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案例

  《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是一篇演說稿,語文教學案例給新老師們提供學習高效教學課堂的方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語文《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案例,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年級語文《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案例1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5課《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本文主要內容,瞭解土地與人類生存的關係。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聯絡實際深入思考,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土地的情感,懂得必須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自己的家園。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一、瞭解課文、感知“神聖”

  1、誦讀演說詞,奠定學習基調

  師:同學們,我們本單元學習的主題是“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上節課,我們共同認識了一位印第安酋長西雅圖,***出示西雅圖***瞭解到他在把自己部落的土地轉讓給白人之前發表了一篇動人心絃的演說。***師誦讀,配畫面***

  2、匯入新課

  師:在印第安人心裡,土地是最神聖的,這節課,就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跟隨這位偉大的印第安首領西雅圖去感受他那顆熱愛土地的心,從文章的字裡行間去感受他那份對土地的深深的眷戀。因為——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板題***

  二、跟隨作者、感動“神聖”

  1、激情朗讀,想象畫面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片土地”指的是哪裡?***美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領地***

  師:請大家開啟課文讀讀第一部分,邊讀邊想象,這片神聖的土地帶給你怎樣的畫面?

  師:我們一起來看第一小節,它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開篇點題。文章哪些地方體現了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課件出示:每一處沙灘,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每一根閃閃發光的松針,每一隻嗡嗡鳴叫的昆蟲,還有那濃密叢林中的薄霧,藍天上的白雲,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聖潔的。***

  2、思考問題的方法——聯絡生活實際

  師:除了課文裡講到的,你還想象到了哪些畫面?可以聯絡你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想一想。

  師:一切都是那樣新鮮、那樣純潔,沒有汙染,沒有破壞,這裡作者沒有繼續使用“神聖”這個詞,而是換了一個“聖潔”,你是怎麼理解的呢?

  師:西雅圖說得多好啊,所有的一切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聖潔的。我們繼續讀第三小節的文字,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向我們訴說這裡的一切都是聖潔的。

  3.抓住關鍵語句進行交流,並指導朗讀

  師:植物如同印第安人的姐妹,動物如同他們的兄弟,樹汁是他們身體裡的血液,他們還認為,山巒是他們的父親,河流是他們的母親……這種關係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可以說是骨肉情深。

  師:這種密不可分的情感我們體會到了。把它融入到我們的朗讀中去吧!

  三、潛心學習,感悟“神聖”

  1、自讀學習,合作交流

  師: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這一片美麗聖潔的土地,這一片滿載希望的土地,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園,如果被轉讓出去,西雅圖和他的同胞們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讓我們帶著戀戀不捨的語氣來讀這段。

  師:在接下來的演說中,西雅圖將這份感情轉化為對白人的諄諄告誡,下面請同學們自學文章的第二部分。想一想,西雅圖是從哪幾個方面告誡那些白人的?怎樣才能儲存這份神聖,留住這片聖潔呢?

  ***一***、出示自學提示:

  1、朗讀:我是西雅圖,我這樣深情演說。

  2、勾畫:我是西雅圖,我希望白人這樣做。

  3、思考:我是西雅圖,我有幾句話含義深刻,誰懂我的心?

  ***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三***、師生互動,檢查自學情況

  1、善待河水

  小結: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歷史長河中,水之所以能保持它的清澈、純淨的本性,離不開印弟安人世世代代的努力。正是祖輩的辛勤呵護,水源才不至於被破壞;正是祖輩的不懈努力,水流才不至於被汙染。正因為如此,在即將轉讓之際,西雅圖叮囑白人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河水是我們的兄弟,也是……善待我們的河水。

  2、珍愛空氣

  小結:西雅圖不但希望白人善待河水,還希望白人能珍愛這裡的空氣,這樣,我們才能夠品嚐風經過草地後的甜美味道。因此,西雅圖再次叮囑白人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3、照顧好動物

  4、拓展延伸

  師:僅僅只善待這幾樣事物就可以了嗎?

  ***我們還要善待這片土地上的一切***

  ***出示: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引導學生補充課文以外的自然物。

  四、實際行動、昇華“神聖”

  1、默讀課文,討論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師:西雅圖帶著對土地的戀戀不捨和濃厚的深愛之情對白人的領袖說了這些話,但這還不夠,他還有話要對白人的後代們說!快速瀏覽課文最後一部分,再次用心靈和這些文字對話。

  重點指導“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將會降臨在大地孩子的身上。”

  “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小結:人類屬於大地,因為大地擁有著生命成長的物質,使人類的生命不斷得以繁衍、延續。只有愛護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確保人類生命成長需要的各種自然條件,從而保持生命的延續。

  師:現在,你認為課題中的“這片土地”僅僅指的是印第安人被白人收購的那片土地嗎?讀到這裡,我們不得不由衷地對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地球以及對廣闊的大自然發出我們的呼喚。

  ***齊讀課題: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師:但是,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一起來看看我們身邊的人是怎樣對待這片神聖的土地的?***出示土地被汙染、破壞的圖片***

  2、梳理文章結構:總——分——總

  師總結:同學們,我們終於明白:以西雅圖為代表的印第安人對土地的深深眷戀,已從難過無奈上升為對大地母親的深厚感情。他們呼籲,人類應還大地以“神聖”,保護大地及大地上的萬物,從而保護人類自己。“神聖”的不應僅是“這片土地”,而是整個大地!心存“神聖”的不應只是“我們這個民族”,而是整個人類!我們常說,要保護這片土地的整潔,愛護校園一草一木,絕不浪費水資源,……但是我想說,只有用實際行動來保護這片神聖的土地,才是對這片土地最深的愛,對嗎?

