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留學預科費用需要多少

  對於想要追求更多學術成就的學生而言,法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學生會選擇法國預科留學,那麼隨小編來了解吧!

  法國留學預科費用

  1. 去國外留學。首先,你是可以去法國公立大學學習的。從您現在開始辦理到法國之後包括國內半年法語培訓學費;考試,面試及簽證費用及來回路費,機票,預科學費,生活費,保險費需要10萬-12萬的法國留學費用;進入專業以後每年需要3萬-5萬生活費用,公立大學是免學費的,每年只需交3000元人民幣的註冊費用。

  2. 從現在辦理,您明年2月就可以走了。

  3. 法國本科需要3年,碩士2年,博士3年。

  4. 法國學習期間,第一年預科是不允許打工的,進入專業以後每星期最多可以打工20個小時,暑期打工時間沒有限制。每小時最低收入6歐元,相當於人民幣60元,能夠解決多少錢要根據您打工時間及收入來計算。

  5. 機票大概3500-4500元,根據淡旺季來判斷價格

  6. 你可以學經濟,管理等。去法國留學費用需要看您想學什麼專業。

  法國留學申請基本步驟

  一、公證材料

  您需要到戶口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出示工作證明的公證處去辦理一式兩份的學歷公證和出生公證。此兩份公證書屬公證處正常業務範圍,國際認可。均須譯成法文附註於後;

  學歷公證:公證您畢業的學校、最高學歷、畢業時間、專業名稱以及畢業證書號;

  出生公證:公證您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出生地點、國籍以及父母姓名。

  二、申請大學

  將您的公證材料、書寫一份申請表以及校方必要的預註冊金額一同寄往您心儀的法國大學祕書處注:一般個人申請難以得到大學專業通知書。

  此申請表必須有以下必要內容:姓名、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國內的詳細通訊地址、聯絡電話,另外還要寫明您在法國期間的進修專業計劃、費用安排計劃、在法國欲滯留年限、個人和家庭的經濟狀況等。

  這份材料寄出後,若得到校方認可,則最快2周時間您可以收到大學的入學通知書和住房擔保書。這兩份材料是辦簽證時必備的!

  三、預學法語

  目前法國駐華大使館規定辦理留學手續必須在國內預學至少500學時以上上海則可能要1000學時,而此500學時的證明則是由TEF考試中心頒發。

  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還要參加等級考試,這要視法語培訓中心及使領館的規定。 注:在國內學上500學時的法語是非常必要的。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就簽證來說會更加順利;另一方面,當到達法國之後,倘對法語一無所知,不論對學習和生活都將造成極大的障礙,反之則將有利於縮短在法學習法語的期限,就極大地爭取到了時間。

  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則儘可能把法語學得更好,不能為急著留法而不顧一切客觀因素。

  四、辦理護照

  辦理護照相對來說簡單些,目前國內公安部門已大大放寬了公民出國的審查限制。您只要將入學證明、公證材料、戶口簿、銀行存款證明視當地公安機關規定,以及填寫好申請表格遞交到戶口所在地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即可。

  當然,此期間可能需要到派出所政審、核實。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還需要到省教委留學中心領取審批材料。這主要是考查大學畢業生在國內的工作服務年限按規定國家統招碩士3年、本科5年、專科2年;計劃內、外的委培生、自費生、定向生均無服務年限限制。若未滿服務年限,則要償還國家培養費用碩士3000/年、本科2000/年、專科1500/年,視各省份具體情況而定。

  另外省教委還要求提供國安局的國家安全教育證明書及銀行資金擔保證明此證明可與辦護照的證明同。 材料備齊後,一般公安機關可在一週之內辦完護照。

  五、參加TEF考試

  這是據法國駐華大使館規定必須參加的法語水平測試。每年均有三至四次的考試機會,一般會安排在6月份、8月份、9月份和12月份。 TEF考試由巴黎主管機構負責命題、閱卷。

  成績在交卷之後的2周左右公佈;合格分數線視當次考試的平均水平而定。TEF考試是具國際性質的正規考試,相對來說比較嚴格。由筆試和聽力兩部分組成,筆試主要考語法和閱讀。

  計分方式為:每空1分,計450分;對加一分,錯倒扣一分,不答題則不加不扣分。總分累積再乘以2得出最終成績。注:如果TEF成績僅作為簽證證明則能考到平均分左右就行了,當然成績越高自然簽證就越順利。

  六、簽證

  簽證是最為關鍵的一關,一切努力成敗也就在此了。為了成功拿到簽證,事先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先在各地域使領館領取申請表,內容大致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留法目的、所學專業、留法年限、國內工作狀況、經濟來源等。

  然後須在文化處審查。這是關鍵一步,一般簽證官會問些簡單對話當然可能會有中方翻譯,主要看您的材料是否齊全以及TEF成績如何。注:材料可能大家都能備齊,您的最理想優勢就在於TEF成績,所以在國內努力學好法語是很有必要的!

