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論文的範文錦集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臨床醫學方面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子宮肌瘤者施行子宮全切除術治療的干預性護理要點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子宮肌瘤者施行子宮全切除術治療的干預性護理要點。方法:選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患者90例以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進行基礎化護理干預,實驗組開展干預性護理。比較兩組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術後平均住院的天數;護理前後患者不良心理評分、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尿瀦留等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併發症發生率。結果:實驗組滿意度高於對照組,P<0.05;實驗組術後平均住院的天數優於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不良心理評分、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相近,P>0.05;護理後實驗組不良心理評分、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優於對照組,P<0.05。實驗組尿瀦留等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併發症發生率低於對照組,P<0.05。結論:干預性護理在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減少患者焦慮情緒,降低併發症風險,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滿意度和生存質量。

  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是一種常見的婦科手術方式,是子宮肌瘤治療的有效方法,但是子宮全切除術的創傷大,加上子宮是女性特徵的重要體現,也是生育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子宮全切除術中,患者可存在焦慮、遲疑、擔憂等不良情緒,不僅影響子宮全切除術的開展,也導致子宮全切除術後的康復出現延遲,不利於身心健康和提升生活質量[1-2]。本研究選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患者90例以數字表法分組,分析了子宮肌瘤者施行子宮全切除術治療的干預性護理要點,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患者90例以數字表法分組。實驗組年齡31歲~57歲,平均年齡***45.45±6.31***歲;子宮肌瘤直徑3-11釐米,平均5.24±2.04釐米。肌壁間子宮肌瘤27例,漿膜下子宮肌瘤12例,黏膜下子宮肌瘤6例。對照組年齡31歲~58歲,平均年齡45.41±6.35***歲。子宮肌瘤直徑3-11釐米,平均5.21±2.01釐米。肌壁間子宮肌瘤27例,漿膜下子宮肌瘤13例,黏膜下子宮肌瘤5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基礎化護理干預,實驗組開展千預性護理。***1***術前千預性護理。術前對於宮肌瘤行子宮全切除術患者和家屬進行子宮肌瘤和子宮全切除術知識講解,說明子宮全切除術目的、優勢、安全特點,並對於宮全切除術操作、麻醉過程、術中配合情況、子宮全切除術後可能產生的併發症等進行介紹,取得理解和配合。通過音樂療法、鬆弛療法等方式減輕患者不安情緒。***2***術中干預性護理。術中指導患者選擇舒適體位,在臀部墊上膠單,手術體位選擇頭高臀低位,術中及時調節手術室溫溼度,做好保暖護理,減少不必要的暴露,沖洗液和輸注液體均加溫後輸入。嚴密進行生命體徵監測,及時發現不良情況並處理。***3***術後干預性護理。嚴密進行生命體徵的監測,未清醒者低流量持續給氧,採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患者生命體徵穩定後,鼓勵患者早期進食營養豐富流食,早期下床活動,加速機體康復。通過和患者聊天等方式減輕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3-4]。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術後平均住院的天數;護理前後患者不良心理評分***採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價,20-80分,得分越高則焦慮程度越高***、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0-100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5]***;尿瀦留等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併發症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SPSS15.0統計,x±s為計量資料並作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作x2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滿意度相比較

  實驗組滿意度高於對照組,P<0.05。如表1。

  2.2 護理前後不良心理評分、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相比較

  護理前兩組不良心理評分、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相近,P>0.05;護理後實驗組不良心理評分、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優於對照組,P<0.05。如表2。

  2.3 兩組術後平均住院的天數相比較

  實驗組術後平均住院的天數優於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尿瀦留等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併發症發生率相比較

  實驗組尿瀦留等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併發症發生率低於對照組,P<0.05。如表4。

  3 討論

  干預性護理在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中的應用可為患者提供多術前、術中和術後全面的護理,可減輕患者不良情緒,使其做好心理準備,積極配合手術開展。而術中和術後細緻的體位、保暖、進食、活動等護理,可幫助患者順利度過手術期,加速術後康復程序,有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6-8]。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滿意度高於對照組,P<0.05;實驗組術後平均住院的天數優於對照組,P<0.05;護理後實驗組不良心理評分、生活質量WHOQOL-100評分優於對照組,P<0.05。實驗組尿瀦留等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併發症發生率低於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干預性護理在子宮肌瘤子宮全切除術護理中的??用效果確切,值得推廣。

