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六祖的簡介

  惠能六祖是中國佛教的創始人,是中國佛教的一面旗幟,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惠能六祖,俗姓盧,今河北人,從唐朝到宋朝受到了當時諸位皇帝的賜封。公元638年出生,三歲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家境比較貧寒,從小惠能的慧根就很深,多次想要出家,但是由於母親尚在所以一直陪伴在其左右。惠能三十三歲,母親去世,之後惠能開始了求佛之路。

  惠能還沒有出家的時候就受到了當地人們的敬仰,甚至為他建立了道場。惠能在母親去世後,留在寶林古寺接近三年,之後他忽然悔悟想要尋求更深遠的佛法,於是他離開了這個地方,開始新的求佛之路,在遇到他的師父弘忍大師之前,惠能一直都在漂泊。初遇弘忍大師的時候,弘忍大師一眼就看出了慧能大師的與眾不同,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弘忍大師為了保護他,就裝作對他毫不在意。後來弘忍大師想要尋找新的繼承人,就讓所有的悟佛的意圖。最終慧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受到了弘忍大師的讚賞。並且將法衣傳給他,讓他成為了六祖。

  惠能六祖一心求佛,在佛學上造詣極高,在他去世之後,他的很多經典話語都在民間廣為流傳,並且他的真身也受到了眾多人的拜謁,據說惠能的弟子眾多,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應當是法海了。慧能大師在公元712年圓寂,他死後真身一直不腐,儲存至今。

  惠能為什麼要逃亡

  惠能大師,即為惠能六祖,是中國佛教的創始人,他所編著的壇經是中國唯一可以稱之為經的經文。惠能俗家姓盧,三十三歲的時候出家為僧,開始了你漫漫求佛路。他先後和當時著名的高僧進行了交流,一直到他遇到了自己的老師弘忍大師,弘忍大師將禪宗六祖和法衣交給了他,讓他去往南方,等到時機成熟再出來弘揚佛法,於是惠能跑了,開始了自己十五年的逃亡生涯。

  史書書上記載,惠能當時逃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禪宗內部混亂不堪。在惠能拿到法衣之後,弘忍大師告誡他,讓他連夜逃走,並告知再有三年自己就會圓寂,讓他找安全的地方躲避,並將惠能送上了船。惠能逃跑之後,弘忍連續幾天沒有上堂,這使得他的其他弟子很疑惑,於是他告訴弟子,禪宗六祖已經到南方弘揚佛法了,就這樣一撥又一撥的人開始追殺惠能,想要奪回法衣。

  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有一大原因就是惠能的佛學還沒有達到他想要的境界,所以他需要時間沉澱自己,在他十五年逃亡生涯結束之後,他所宣揚的佛法更加深刻,他與大自然對話,聆聽草木的聲音,與一切不能說話的生命對話,在逃亡期間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蛻變,更重要的是為以後宣揚佛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惠能的逃跑是一個契機,一個讓佛法更深刻的契機,也正是因為這次逃亡,才成就了他在中國佛教史的地位。

  惠能為什麼被尊為禪宗六祖

  惠能,俗家姓盧,父親在惠能三歲的時候逝世,留下母親與她相依為命。惠能菩薩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極深的佛根,曾多次想過出家,但是由於自己的母親尚在所以一直未能實施。惠能在三十三歲的時候母親去世,於是他開始全心全意的探索的道路。

  由於惠能卓越的佛學成就,他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有一個鎮甚至為他修建了道場,於是他在那裡呆了三年。有一天他悟佛的時候忽然悔悟,他認為自己應該不斷被探索,不斷學習,所以他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安逸的生活,開始了新的征程。惠能又見過了當時很著名的很多佛學家,都和他們進行了學習和探討。長時間的漂泊後,他見到了禪宗五祖,這個對他一生都有重大影響的人。

  惠能見到弘忍法師之後,弘忍法師對他很是欣賞,但是又害怕他的卓越受到其他弟子的排擠,於是假裝對他很不在意。之後弘忍法師想要從弟子中挑選一人作為禪宗第六代傳人,並將法衣和六祖傳給他。就是在這個時候慧能寫出了迄今為止被廣為流傳的話“菩提本無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於是禪宗五祖就將法衣傳給了他,由於當時禪宗內部的複雜情況,惠能不得不開始了自己十五年的逃亡生涯。

  無論如何,這個時候惠能已經被尊為禪宗六祖了,他改變了禪宗單傳的歷史,使得禪宗傳遍了大江南北,為中國佛教的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