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誰

  很多人知道基督教創始人是耶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基督教的創始人,歡迎大家閱讀。

  基督教的創始人

  有關耶穌生平的史料較少。羅馬史學家塔西佗於110年所著《編年史》提到基督受刑處死的事。原來,公元64年,羅馬皇帝尼祿迫害基督徒,時值羅馬大火,尼祿將火災責任強加在已為人民所憎恨的基督徒身上,塔西佗敘述後解釋說:“基督徒一詞源出基督,基督已在提比略在位期間被總督彼拉多處死。”塔西佗沒有說耶穌,而說基督。基督源自彌賽亞***原意塗膏者,轉意救世主***,習慣上巴勒斯坦以外早期基督徒中作為耶穌的合適的名稱。塔西佗的獨特行文風格,斷定了此段文字真實性。小普林尼給皇帝圖拉真的書信***112年***及蘇埃託尼阿斯著作《諸愷撒事蹟》等也提到基督與基督徒,說基督徒為“信仰一種新的而有害的迷信的人”。應該說,他們關於基督徒和基督的記載是可信的。

  在羅馬皇帝圖密善宮中擔任史官的猶太人約瑟夫斯在《猶太古事記》中順便提到:公元62年“所謂的基督耶穌之弟雅各”被亂石擊死。作為猶太史家,他知道“基督”是“彌賽亞”的翻譯,所以他提到了耶穌,並在“基督”之上加上一個貶義詞“所謂的”,可見他不相信耶穌為基督,這也增加了這段文字的可靠性。在3世紀,看過約瑟夫斯著作的歐利根也曾說,約瑟夫斯“不相信耶穌是基督”。

  在猶太教的《塔木德》和一二世紀的拉比文獻中有少數偶爾提及耶穌,但夾雜著莫衷一是的傳聞,可歸納如下:耶穌是羅馬士兵潘特的私生子,他運用邪術,諷刺睿哲之人,煽惑黎民,收徒五人,在逾越節前夕被釘十字架處死。事實上,任何古代著作家,只要他的意見為世人所知道,都沒有懷疑耶穌是歷史上真實人物。猶太教與基督教長期爭論的焦點不在於耶穌的有無,而在於其是否神子。猶太教學者如克勞斯內爾等人都否認耶穌是神子,但他們蒐集、考證的猶太文獻卻證明了耶穌的確在世界上生活過。

  基督教會關於耶穌的敘述都收集在《新約》中,也見於廣泛的聖傳資料內。耶穌出生年代約在前6年***一說前12年,一說前7年至前4年間,但肯定不在公元元年***。耶穌的母親瑪麗亞,已許配加利利拿撒勒的木匠約瑟***約瑟是大衛王的後裔***,但未結婚。瑪麗亞已由聖靈感孕,約瑟想暗中體棄她,天使託夢給約瑟說:將瑪麗亞娶過來,她由聖靈感孕,將要生一個兒子,起名耶穌。為登記人口,約瑟帶瑪麗亞去伯利恆,因客棧已無房間,他們只得在馬廄裡過夜,耶穌出生在馬槽內。當時有幾個東方博士來耶路撒冷,說要尋找和拜渴那個剛出世將來會作猶太人之王的孩子。希律王聽到後異常驚恐,下令將伯利恆及周圍地區兩歲以內的孩子全部殺掉。

  然而,約瑟已按天使吩咐帶妻兒躲到埃及,一直到希律王死後,才回到拿撒勒。關於耶穌早期生活史料很缺乏。耶穌可能也以木工為業,耶穌在家庭、猶太教會堂和虔誠的宗教氣氛中成長。他沒有受過正規的猶太教教育,但到過耶路撒冷。在12歲時他的父母帶他去耶路撒冷,歸途上,耶穌失蹤了,約瑟夫婦趕回聖殿,發現他正在入迷地聽猶太教師講道,並參與談話。當時猶太教派別紛紜,包括法利賽派、撒都該派、艾賽尼派和狂熱派等,耶穌接觸過正統派的教師和律法師,也與其他派別人士交往。對耶穌影響最大的是施洗約翰,約翰是耶穌的表兄,約大半歲,但當時已很有名氣。耶穌接受約翰的主張,領受約翰的洗禮。耶穌受洗後,跑到曠野呆了40天,受到魔鬼3次試探。魔鬼以權力與榮華引誘他,耶穌無動於衷。當耶穌聽說約翰被捕之後,回到加利利開始收徒傳道***約翰以後被希律·安提帕斬首***。

  耶穌傳教時間前後3年,有多少信徒很難統計,主要是猶太社會下層人民。耶穌在信徒中挑選了12人,被稱為使徒,最初的4人***彼得、安德烈、約翰和大雅各***都是漁人,以後有狂熱派***聖經中譯為奮銳黨***成員、稅吏等。耶穌深入村落、城鎮與眾人共同生活,巡迴傳教,地點不限於猶太教會堂,湖邊路旁等露天處所即可。耶穌講道不以經文為惟一根據,他善用比喻深入淺出地講述自己的教義與思想。耶穌之所以得到眾多人的追隨更由於他行了許多神蹟。他曾用五個餅兩條魚使 5000人吃飽,也曾使風暴平息,在婚宴上把水變成酒。其中更多的是治癒麻風、癱子,使瞎子復明甚至起死回生。近代有許多學者對此表示懷疑或否定,而提出新的解釋。福音書作者寫了這些神蹟的細節,目的證明耶穌是神之子,是猶太民族和世人的救主,因此具有超凡的能力。

