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臨床醫學論文_淺談臨床醫學論文

  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後絕大多數學生都要進入醫療行業,並從事與臨床相關的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專業的臨床醫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專業的臨床醫學論文篇一

  《 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綜合性考核評價研究 》

  摘要:通過對現階段高校考試評價方式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總結出綜合性考核評價在臨床醫學專業開展的必要性、實施策略和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綜合性考核評價;綜合素質教育

  自20世紀80年代英國開放大學教育學院的學者提出發展性教育評價制度後,各國高校在課程考試中逐漸注重能力考核,從學生髮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在考試和評價中重視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前國內高校正陸續嘗試考核評價方式改革,從而適應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需要。《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明確提出:“本科臨床醫學專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初步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學畢業生。”因此,針對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迫切需要探索一種全新的考試方法——綜合性考核評價體系,這有助於醫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改變考試成績決定一切的觀念,轉而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

  1多數高校採用的課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多數高校把考試作為決定學生是否升級、評選先進和畢業的主要手段。期末考試雖具備集中考試、便於安排考試時間及地點的優點,但存在一些弊端。首先,考試不能及時、有效檢查教學效果。一門課程的學習需要2~4個月,期末考試成績的反饋延遲,教師難以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其次,考試不能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改進學習方法。部分學生忽視平時的學習,重視期末考試,用“考前突擊”來應付考試,而且僥倖通過考試後惰性增加,忽略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後,考試不能真正激勵學生。期末考試的內容偏重書本知識的機械記憶和理解,限制了其學習積極性;易使學生認為學習只是為了過關,而不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部分學生為了追求高分或者通過,甚至作弊,這樣妨礙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過分強調期末考試成績對學習效果的評估,會導致考試不再是一種有效的檢查和評價手段,而是成為學習和教學的目的和指向,使得一些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應付考試[1]。

  2綜合性考核評價在臨床醫學專業實施的必要性

  課程考核方式傾向多元化在探索考試改革中,促進考試評價由期末化向過程化轉變,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可減少課程成績對期末考試的倚重,提高平時成績的比重,加強日常考核的力度[2]。高校應合理設計考試評價體系及豐富考試形式,理論考試總體上分為平時與期末兩大部分。考試方式應減少理論考試比重,提高實踐考試比重,以全面評價學生。科學地確定平時成績評價的具體指標[3]。平時指標一般可以包括出勤率、課堂表現、課後作業完成情況、期中考試、課程論文總結、實踐動手能力等,教師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根據課程特點增刪一些指標來全面和科學地考核學生平時成績。綜上所述,在高校考試改革過程中綜合性考核評價的實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素質教育極為重要高等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根本目標是提高醫學人才的培養質量。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生將承載重要的醫療任務,畢業後均要通過國家執業醫師考試才能執業,所以對醫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至關重要,對臨床醫學專業的醫學生採取綜合性考核評價也迫在眉睫。在課程建設中有必要引出執業醫師相關知識完善教學流程,可將相關課程的題庫融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歷屆真題。高校需要全面考查學生學習情況,使醫學生能熟悉、掌握基礎知識和培養臨床綜合實踐能力,為將來參加執業醫生資格考試及從事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綜合性考核評價能客觀反映學生對基礎課程基本知識的掌握,瞭解學生的觀察、分析、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至關重要。

  3綜合性考核評價的實施策略

  形成性評價

  1***課堂表現+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可以通過課堂發言、作業、實驗設計方案以及實驗報告等情況為依據進行評分,此三部分成績按20%的比例計入總成績。課堂表現部分需要任課教師根據班級人數靈活調整方式,以便達到公正評分。2***階段性考試。在期末考試之前,每個學期進行1~3次階段性考試,題庫隨機出題,以客觀試題為主。階段性考試的成績可按20%~40%的比例計入考試總成績。階段性考試可由任課教師依據學習的相應內容來決定考試的時間,避免學生考前突擊,強調平時認真學習的重要性。

  終結性評價

  1***期末考試。採用客觀題與主觀題兩種形式,客觀題佔70%,題庫隨機出題的標準化考試,機器閱卷;主觀題佔30%,主要是一些病例分析討論題。主觀題的設計可使學生平時注意知識的擴充套件與應用,提高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的綜合判斷、理解、分析能力。期末考試成績按照20%~40%的比例計入總成績。2***基礎醫學課程綜合考試。對於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學好基礎醫學課程對於他們對臨床醫學知識的掌握非常重要,故所有基礎醫學課程結束後組織一次綜合考試,按照各課程所佔學分比例來確定考試時各課程所佔比例。這樣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重視知識的持續性及相關性。3***多層次補考。學生根據每一次閉卷考試情況進行補考,可以選擇本學期或者下學期。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發現並彌補學習中的缺陷,還可以給學生留出適當的準備時間、緩解考試壓力。補考的試題難度應比之前的考試稍高,以利於考試成績的管理和保證補考效果。

  4綜合性考核評價存在的問題

  在綜合性考核過程中,教師能及時準確得到教學效果的反饋,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相應的改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被激發,降低了學習壓力。此法也對教學工作提出挑戰。為保證考試的客觀與公正,必須實行教考分離,即教學者、命題者、監考者和評卷者在職責上分離。為了實行教考分離,需建立各課程的題庫,題庫建設融入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內容會增加難度,是一項艱鉅的工程。因此,為了培養更優秀的應用型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學校和教師在形成性考核及終結性考核中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此過程任重而路遠。綜上所述,傳統考核方式存在不足,推動了對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進行綜合性考核評價改革。在建立完善的客觀試題題庫基礎上,考核評價的改革利於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利於學生及時彌補知識缺陷,提高教學質量,保證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因此,對臨床醫學專業醫學生進行綜合性考核評價的實施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董新平,韓紅培,楊飛.淺談高等學校考試方法改革[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27***3***:20-21.