  白血病患者化療後口腔炎的個性化護理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個性化護理措施在白血病患者化療後口腔炎中的護理效果。方法: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採用個性化護理方法。結果:口腔炎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低於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高於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將個性化護理應用到白血病患者化療後口腔炎護理中,有助於降低口腔炎發生概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白血病作為臨床上一項常見病及多發病,是一種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對患者的正常造血功能造成較大抑制,臨床上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貧血及骨骼疼痛情況。目前臨床上在治療時主要採用化療治療方法,患者在化療後會出現肝腎功能損害、消化性潰瘍及口腔炎等併發症,其中併發症中以口腔炎最為常見,患者的口腔中會出現黏膜充血、紅腫及口腔糜爛等情況,對患者的日常進食造成較大影響,患者無法快速攝取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進而引發患者出現全身性感染症狀,?樂贗?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1-2]本文將%例在本院接受白血病化療後口腔炎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物件,探究個性化護理措施在白血病患者化療後口腔炎中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在2016年5月份至2018年1月份在本院接受白血病化療後口腔炎治療的患者共%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48例。對照組男23例,女25例,年齡為32~63歲,平均年齡為***45.2±3.5***歲。觀察組男24例,女24例,年齡為30~66歲,平均年齡為***46.2±3.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採用個性化護理方法。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方法,定時給予患者氯化鈉注射液,以確保患者口腔內的乾淨衛生。觀察組給予患者個性化護理措施,護理內容包括以下幾種:***1***基礎護理:當患者入院後,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瞭解患者疾病的具體情況,為患者構建良好的治療環境,向患者講解疾病治療的相關治療方法,強化患者對疾病的瞭解,消除掉患者擔憂感,促進疾病治療效果的大大提升[3-4]。***2***飲食護理:白血病患者在化療後,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口腔潰瘍及口腔疼痛等情況,導致患者出現免疫力下降,營養攝入量不足及機體免疫力下降等情況,加強對患者進行營養攝入,叮囑患者多食用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促進了患者免疫力的提升,降低了口腔炎發生概率。***3***病情護理:當患者入院後,需對患者的病情做全面的評估,瞭解患者在化療後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通過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瞭解患者疾病的產生原因及併發症的相關發病機制,要求患者每日早晚應按照要求清理口腔,多食清淡食物,應確保口腔內部的持續溼潤性。***4***化療護理:在化療工作開始前,應對患者進行口腔檢查,將患者存在的病灶做好相關處理工作,修復患者損傷的牙體,在化療早期給予患者碳酸氫鈉生理鹽水為患者進行漱口,並定時給予患者冰果凍,確保患者口腔中的溫度能夠快速下降[5-6]。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口腔炎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

  1.4 判定標準

  口腔炎判定標準:0度:患者的口腔黏膜正常;Ⅰ度: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現潰瘍症狀;Ⅱ度: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現紅斑及潰瘍症狀,未對患者的正常進食造成影響;Ⅲ度: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現紅斑及潰瘍症狀,患者僅能飲用流質類食物;W度: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現紅斑及潰瘍症狀,出現無法進食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資料通過SPSS18.0軟體統計處理,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Xz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口腔炎發生率比較

  口腔炎發生率比較觀察組低於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高於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白血病作為臨床上的一項常見惡性腫瘤,化療作為白血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對於在化療中出現的口腔炎,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影響。為了避免對患者的進食造成較大影響,降低口腔炎發生概率,應給予患者個性化護理措施,針對患者疾病的個性化差異,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合理的護理方法,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對口腔炎症狀進行控制,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健康[7-9]。

  本文觀察組患者口腔炎發生概率為16.67,低於對照組的50.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92%,高於對照組的77.08%,說明個性化護理措施有助於降低患者的口腔炎發生概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法,將其應用到白血病患者化療後口腔炎護理中,有助於降低口腔炎發生概率,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