只要能說給自己聽到即可,但必須簡潔明瞭。對於學生的單獨發言要求語言流暢,意思連貫完整,聲音洪亮,吐字清晰。

  5. 勤於動手的習慣

  勤於動手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習慣,在數學學習中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動手訓練和操作的過程中,才能做到知行統一、手腦並用,且周密性和嚴密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加強。

  6. 反思的習慣

  小學生粗心馬虎是很普遍的現象。粗心馬虎與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點、學生的閱歷及生活習慣有關,與個人的學習能力也有密切的聯絡。一般情況下,學生表現粗心的地方,大都是問題當中要求細密的地方。有意識地讓學生對那些細密之處和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反思,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問題,有利於引起對錯誤之處的注意。經常反思的人,一定更加細心,思維能力一定會不斷提高,考慮問題一定更加周密,解決問題的經驗也會漸漸豐富。

  7. 質疑的習慣

  為什麼孩子小的時候喜歡問問題,而越大就越不喜歡提問題了呢?其實好奇、好問是每個小孩的天性,質疑是問題解決的第一步,是創新的基礎。善於質疑的人,往往善於發現問題。

  8. 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

  注意力集中就是全身心的投入,是對外部事物的有效的關注,是一種良好的感知狀態。學生應當注視著老師的眼睛和動作,當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學生應該看著黑板;當某同學在發言或彙報的時候,其他同學應當仔細傾聽。數學課與數字、概念、法則、公式、性質、定理緊密相連,有的是計算和推理,規則性比較強。所以集中精力聽課非常重要。

  9. 認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

  閱讀例題和習題時,注意引導學生弄清數學術語,理解關鍵詞語。學生髮生了錯誤,引導學生從課本的概念中去找原因,從而領悟到認真看書的必要性。每個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小本子,指導做記錄和摘錄整理所學知識,便於隨時閱讀,進而養成自覺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

  數學課預習f方法

  一、是要妥善安排時間

  最好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這樣印象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應選擇那些自己學起來吃力,又輪到講新課的科目進行重點預習,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學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週要講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我們製作的預習資料裡有前續知識,孩子可以根據相應的知識板塊進行復習,做到心中有數。距離開課時間不遠了,大家抓緊時間多預習幾講吧。

  二、是要明確任務

  預習總的任務是先感知教材,初步處理加工,為新課的順利進行掃清障礙。具體任務,要根據不同科目、不同內容來確定。一般有:①鞏固複習舊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記下來。②初步理解新課的這部分基本內容是什麼?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識結構上向前跨進了多遠?③找出書中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④把本課後面的練習嘗試性地做一做,不會做可以再預習,也可記下來,等教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

  三、是要看、做、思結合

  看,一般是把新課瀏覽一遍,然後用筆勾劃出書上重要的內容,需要查的就查,需要想的就想,需要記的就記。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做本課後的練習題。思,指看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預習以後,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從而使自己對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總結一下,預習新課可按以下程式進行:

  ***1***瀏覽教材;

  ***2***找出本節應掌握的預備知識,並複習、鞏固和補習這些知識,可以根據我們編寫的預習資料來進行有目的的預習,預習資料的結構如下圖***可點選放大***所示,板塊清晰,結構科學;

  ***3***編寫本節的內容提要;

  ***4***確定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5***找出上課時應重點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可用彩筆勾出。

  課前預習的好處

  ***1***預習能開拓聽課思路

  經過預習,心中已經有數,容易跟上老師上課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師思路的前面。當老師講到一個陌生的概念時,就會想一想它時怎樣建立起來的,與它相關的概念有哪些。

  ***2***預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預習,可以解決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問題;而對不懂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上課時就能集中注意力去聽老師講解;而且疑難處由於自己預習時思考過,再聽老師講解就容易明白。這樣,學習內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強。同時由於一部分知識自己已經搞懂,這樣就能節省一些時間來更深入地思考疑難問題,歸納並學習老師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對於自己預習時已經搞懂的內容,也可以將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老師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對照,從中得到較大的啟發,進一步開啟思路,從而加深對已知知識的理解與鞏固。相反,由於未知的東西太多,什麼東西都要去記,結果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拍,手忙腳亂,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預習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生階段不但要學習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真預習便是良好的習慣之一。

  ***4***預習可以發展自學能力

  學生將來要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需要接受大量新的知識,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在中學階段獨立地做好預習就是培養自學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自學能力只有在自學活動中才能發展起來。預習是學生首次獨立地接觸新課,在預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過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聯絡、自己檢驗等階段。久而久之,自學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分析了這麼多,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進行預習呢,下面老師給大家一些實操性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數學課前預習需要掌握四大要點

2.高一新生數學課前預習方法

3.數學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4.數學課前預習的方法

5.小學數學課前預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