  法國留學生活注意事項

  一:避免急於學完回國

  對於某些作為交換生或者其他原因限時前來法國留學的學生來說,我們沒有辦法。但是我想說如果國內沒有太大工作壓力的逼迫,最好先做一個學業結束在本地找機會發展的打算,哪怕以後難以實現也罷。別看這個打算好象沒什麼大不了的,就這麼一點差異,就可以直接左右我們在這裡留學的動機和具體行動,造成不同的結果。一些人在這裡遇到一些機會,或者有條件創造機會時,因為他想著“反正我學完就立刻回國,也不在這裡留著”,就會主觀拋棄。

  二: 避免害怕

  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環境,遠離家鄉,周圍的一切都不熟悉,有些人很友好,有些人不友好,這是我們都有的感覺。但是不必害怕,一切生活程式照例進行。在這裡我們並沒有失去自由,仍然可以想做什麼做什麼。不要認為這裡是別人的土地,自己就得像個客人,就變得拘謹起來,其實這連法國人也不希望。作為外國人,我們表示出友好的一面,也同時注意一些自我保護。害怕會將自己封閉起來,使自己的出路越來越窄。

  三: 避免不跟別人交流

  肯定相當多的人學習法語是為了立刻出來,都是速成的。相比英語,我們的法語等級肯定不如英語,交流起來有諸多困難。這就需要練!怎麼練?經常試著跟別人交流,聽別人談話。有些人就說了,“我法語很差,連句子都說不全,怎麼和別人交流?” 想想之前,參加面試的時候我們肯定說過法語吧?我們學習這門語言也是有為了用它說話的原因啊。法語跟英語的表達習慣有一些差別,更頭疼的是它的語速比英語快得多。其實更多的情況是,你法語說不好,對方會很友好的給你糾正,但你把句子咽在肚子裡不說他們怎麼知道?語言是最重要的工具,留學在外,失去語言等於失去一切。

  四: 避免躲在屋裡

  部分留學生經常呆在屋子裡,消磨時間,並不常出去。他們說,“沒什麼事情可幹”,我想,像我們這樣留學在外的學生,大多是年輕人,年輕的時候可不是說“沒事幹”的年齡。在國內,我們有時候出去逛逛街,有時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加入一些組織團體或免費俱樂部,有時上圖書館翻閱些有用的書籍,還有時晚上去跳跳舞,或者看場電影,至少我們認識一些新朋友時如果他邀請,我們會去他家串串門,在這裡也一樣。有些人就這麼一頭扎進屋裡,扯來一根網線,就這麼整天泡在網上,還是跟國內的人聊天。時間長了,有些就開始在這種虛擬的環境中逃避現實,有點跟國內的網蟲一樣。有空多出門找社會活動參加,對於練習語言,瞭解社會,結交一點關係都有幫助。

  五: 避免懶惰

  有位學長給我說過:“出國,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剛開始寂寞孤獨的感覺肯定是存在的。一些學生就會在這種情況下變懶,經常在屋裡睡覺,或者以各種法子打發時間。其實如果我們仔細想想自己的人生,和自己應當具體實施的內容,經常是不勝列舉。這裡的生活嚴格說應該是很緊張的,爭分奪秒。在這裡辦事有時候不能用在國內的思維來思考,比如申請學校,國內是有很大把握時才申請某所學校,這裡不同,只要不是百分之百不可能,哪怕可能性只有那麼一丁點,也值得試試。要是這樣計算的話,自己應該做的事就很多很多了。法國人是眾所周知的懶,不應該學他們,這也正是很多外國人在這裡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因。

  六: 避免在時間不足之時打工

  在這裡夏季是有基本3-4個月可以做全職的季節工。平常時候如果語言或者專業學習緊張時有人也工作,基本是一些在中餐館的雜活等不合法因而工資級低的工作,有人說是“體驗生活”,有人說需要錢。在做這些工作之前一定衡量一下,因為這些工作掙錢不多,而且對語言可以說一點用途和鍛鍊沒有,還很消耗精力。尤其是學語言時因為語言學習階段是沒法用時間衡量的,取決於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幹這種活有害無益。我一個朋友,別人幹餐館工的時候他不幹,專心學習語言,後來語言飛快進步,跟法國人說話基本沒有障礙的時候,他這才開始工作,在一家飯店的前臺接待處工作。他說,“一個飯店裡有兩種工作,一個掙錢少還對語言沒有幫助,一個掙錢多還練習語言,你選哪個”,我真很讚賞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