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論文優秀範文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臨床醫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臨床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加強醫學院校醫學生的臨床溝通能力

  [摘要]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是醫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目前高校醫臨床溝通教學以及醫患溝通能力存在缺陷,加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應該從教學以及臨床工作中入手,逐步培養出他們良好的與患者的溝通能力。

  [關鍵詞]臨床醫學; 醫學生; 患者溝通

  醫患溝通是整個醫療診治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是醫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而目前的臨床教學中多重視臨床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臨床操作技能的訓練,醫學高校在醫學生醫患溝通技能的訓練和培養方面尚有欠缺***1***。本文結合多年的高校臨床醫療教學工作實踐情況, 對目前臨床教學中拓寬醫學生臨床技能培養作了相關探討。

  1醫學生醫患溝通存在的問題

  1.1 國內高校醫患溝通教學狀況

  在課程教學中, 重視自然科學知識, 輕視人文素質教育;在臨床教學中, 重技術性醫患關係, 輕非技術性醫患關係;帶教老師在臨床帶教中,往往偏重專業知識的傳授,欠缺交流技能的培訓,在醫患溝通中只停留在詢問病史上,使得醫學生難以和病人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在各類醫學考試中, 重操作技術考核, 輕溝通技能評估。幾乎所有醫學院都把考核的重點放在醫療技術上,無論是實習生出科考試,還是醫學生畢業考試及執業資格考試都過分側重技術考核,注重診斷、治療、 各類操作技術,卻對如何與患者交流、交代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方案、消除患者及家屬顧慮等方面重視不夠。

  1.2臨床實習生進入臨床後存在著明顯的溝通方面的問題:

  1.2.1在基礎理論課學習期間,過多的接觸並侷限於書本知識, 理論知識和臨床實際病人的差異,會使他們感到茫然,無從下手。醫學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忽視了對病人心理因素的觀察及研究,當與病人接觸時經常是生硬地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病人對號入座,有時在問診或查體時只顧及自己採集病史的需要,卻不能全面照顧及考慮到病人的感受,讓病人感覺心裡很不舒服,於是有的病人就表現出不配合, 這樣使病人和家屬普遍對實習生不信任以及溝通不良,從而形成了病人與醫學生之間的溝通障礙,不配合醫學生進行問診及查體等醫療活動***2***。

  1.2.2 進入臨床實習時,對於周圍環境的陌生,學生普遍自覺自信心不足,在醫療糾紛不斷的形勢下,學生面對病人時會產生緊張及膽怯的心理,表現為拘謹、生硬、寡言少語,不知道應該如何面對病人。

  2加強有關醫患溝通的教育

  2.1在教學中加強醫患溝通技能的培養

  2.1.1制定交流技能培養的目標

  培養醫學生熟悉醫師的交流工作內容,打好與交流工作內容有關的技能及策略基礎。醫學生學習如何處理臨床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培養與家庭成員交流的技巧和策略,學習與醫療同行及醫療組其他成員的交流技巧和策略。

  2.1.2 開設醫患溝通教育專門課程

  開設有關醫患溝通,人文素質教育的有關課程如:心理學、社會學、人際交往、教育學等多學科知識。並從語言、心理、 行為等多層次,多方位進行交流和教學,建立如何藝術化處理臨床醫患關係的技巧。課程採用授課、討論、模擬角色相結合的方式。如定期舉辦專題講座,邀請資深專家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讓學生直接與患者或亞健康人群溝通,或組織學生成立課題小組,利用假期做一些有關醫患關係以及醫患溝通方面的社會實踐專案,讓學生以調查員的身份接觸患者,瞭解患者的疾苦和願望,引導醫學生主動重視醫患溝通,提高醫患溝通的技能,深化對醫患溝通重要性的認識。

  2.1.3 在臨床見習中提高醫患溝通技能讓醫學生作為見習醫生提前走向臨床,適應行為和角色的轉變***3***。讓醫學生在觀察學習帶教教師處理問題的方法,學會怎樣與患者溝通,使醫學生在與患者接觸的過程中真正體驗醫生工作環境和學習溝通技能的重要性,學會處理經常遇見的醫患問題,幫助醫學生提前完成角色轉換,為以後實習工作打下基礎。

  2.2 加強實習期間的醫患溝通教育

  2.2.1 臨床帶教中鼓勵實習醫生多和患者溝通

  臨床教師在帶教過程中,首先應充分強調臨床實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從思想上真正重視臨床實習,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自動性,加強和病人、家屬接觸,有利於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和互信的醫患溝通。要注意尊重實習醫生,尤其是在診治過程中為他們創造在患者面前樹立醫生形象的機會,增強在患者面前的自信心,以利於醫患之間的良好溝通。