  五、作業設計

  師:西雅圖要白人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白人是否做到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日的西雅圖吧!

  師:看來,白人領袖也是非常珍愛這片土地的,剛才同學們以西雅圖的角色感受到了他對土地的熱愛與眷戀,那麼,看著今天美麗的西雅圖,請你以白人領袖的身份給西雅圖寫一封回信,表達出白人對這片土地的感情,或者把你學完這篇課文後對“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理解以演說詞的形式向興隆林區的人民發表出來好嗎?相信你們的演說一定更精彩。

  六年級語文《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教學案例2

  教材簡析:在西雅圖的土地上,迴盪著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著名演說。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愛。

  知識目標:

  1、學寫本課生字,正確讀寫“聖潔、駿馬、雄鷹、潺潺、迴盪、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嬰兒、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能力目標: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情感目標: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慼相關、不可分離的關係,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課前交流,匯入新課。

  1、課前配樂欣賞西雅圖的美麗風光圖,從而引出“西雅圖”這個城市。

  2、教師:西雅圖是美國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原來,那裡可是印第安人的領地。印第安人對土地有著深深的感情。大家想不想去了解?

  3、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7課《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4、齊讀課題。

  5、理解“神聖”,帶著神聖的感覺再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詞語認讀。

  聖潔 駿馬 雄鷹 潺潺 迴盪 滋潤 善待

  松脂 寶貴 滋養 嬰兒 眷戀 閃閃發光

  2、理解課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或體會?***熱愛土地***

  三、精讀課文“神聖”部分。

  ***一***“熱愛大地,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

  過渡語:印第安人深深地熱愛著自己的土地!在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話,最能體現他們與土地的關係,是哪句話?

  1、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2、引導學生體會“出生的嬰兒”與“母親的懷抱”的關係,從而引導印第安人與土地的關係。

  3、理解“眷戀”的意思,體會感情,指導讀出“深深地眷戀”之情。

  ***二***“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青草、綠葉、花朵是我們的姐妹,麋鹿、駿馬、雄鷹是我們的兄弟。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於一個家園。”

  1、過渡語:正因為他們熱愛大地,就像嬰兒眷戀母親的懷抱一樣,所以他們才說:—————————————.

  2、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體會“家園”、“兄弟”、“姐妹”說明了什麼。

  ***三***“每一處沙灘,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每一根閃閃發光的松針,每一隻嗡嗡鳴叫的昆蟲,還有那濃密叢林中的薄霧,藍天上的白雲,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聖潔的。”

  過渡語:同學們,就是這樣美好的家園,就是這樣的兄弟姐妹。他們印第安人卻永遠就要與之分別了。大家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讓我們一起看一段資料。***課件出示背景資料***

  1、同學們,離別之際,他們想再看看這片土地上的什麼呢?請認真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一讀,並說說他們留戀的是什麼。

  3、對比閱讀:文中連續用了好幾個“每一”,什麼意思?把他們去掉,好不好?自己對比著讀讀這兩個句子。

  4、指名談談自己的理解。

  5、練習讀出感情。

  6、教師引讀:在印第安人的眼裡,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難忘的。沙灘美不美?嗡嗡鳴叫的昆蟲美嗎?他們永遠都看不到了。離別之際,他們心中有萬分的不捨,讓我們把這種感情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讀一讀。

  7、齊讀。

  8、想象:在他們眼中,還有哪些事物是神聖的?***課件出示填空練習。***

  四、精讀“善待”部分。

  1、過渡語:西雅圖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麼要求呢?***善待河水、空氣、動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4——8自然段,邊讀邊想,西雅圖要求他們善待什麼呢?

  2、交流。

  3、這部分內容中,有一句話,作者反覆三次說了一句話,大家把它找出來,好好讀一讀。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4、引導學生體會:同學們平時也輕言放棄嗎?在什麼情況下才放棄?你放棄一件事時,是什麼心情?

  5、引讀,是呀!這是深深的無奈呀,指名讀————————;這是萬分的不捨呀,指名讀————————;這是不放心的叮囑呀,指名讀————————。

  6、他們僅僅是要求善待這三種嗎?還有什麼?

  7、教師小結:他們希望善待地球上的一切!

  8、配樂朗讀:讓我們帶著深深的無奈,帶著萬分的不捨,帶著真誠的叮囑,配上音樂,再去讀讀西雅圖的話,齊讀——————————。

  五、結尾部分。

  1、過渡語:作者在文章的最後,發出了怎樣的呼籲呢?

  ***一***“為了子孫後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二***“大地不屬於人類,而人類是屬於大地的。”

  2、理解第二句話的含義,並好好讀讀,體會感情。

  3、教師補充:他的呼籲,白人做到了。他們被西雅圖對土地的熱愛所感動,就把這座城市命名為“西雅圖”。現在,這座城市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六、拓展、昇華。

  1、過渡語:大地為人類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一切,我們真應該熱愛這片熱土。

  2、不少的作家、詩人,也寫出了不少熱愛土地的詩歌,下面我們共同欣賞艾青的一首詩。教師配樂朗誦《我愛這土地》。

  3、小練筆:同學們,此時此刻,相信同學們有許多的話要對我們腳下的土地說,請拿出你的筆,用上飽含深情的語言,來表達你對土地的熱愛。

  4、交流,讀一讀。

  七、激情總結。

  1、同學們,西雅圖說土地是神聖的,僅僅指的是他們腳下的土地嗎?***不是***齊說:所有的土地都是神聖的!

  2、同學們,為了自己的幸福,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讓我們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去保護大地吧!

  八、作業。

  讀了這篇課文,我們很自然地想到了家鄉的土地,身邊的資源。它們是得到了保護,還是遭到了破壞?就這個問題,寫一寫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