  耶穌宣傳天國近了,號召大眾悔改。他的天國是巴勒斯坦現存秩序的否定,是號召推翻羅馬人及其走狗的統治。福音書作者力圖強調耶穌不是政治性的彌賽亞。實際上,耶穌及其門徒的活動激起了廣大群眾民族解放的意識,他們主張建立一個顛倒現存秩序的新世界,復興大衛王國。耶穌已被現存秩序的維護者視為危險人物。耶穌也意識到這一點,他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耶穌教導門徒“愛上帝”與“愛人如己”。福音書中提到耶穌的愛,包括愛仇敵,甚至有人凌辱你,把你衣物搶走,打你巴掌,你也要愛他。這種宣揚逆來順受的哲學,其真實性值得懷疑。福音書許多地方說明耶穌有愛,也有恨,他愛的是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走投無路的下層猶太人民,他關懷他們,給他們希望。他憎恨羅馬統治者和猶太教上層,他揭露法利賽人虛偽欺騙。號召鬥爭、反抗,他說:“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而是叫地上動刀兵。”耶穌並不是提倡一味忍受的奴才哲學的宣傳家,而是怒目金剛式的革命家。

  耶穌與羅馬統治者和猶太教上層的衝突勢在必然。他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是鬥爭的高潮,耶路撒冷是羅馬人統治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也是猶太人的宗教中心。耶穌意識到耶路撒冷的重要地位,他決定到那裡過逾越節,他沒有迴避衝突。逾越節是猶太人的傳統節日,是宣傳群眾號召民族意識的最好時機。耶穌騎著驢進入耶路撒冷,轟動了全城。許多人把衣服鋪在地上,也有人把田間的樹枝砍來鋪在路上。他們向耶穌歡呼。耶穌進了聖殿,趕走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的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人的凳子。在私下裡,耶穌儘量讓門徒們作好沒有他之後的思想準備,並交待他們今後的職責。12使徒中的加略人猶大,去見猶太教祭司長,以30枚銀幣出賣了耶穌。在最後晚餐***耶穌與門徒們過逾越節***上,耶穌宣告,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這一瞬間,門徒們態度各異,文藝復興時義大利畫家達·芬奇畫成西方畫廊長卷中的拱頂之石《最後的晚餐》。當天晚上,猶大帶人來到耶穌與門徒們住地客馬西園,猶大走近耶穌與他親吻,這樣耶穌被捕***以後“猶大之吻”成為“懷有惡意的親近”,猶大則是叛徒的代名詞***。個別門徒揮刀反抗,被耶穌制止,他們後來四下逃散。

  耶穌先被解到祭司長該亞法那裡,後又解送到巡撫彼拉多處受審。最後,耶穌以“猶太人的王”的罪被釘死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各各他***意為“鐲骸地”***的十字架上,有兩個強盜與耶穌同時被釘死。行刑時,圍觀百姓不少,耶穌母親也在場,耶穌臨刑前把母親託付給使徒約翰照顧。耶穌死時遍地黑暗、地動山搖,殿裡的慢子從中裂為兩半。耶穌死時約30歲。

  耶穌及其信徒,是猶太教的革新派,但耶穌活動時期短促很難形成一個有組織有明確教義的教派,它僅是一個以耶穌為核心的群眾運動。這個運動因耶穌被殺害而受到沉重打擊,更增加人們對他的敬仰和依戀。耶穌活著時,以彼得代表的使徒們已推崇他為救世主,猶太傳統中救世主概念很深蒂固,但不是神的化身,也不會死而復活。在耶穌死後,基督徒中廣為流傳,他三天後復活昇天,當晚向門徒顯現,後又多次向眾人顯現。信徒們相信他會重新降臨,建立地上天國。經使徒們和保羅等人的宣傳:耶穌是神之子,由聖靈感孕、道成肉身,以他的死救贖人類,然後復活昇天成為基督教核心教義。於是一個信仰耶穌基督的新宗教—基督教產生了。

  基督教的創始人的主要事蹟

  出生

  公元前4年,基督耶穌降世出生在伯利恆。《彌迦書》5章2節: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以賽亞書》7章14節: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羅馬書》1章2~4節:這福音是神從前借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天使報喜訊

  《路加福音》2章10~14節: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資訊,是關於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有古卷作“喜悅歸與人”***。”

  埃及避難

  約瑟和馬利亞得天使警告帶著耶穌去埃及避難,後來回到老家拿撒勒定居。《馬太福音》2章15節:住在那裡,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借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少年耶穌

  耶穌從小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曾於12歲時隨約瑟和馬利亞去耶路撒冷聖殿。《路加福音》2章49節:耶穌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

  受洗

  耶穌30歲左右時,於約旦河謙卑地在施洗約翰處受洗。《馬太福音》3章16-17節: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戰勝試探

  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戰勝魔鬼的試探。《馬太福音》4章4節: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7節:不可試探主你的神。《馬太福音》4章10節: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

  召門徒傳道

  耶穌呼召門徒傳揚福音並從門徒中選立12人作使徒。《馬太福音》4章17節: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基督教的創始人的教導

  耶穌親自給了世人很多充滿慈愛和恩典的偉大教導。

  《約翰福音》14章6節: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約翰福音》8章12節: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馬太福音》11章28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馬太福音》6章14~15節: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約翰福音》6章35節: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約翰福音》10章11節: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舍命。

  《約翰福音》10章30節:我與父原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