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急救方法

  幼兒容易發生各種事故,因此進行幼兒急救培訓很有必要。那麼,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閱讀。

  

  一、流鼻血

  醫學稱“鼻衄”,多由於“肺燥血熱”,引起鼻腔乾燥,毛細血管韌度不夠,破裂所致。小朋友大多活潑好動,經常無意間會傷鼻子,引致流鼻血。此外,他們亦可能因好奇將異物塞進鼻孔,令鼻黏膜破損。上述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所流出的血量很小,無須過份擔憂。

  流鼻血處理方法:

  1.在止流之前應先將血塊擤出,以免因傷口無法閉合而無法止血。

  2.用手指捏住部分的鼻肉,持續壓緊五至七分鐘,可幫助止血。

  3.坐直,以免血液流到喉嚨。

  4冰敷可促使血管收縮,減少流血。

  5.左***右***鼻孔流血,舉起右***左***手臂,數分鐘後即可止血。

  6.將流血一側的鼻翼推向鼻樑,並保持5~10分鐘,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兩側均出血,則捏住兩側鼻翼。鼻血止住後,鼻孔中多有凝血塊,不要急於將它弄出,儘量避免用力打噴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7如小朋友經常流鼻血,需告家長去醫院進一步診治。

  二、擦傷

  只是表皮受傷,俗稱“破皮”。傷勢一般比較輕微。

  1、對於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伏、酒精塗抹傷口周圍的面板,然後塗上抗菌軟膏,或暴露,或用乾淨的消毒紗布包紮好,小的創口也可貼上創可貼。

  2、如果擦傷面積大、傷口上沾有汙物,則必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可用清水沖洗乾淨傷口,然後用碘伏塗抹傷口及周圍組織,再塗上抗菌軟膏。

  3、如果受傷部位腫脹明顯、滲血較多,最好及早到醫院外科門診治療。

  三、裂傷:明顯出血儘早清創縫合

  裂傷包括割傷,全層面板裂開,傷勢往往比擦傷要重。小的裂傷,如果無明顯出血,傷口乾淨,可以外塗碘伏,然後用消毒紗布包紮,或貼上創可貼。至於有明顯出血的大的裂傷,或是臉上的傷口,他按上述方法初步處理後還應及時到醫院外科門診就診,儘早進行清創縫合,以減少感染髮生的機會。

  四、刺傷:首先判斷是否殘留刺傷物

  小朋友被細長的玻璃片、針、釘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後留下的傷口一般較小且較深。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因此應儘早到醫院處理。 送小朋友去醫院前,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處理:

  1.首先要了解傷口是否殘留有刺傷物,如果沒有刺傷物,可以首先擠壓傷口,讓它流出一些血液,再外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然後外塗碘伏。

  2.如果仍有殘留的刺傷物,可以用消毒後或火燒後的鑷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傷口。

  五、燒燙傷:流動清水沖洗傷口

  當小朋友被火焰、熱液、熱蒸氣或熱金屬等燒傷或燙傷後,應首先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以快速降低面板表面的熱度。如果有衣服粘在傷口上,應泡溼衣服後,再小心將其除去,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然後可用清潔乾淨的床單、布條或紗布等覆蓋孩子的受傷部位,不要在受傷部位塗抹牙膏、醬油等,這些對傷口的癒合幫助不大,還容易引起傷口感染,並且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外用消毒藥品 教你一一識別

  一般的兒童面板破損,宜選用刺激性小、濃度較低的藥物,顏面部傷口宜用不含色素的消毒液。

  1、紅藥水:即2%汞溴紅溶液,有殺菌、消毒、防腐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2、雙氧水:即過氧化氫,可消毒殺菌,但濃度大,易灼傷患處面板。主要用於汙染重、窄、深的傷口,用於已有一定感染的淺表區域性傷口時,血液、膿液等會降低其殺菌力。

  3、酒精:醫用消毒的酒精濃度為70%~75%。主要用於面板消毒,有刺激性,使用時眼睛應避免接觸,酒精也不能用於破損面板及糜爛或有滲液的部位。

  4、碘伏:為碘與聚醇醚複合而成,可用於面板、黏膜的消毒,對於擦傷、裂傷、擠壓傷、燒燙傷等一般外傷效果好。與碘酒、酒精相比,碘伏刺激性疼痛較輕微,更易於被小朋友接受。