  [2]倪麗娟,尹航.高校考試方式改革的探尋[J].黑龍江教育,2012***7***:49-50.

  [3]馮祖琴,徐娟.建立健全考試和成績評價體系,推進高校考試管理改革[J].教育探索,2010***3***:77-78.

  專業的臨床醫學論文篇二

  《 病例分析教學法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

  【摘要】目的研究病例分析教學法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級臨床專業1、2班的學生80例納入本次研究,將其分別設定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採用醫學常規教學模式,觀察組通過案例分析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期末考試主要考查案例分析試題,以四項全能考核機制進行總評,並利用問卷調查以及成績分析的方式評估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學生學習綜合成績更優,教學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分析教學法有利於將教材知識點與臨床疾病緊密聯絡為一體,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加強,並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教學滿意度隨之提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基礎醫學教學;方法;病例分析法;應用效果

  醫學基礎學科由於內容較多而學時相對較少,與臨床學科相比顯得更為枯燥和抽象,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覺得難度較高,且缺乏學習興趣[1]。基於此,本文研究病例分析教學法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引導學生與臨床相關病例,實現知識融合、學以致用的效果,希望對教學工作有所幫助。現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級臨床專業1、2班的學生80例納入本次研究,兩班均為男女混合,將其分別設定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採用醫科常規教學模式;觀察組通過案例分析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1***病例資料的研究與準備。按照教學目的選擇典型病例資料,確保針對性,依次分為課堂病例分析、舉例以及深化資料。首先由教師對教材展開深入的閱讀和分析,積極掌握臨床以及護理學科相關知識,明確臨床營養學知識以及基礎知識原理,找出特定病例的疾病、檢驗以及診斷資料,彙總後確立其中針對性最高的病例。在嚴格篩查所選病例後,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以激發學生思考,多角度、多元化分析病例資料,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拓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應結合病例資料確認最佳展示時間,可通過角色扮演、印發紙質資料以及多媒體技術等方式展示病例,帶領學生體驗患者和醫師的感受,從而能夠積極投入課堂,加深知識印象。教師在課堂舉例中應用病例資料時可先就知識點作簡單講述,然後結合病例資料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以便於強化學生記憶,深化所學知識。課後根據深化學習內容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自主性的思考和討論。***3***採用分數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基礎醫學病例分析教學法的應用關鍵在於學生參與度,這直接對病例分析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2]。教師可通過分組討論、隨機個別提問等方式進行病例分析,將知識點與病例實際情況聯絡起來。可利用分數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以平時積分衡量學生在課堂上是否積極參與,對於不積極者即便分數再高也不予及格.

  1.3效果評價

  [3-4]利用行為觀察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試卷考察法依次對學生課堂積極性或參與程度、教學方法滿意度或知識掌握程度、兩班病例分析教學法的效果展開評價。另採用四項全能考核機制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考核,包括課堂參與活動累計分數、撰寫論文與達標水平、病例分析達標水平以及實驗成績,四者所佔比重分別為30%、10%、50%、10%。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體對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採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病例教學法的根本目的在於強調臨床實踐中基礎醫學學科的應用要點,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與臨床實踐相貼近,通過臨床病理以及生理問題來促進知識的融合貫通。而病例分析教學恰恰滿足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好奇心,進而對專業目標以及所學知識的聯絡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更有利於領悟其中的概念[5]。本次研究以病例分析教學為主,通過多媒體技術支援來設計各部分的教學環節,做到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查閱資料,分析並解決問題,強化其分析探究能力。與此同時,案例分析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習目的性以及針對性,是一種主動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學生不再被動接收知識,而是勤于思考和探究,主動去研究發掘新的知識。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學生期中以及期末學習綜合成績更優,教學滿意度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採用案例分析教學法開展基礎醫學教學效果滿意。綜上所述,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分析教學法有利於將教材知識點與臨床疾病緊密聯絡為一體,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加強,並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教學滿意度隨之提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永芬,喻國丹,範浩,等.案例分析式醫學教學學習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3,16***23***:99-100.

  [2]王齊,陳輝,戴寒晶,等.PBL教學法在臨床醫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4***:486-488.

  [3]閆雪波.典型案例分析與討論在臨床呼吸內科教學中的必要性與體會[J].醫學資訊***中旬刊***,2011,24***1***:274.

  [4]朱子誠,溫躍春,王林,等.多媒體案例教學在眼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防盲技術,2015,10***4***:172-174.

  [5]董國凱,李周儒,殷文江,等.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背景下法醫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應用探討[J].醫學資訊,2015,32***45***:9-10.

有關專業的臨床醫學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