  2.2.2 在臨床實踐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溝通技能

  醫患溝通技巧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首先要具備良好的醫德,並注重儀表、言談、行為規範。得體的儀表、溫暖的言語是進行良好醫患溝通的基礎,是建立平等和諧醫患關係的保障。其次是尊重病人:在醫患溝通過程中表情要得體,語調要平和,尊重患者的情感需要,多到患者床邊耐心傾聽病人的陳述,要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檢查結果和治療情況,掌握患者的醫療費用情況,與患方密切溝通,使其覺得被真切關注而感到溫暖。最後注意不同情況的病人要區分對待:對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尊重他們的隱私是與其建立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條件。這些特殊患者進行溝通時要特別注意時間、地點和場合,把握患者的情緒變化以及在溝通過程中的感受等,還要了解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知程度及對交流結果的期望值。

  總之,醫患溝通是一門技能,醫學教育應該加強培訓。對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有助於醫學生醫療技能的提高,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建立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條件,這種能力的培養模式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吳揚,高潔,凡文博. 如何提高臨床醫學生與患者之間溝通的能力[J]. 醫學與哲學2007.28:43-44.

  [2] 付能高. 加強實習醫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的意義[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949-950

  [3] 楊慧豔. 培養醫學生醫患溝通技能的建議[J]. 基層醫學論壇.2009.13:276-277.

  篇2

  淺論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臨床醫學教學改革

  近些年來,醫療技術在不斷提升,對臨床醫學教學改革也在不斷的進行著,臨床醫學教學也更加註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作者在對當前臨床醫學教學現狀調查中發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理論與實踐脫軌、課程設定不合理、醫學教學評價考核體系有待完善等,對此,必須採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來做好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工作,因此,該文主要對進行分析。

  1 臨床醫學教學改革的原則

  1.1 理論實踐結合原則

  眾所周知,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臨床醫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遵循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這樣才跟更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1]。從某個角度來分析,理論知識是指引實踐操作的基礎,而實踐操作則是理論知識真實的體現,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絡,而這也是對臨床醫學教學改革必須要遵守理論實踐結合原則的主要原因。

  1.2 學科交叉融合原則

  臨床醫學是當前很多院校的重要專業之一,而且,臨床醫學具有學科交叉的特性。因此,在臨床醫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著學科交叉融合的原則進行改革,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吸取各學科的精華,加深學生對臨床醫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更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3 學生自學原則

  在新課程改革下,對學生的教學不僅僅注重“教”,更注重學生“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是當前各個崗位教師必須重視的問題。因此,在臨床醫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堅持學生自學的原則,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合理的引導方式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斷的完善學生的醫學知識架構,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2 臨床醫學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現狀分析

  2.1 理論與實踐脫軌

  在醫學行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對醫學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高度重視醫學人才的培養是醫學教育部門必須要重視的問題[2]。綜合能力對人才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因此,應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重視起來,尤其是對學生臨床醫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更為關鍵。然而,就現階段臨床醫學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情況來分析,理論與實踐嚴重脫軌,而且,在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醫學市場也在進行不斷的變革,而對醫學綜合能力的要求將不僅僅侷限在理論知識上,更應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而這也是當前臨床醫學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中主要面臨的問題,對學生的未來的學習、就業以及未來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2.2 課程設定不合理

  正常情況下,對臨床醫學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應設定相應的課程,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課程設定,而且,課程設定主要應滿足學科教育需求,並且結合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設定 [3]。從某個角度來講,課程設定也體現出院校對一個學科的重視程度,從現階段臨床醫學課程設定現狀來看,課程設定不夠合理,例如,過度重視理論知識的課程設定,而忽略了實踐課程的設計,理論知識的選擇過於枯燥,再加上對學生展開的兩年或兩年年以上的理論知識教育,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利於學生的發展,從而影響到臨床醫學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2.3 醫學教學評價考核體系有待完善

  在臨床醫學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具體的評價考核體系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完善,才能充分發揮出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作用,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便於學生及時的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正,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4]。另外,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完善的評價考核體系對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也有著一定的作用。然而,作者在對當前醫學教學評價考核體系的執行情況調查發現,整體的教學評價考核體系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對學生的評價過於依賴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評價;對學生的考核內容不夠全面,未能切合實際的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考核內容過於簡單,適應性不高,從而影響到對學生的評價考核效果,不利於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3 途徑分析

  在臨床醫學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而這也是確保學生未來發展的關鍵。針對於此種情況,需要對臨床醫學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通過完善教學體系,不斷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競爭力,促進學生未來更好的就業和發展。