  六、脫臼、骨折

  首先在情急之下不要搖晃小朋友的身體。為避免小朋友再度跌倒受傷,應幫助其坐下或躺下,檢查是否有其他傷處,並檢查遠端脈搏,通常以坐姿最舒服。

  1、固定脫臼、骨折部位是減輕疼痛最佳的方法,自救的方法可用雜誌,厚報紙或紙板托住手肘,另外使用三角巾,將手肘固定在胸部,就可以避免肩關節的活動,減少疼痛。

  2、檢查脈搏:在傷側距離心臟的遠處摸脈搏,例如手肘脫臼檢查橈動脈,肩部脫臼檢查肱動脈,足踝脫臼檢查足背動脈等,並在病患傷肢的指甲上,施壓後放鬆,測其恢復正常顏色的時間,正常值應小於兩秒,若摸不到脈搏或指甲顏色恢復很慢,表示受傷嚴重或固定包紮的力度太緊,必須加以放鬆。

  3、檢查遠端運動及感覺功能:要求小朋友自行擺動上,下肢體,觸控病患手指或腳趾,視其是否能辨識清楚,若患者意識不清,則輕輕掐患者觀察其疼痛反應情形。

  七、高燒

  一般來說小朋友發燒在38.5℃以下不用退熱處理,選用物理降溫;38.5℃以上應採用相應的藥物退熱措施。

  1、物理降溫:溫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溫水***水溫不感燙 手為宜***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鐘。亦可用市售的“退熱帖”貼***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額部以幫散熱降溫。藥物降溫:以上措施不明顯時,可口服退熱藥。

  2、多飲水,吃流質飲食,如蘋果汁、西瓜汁等,以保證機體足夠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風,注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多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可益於疾病的恢復。

  在體溫38.5℃以上以後才用退燒藥,象泰諾林、安乃靜滴液,但3歲以內的嬰幼兒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一般不打退燒針,不吃退燒藥,以免發生虛脫及藥物毒性反應,無論是否退熱,應儘可能帶小朋友去查清發熱的原因,強行降溫是不科學的。

  八、異物

  小朋友的呼吸道非常狹窄,且代謝速率高,氧氣需求量大,若氣管被阻,臉部就會發黑,如果不能及時將異物移出,很快就會缺氧,在短時間內可能就會停止呼吸甚至死亡。若暫時還沒有明顯的異狀,吞食異物的小朋友上呼吸道被鎖住,呼吸時通常會出現咻咻的喘鳴聲,如果發現小朋友長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類似氣喘的情形,可帶著小朋友到醫院檢查,確定是否是吞進了異物而造成這種情形。

  1.當發現小朋友可能吞入異物時,要帶上疑似被吞入的物品到醫院,並請醫生檢查,確認有無異物存在小朋友的體內及異物的位置,再通過內視鏡將異物夾出;如不嚴重,也可鼓勵小朋友咳出異物。

  2.若異物阻塞住食道或呼吸道,在意識清醒時應以背擊與胸壓法***嬰兒適用***,幫助排出異物。

  3.若是無呼吸現象,則施行心肺復甦法。

  九、觸電

  1.觸電與燒燙傷的傷害有類似處,不過燒、燙傷傷害較表淺,觸電傷害較深入,嚴重時可能造成三、四級灼傷。

  2.當發現小朋友觸電了,必須立刻切斷電源,並將小朋友移至通風處。如果無法切斷電源,應以不通電的物體,如竹竿、掃把等隨身可取的絕緣物,使小朋友遠離電源。接著要趕快檢查小朋友是否有灼傷或休克現象,灼傷時必須立刻以冷水沖洗降低灼傷部位的體溫;若小朋友已沒有意識,必須立刻送醫急救。

  十、頭部遭到撞擊

  如果小朋友在撞到頭之後立刻大哭,並且心情也在不久後恢復正常,通常可以不必太擔心,但事後至少觀察小朋友24小時,看看小朋友是否有痙攣、半邊手腳無力、歪斜或是兩邊瞳孔不一樣大的情形,如果有,表示小朋友的顱內出了問題,必須馬上送醫診治;如果小朋友撞到頭之後不哭不鬧、臉色發青、頭痛得厲害還有嘔吐、痙攣現象,必須立刻送醫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