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褒禪山記原文及翻譯

  《遊褒禪山記》的作者是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後,在同年7月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小編這裡整理了這首作品的原文和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遊褒禪山記》原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huā***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zhǒng***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xué***窈***yǎo***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fǔ***,餘弟安國平父***fǔ***、安上純父***fǔ***。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遊褒禪山記》註釋:

  一詞多義

  1. 然

  ⑴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⑵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3***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2.觀

  ⑴古人之觀與天地、山川......***欣賞***

  ⑵而世之雄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3. 其

  ⑴始舍於其址。***代詞,它的,代華山***

  ⑵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代詞,那***

  ⑶距其院東五里。***代詞,那個***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

  ⑸其文漫滅。***代詞,它的,代僕碑***

  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代詞,它的,代華山***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

  ⑼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遊者”,譯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代詞,它的,代後洞***

  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後洞,譯作“那”***

  ⒀則其至又加少矣。***代詞,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⒂則或咎其欲出者。***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4. 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於是***

  ④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

  5. 道

  ①有碑僕道***路,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③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⑥道芷陽間行***取道***

  6. 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於”等***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7.文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④文過飾非***掩飾***

  ⑤其文漫滅***碑文***

  8.觀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欣賞***

  而世之雄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此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建築物的一種,讀guàn***

  予觀夫巴陵盛狀,在洞庭一湖***觀賞***

  9.名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定名***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解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名***

  不名一錢***以私人名義佔有***

  狄公有盛名***名聲***

  10.之

  以其故後名之曰***代詞,它***

  餘之力尚足以入***助詞,的***

  何陋之有***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助詞,補語標誌***

  悲夫古書之不存***取獨,不譯***

  《遊褒禪山記》翻譯: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裡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裡;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碑上只有那字還認得出來,即“花山”。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2]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裡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裡,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懶於前進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足夠用來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而我也後悔自己跟他出來,未能盡情享受遊山的樂趣。

  對於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沒有不探究、思考到的。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貴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的地方,因而人們很少到達那裡,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意志,也不隨從別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意志與力量,也不盲從別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沒有外物來幫助他,也不能到達。但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難道誰還能譏笑他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由此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情況,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採取的緣故。

  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