  3.1 實踐與理論結合對學生展開臨床醫學技能的培訓

  通過以上的分析瞭解到,當前臨床醫學教學中存在理論與實踐脫軌的現象,整體教學效率不高,更不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應對臨床醫學教學培訓進行改革,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才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5]。首先,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能將注意力全部放在理論知識教學中,更應體現出臨床醫學教學的實踐性,才更有利於學生對臨床醫學知識的認識。

  其次,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要適當的引入實踐案例,更有利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對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也有著極大的作用。例如,可以採用分組的方式,讓每個小組針對理論知識來進行實踐模擬,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演繹著不同的角色,在演練中不斷的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對學生展開教學,可以有效解決以往理論教學中給學生帶來的枯燥、乏味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將理論與 實踐結合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培養學生 臨床 醫學技能,同時還應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往對學生開展的臨床醫學教學中,雖然實踐教學較多,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然而,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經常忽略對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臨床醫學教學改革下,必須要注重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通過大量的實踐調查發現,在學生見習的過程中,由於學生缺乏與患者的溝通,使得學生在接觸患者時經常會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影響到學生臨床醫學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服務心態、 職業道德,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瞭解患者的需求,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更有利於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 心理素質,有助於促進學生的長遠 發展。

  3.2 對臨床醫學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

  課程體系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著臨床醫學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效果,而結合以上的分析瞭解到,當前臨床醫學教學課程體系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對此,應不斷的對臨床醫學教學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6]。首先,對課程體系的改革應引起相關領導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應根據實際的情況對課程體系展開研究,將課程體系的改革作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點 工作。

  其次,應加強對現階段臨床醫學教學課程體系的分析,瞭解哪個環節存在缺陷,哪個環節在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而存在著問題,這都是課程體系改革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通過對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才更有利於抓住課程體系改革的關鍵點,例如,對課程授課時間、實踐課程體系、臨床醫學教學課時等進行鍼對性的分析,解決當前臨床醫學教學執行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的對其進行改進和完善。

  再次,對臨床醫學教學課程體系改革的過程中,應抓住課程體系改革的重點,合理安排臨床醫學課程,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規避傳統理論與實踐脫節而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的問題,避免走傳統學生死記硬背消耗大量的時間卻未能有效的將知識消化的現象,要讓學生在理解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探索知識。另外,臨床醫學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課程體系的改革要本著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主,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讓學生切身感受實踐 環境,給學生的學習以及對知識的探索帶來一定的幫助。

  最後,對臨床醫學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應加強與醫院之間的合作,通過與醫院共同研討開展臨床醫學專項人才培養 計劃,為學生的 實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在醫院實習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運用,不僅起到了鞏固理論知識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身實踐能力。另外,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中,應引導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敢於質疑,對專業技能、專業知識進行質疑,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學習習慣,更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3.3 對臨床醫學教學評價考核體系的改革

  通過以上對臨床醫學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現狀的分析瞭解到,臨床醫學教學評價考核體系不夠完善,而且,有很對評價環節都有待改革,例如,評價體系的改革、評價方式的改革、評價內容的改革等。首先,應對評價體系進行改革,對於學生來說,評價是充分認識自身的不足以及糾正問題提升能力的關鍵環節,因此,在對評價體系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充分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上去思考,以學生為中心,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並將其融入到評價體系中,從而保證評價體系的改革更適合學生的學習。

  其次,應對考核的方式進行改革,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瞭解到,現階段臨床醫學考核的方式主要以筆試為主,缺乏對綜合能力的考核,不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甚至很多學生為了應付 考試而採取一些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較高的成績,但其實踐能力卻達不到醫院的用人要求。可見,考核方式的不合理將會給學生的能力提升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是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因此,在臨床醫學教學改革中,應重視評價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僅要注重學生筆試考試成績,更應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患者的交流能力等,在考核中,應結合學生日常的學習表現來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充分體現出評價考核的全面性,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再次,應注重評價考核內容的改革。評價考核內容的改革應確立改革目標,不能盲目的制定評價考核內容,如果考核內容不適宜,將會給學生的評價考核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需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再製定考核內容,從而保證考核內容的適宜性,提升評價考核效果。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科技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臨床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而臨床醫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開展臨床醫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然而,作者在對當前臨床醫學教學的調查中發現,現階段臨床醫學教學的實踐課程並不多,教師過度注重學生的理論性教學而忽略了學生的實踐教學,不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 經驗,以及自身對臨床醫學教學的瞭解,主要提出了實踐與理論結合對學生展開臨床醫學技能的培訓、對臨床醫學教學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對臨床醫學教學評價考核體系進行改革等幾方面教學改革措施,希望可以引起教師的重視,進而通過做好臨床醫學教學改革工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