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算化會計管理探析

摘要:會計電算化是管理現代化和會計自身改革和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網路的迅速發展要求實現會計電算化,以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所以,會計電算化向電算會計發展是一個必然,政府要引導企業消除一切影響會計電算化發展的不利因素,推進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向更深層次發展。 
關鍵詞:會計  電算化  發展  趨勢  分析 
        1 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總體發展趨勢經歷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即會計核算電算化;財會管理或企業管理的網路化;決策支援的智慧化。 


        1.1 完全電算化 完全電算化不僅是指手工會計的完全解放,還應是會計電算化與審計電算化的交叉融合才能真正實現會計管理資訊化。電算化會計系統查詢功能的強弱、資料庫的標準化與開放性、是否保留處理過程和審計痕跡以及預留審計測試通道等對電算化審計系統的設計和實施影響很大。只有電算化會計和電算化審計達到相互交融,才能真正實現會計資訊系統的完全電算化。  
        1.2 完全網路化 財務和企業管理計算機化是會計電算化最有意義的戰略決戰階段,建立並實際執行以管理為重心的、網路化的、完整的會計或企業管理資訊系統將顯著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會計電算化長期的、隱含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大量地迸發出來,在這個階段將實現財會和企業管理現代化。此時會計電算化已融入到整個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洪流之中,可稱其為會計及企業管理資訊化、計算機化,同時這個階段的系統也必然是網路化的。  

        1.3 完全智慧化 會計電算化的高階發展階段是建立並實際執行會計或企業決策支援系統,這個階段是以管理為重心的會計資訊系統或企業管理資訊系統的自然進化或更高階的發展階段,像國外那樣用它來輔助解決那些資料不規範、變化因素多、具有不確定性的高階會計或企業管理決策問題。   
        2 電算會計要體現的成本管理理念 
        系統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和考核,強調成本預算(標準成本的確定)、成本控制與分析、責任成本管理等。系統成本管理涉及產品成本核算、成本中心會計、訂單和專案會計、獲利能力分析、利潤中心會計以及輔助管理決策的執行資訊系統。成本中心會計包括標準成本的確定、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對比、成本報告與分析。訂單和專案會計用於歸集某一訂單或專案的實際成本,並將其與計劃成本進行比較,以實現對訂單或專案的監控。獲利能力分析可以回答哪一類產品或市場會產生最好的效益,一份特定訂單的利潤是怎樣構成的等問題。 
        3 電算會計系統要體現企業業務的整體管理  
        系統由於各不同模組之間的資料傳遞而將整個系統連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資訊高度整合,實時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況,為管理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資訊,系統不僅反映貨幣計量資訊,而且反映非貨幣資訊;不僅強調資訊的可靠性,而且強調資訊的相關性和及時性。系統體現了先進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成本管理思想,能夠滿足資訊使用者的多樣化資訊需求。 
        4 建立通用、統一的財務軟體模式 
        目前企業資訊化建設的方向是實現對企業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一體化、整合化的管理。財務軟體日益成為企業全面管理軟體中的財務管理模組組成部分,所以,要求現有的財務軟體應有很好的融合理論與開發技術,能夠實現不同系統層次的資料轉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建立一個通用、統一的財務軟體模式。在該協議中應明確規定相同的資料介面或者規定公共的轉換介面,提高資料的標準介面技術,比如輸入、輸出資料庫名稱、格式、型別、欄位名稱等,從而實現不同的資料可以相互轉換,進而被識別和接受,能夠在不同軟體系統下直接使用。其次,應由相關的財政組織部門協調各單位情況,提供一個適應大多數單位情況的會計電算化模式,各單位遵照執行,使各單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在這方面政府應該投入資金像建立像會計制度一樣統一的軟體,建立國家電算會計軟體,將統一的制度和資料口徑統一在軟體之中。 

 5 電算化會計管理制度的建立 
        管理制度是保證單位會計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措施,也是電算化會計工作成功的基礎。實行電算化會計後,會計核算工具與程式、會計資料與資訊的表現形式、會計檔案的保管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制定電算化會計管理制度時,除了要遵守手工會計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則外,還要考慮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特點。電算化會計管理制度一般應包括如下內容是:①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要根據自身單位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企業管理結構、計算機系統操作、維護、開發的特點,劃分電算化會計崗位,明確系統內各類人員的職責與許可權。②電算化會計操作管理制度。通過對系統操作的管理,保證系統正常進行,完成會計核算工作。③計算機硬體、軟體和資料管理制度。該項管理制度內容是做好計算機硬體、軟體和資料的維護,以保證電算化系統的正常進行。④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制度。電算化會計檔案是以磁性介質或光碟儲存會計資料與資訊的,具有磁性化和不可見的特點。應根據這些特點和手工會計條件下《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制定本單位會計檔案管理的立卷、歸檔、保管、調閱和銷燬管理制度,做到科學管理、安全保密、查詢方便、嚴防損失。 
        6 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 
        建立在網路技術之上的電子商務廣義上指利用計算機網路和各類電子工具進行的一切商業貿易活動。電子商務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徵吸引著大多數企業,企業紛紛通過建立自己的網站或網路服務公司,進行電子廣告、電子支付結算、電子銀行、網上諮詢等,以拓展商貿渠道,增加貿易機會。電算化會計就是要充分利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從不同的來源和渠道收集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所產生會計資料、會計資料,按照經濟法規和會計制度的要求予以儲存、加工,並生成會計資訊,向企業內外部各方面傳遞,以幫助資訊使用者改進經營管理、加強財務決策和有效控制經濟活動。在網路時代,為了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電算化會計在實現其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向著網路財務、會計資訊化的總趨勢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電算化會計逐步完善其網路功能,①建立會計系統中心資料庫,增強會計資料的共享性。完善會計資料與網際網路絡的標準介面技術,實現業務資料的交換;②建立與開戶銀行之間網路的寬頻連線,使企業的會計核算系統與銀行的賬戶管理形成影射,推進網上收支結算的安全性、可靠性;③建立電算化會計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之間資料交換標準,發揮電算化會計對經濟業務監督的適時性、有效性。 
        7 小結  
        綜上所述,會計電算化是管理現代化和會計自身改革和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時代發展的必然,21世紀是資訊的社會,網路的迅速發展要求實現會計電算化,以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所以,會計電算化向電算會計發展是一個必然,政府要引導企業消除一切影響會計電算化發展的不利因素,推進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向更深層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