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各題型解題技巧
高考歷史學科試題形式沒有什麼變化,依然是選擇題、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三種題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僅供大家參考!
:選擇題
審清4個要素
無論是一般型別的單個選擇題,還是叢集式***或稱專題式、整合式***選擇題,都要審清四個要素,即:時間、答題主體內容、條件限制、題目考查的核心。
1、審清題目的時間限制。時間限制通常有四種情況,一是有明確的時間限定,如19世紀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隱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國民族資本發展情況***;三是有上限,隱下限,如自孔子興辦私學以來***教育的發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確,如"蒸汽時代"、"法蘭西第二帝國期間"等等。遇到這裡所講的第二三四種情況,首先必須根據歷史知識準確判斷時間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綜試卷中出現的叢集式選擇題,除了總序中對時間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題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這一類選擇題,既要把握總序中的時間限制,又要弄清楚每個小題的時間要求。
2、審清答題主體。答題主體就是指思維物件,也就是命題人要求你所答的內容。審清了這一要求,選擇的方向就確定了。叢集式選擇題,每小題都有不同的答題主體,考查的主體內容可以是歷史事物的原因、內容、特點、性質、結果、影響等等。
例:16世紀英國街頭戲劇中有這樣一段臺詞:"金錢,這是大家的寵兒,一切歡樂的源泉;金錢,這是醫治一切苦悶的良藥;金錢,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寶;金錢,這是婦女所拜倒的偶像。"以下對這段臺詞解釋正確的是:
A、說明這時商品經濟正在取代自然經濟。
B、表達人文主義反對神學禁慾的生活觀。
C、反映了資產階級拜金主義思想。
D、表明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愛金錢。
此題題幹中的答題主體並不明確,需要從"16世紀的英國"的背景做出判斷,16世紀的英國,新航路開闢後資本主義興起,商品經濟正在取代自然經濟,人文主義者肯定人有追求現實生活的權利,資產階級拜金主義氾濫,因此A、B、C符合16世紀英國的現實。應是正確選項。
3、審清條件限制。不僅問答題有條件限制,選擇題同樣有條件限制,這裡指的條件是題設條件,是幫助答題的切入點,題設條件一定要充分利用。
4、審題目的核心要求。主體內容與核心的關係是什麼,假如主體內容是芒果的果肉的話,核心就應該是果核。
例:《天朝田畝制度》具有絕對平均主義的性質,因為它規定:
A、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
B、通過聖庫制度平均分配所有農副產品。
C、鰥寡孤獨廢疾者由國庫供養。
D、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此題考查的主體內容是《天朝田畝制度》,但考查的核心是《天朝田畝制度》的絕對平均主義實質,絕對平均主義的表現不是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而是體現"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就是通過聖庫制度平均分配所有農副產品。而絕對平均分配產品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是它無法實現的關鍵。因此應選B項。
解析題:注意3個特點
閱讀分析材料是文科生進入大學後必備的學習能力,文綜考試以來,材料解析題體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圖表資料越來越普遍,涵蓋內容越來越廣泛豐富,這反映資訊社會的特點與要求;二是材料與填空、選擇、問答各種題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內容可以是跨學科的綜合。
:解答材料解析題
必須注意一個前提、兩個原則、兩個充分、三個步驟。
一個前提是,讀懂、弄通和透徹理解材料,尤其是圖表與資料,必須明確其中主要概念,說明的主要問題,而後弄清楚圖示與資料是怎樣展示概念、說明問題的。
兩個原則,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聯絡課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個歷史人物,課本可能主要敘述他積極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侷限性的一面,聯絡課本是必要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
兩個充分,一是充分獲取有效資訊,二是充分利用有效資訊。所謂有效是指回答問題、解析材料利用的資訊,這是答好材料題的關鍵。有用的資訊沒有被發現,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問題的要求而影響得分。因此充分利用有效資訊去解答問題,同樣是得分的保證。
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讀懂材料,這是前提;第二步是充分提取有效資訊並加工整理,這是關鍵;第三步是利用有效資訊去說明論證、解答問題,這是目的。
近年來,材料發展的趨勢是所給材料越來越簡明,或一圖一表,或一兩段文字,或幾個圖,文字一般都沒有障礙,但資訊豐富而隱蔽,只要認真閱讀思考,掌握解題要領,做好材料解析題並不難。
:問答題
學習5字口訣
綜合性考試問答題目前在試卷中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歷史單一學科的問答,一種是在三個學科的綜合命題中有部分提問要用歷史學科的知識回答。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要按照歷史學科回答問題的規律和方法來回答。答題離不開五個字:述、論、析、比、評。
"述",就是敘述,答題中一般表現為概述、簡述、論述、綜述等。答題時一般按時間順序和因果關係表達就行,所要注意的是:一、圍繞題目要求的有關知識點一定要涉及,不必展開,但要講述明白。不可遺漏。二、簡述、概述、綜述一類需要的概括性較強,時間跨度較大的,要先劃分歷史階段,再按階段回答問題。三、答題時間性強,要條理清楚。
"論",就是論證。一般表現為命題給出一種觀點或一個論題,然後要求用相應的理論和事實加以說明。有的題給出一則材料,現要求提煉有關資訊,再判斷資訊的正確性,然後再加以說明和論證。
論證首先應該判斷觀點和論題的正誤,標準有兩條,一是實踐的標準,二是理論的標準。論證要擺事實,講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實證明觀點和命題的正確或錯誤,然後要做出相應的說明、結論或總結。答題強調列舉史實要充分和全面,說服力強。
"析",就是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回答"為什麼"。主要考查考生對知識內涵和外延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要求考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把歷史現象、時間、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質,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總結歷史作用、影響和歷史地位,從而吸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比",就是比較,就是把兩個以上的事物或人物進行比較,一般的是要求比較各種歷史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很多考生遇到比較題往往不知道比什麼,怎樣比。答題無從下手。掌握下列原則和程式就可以比較完整的進行比較。
***1***比較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背景、歷史條件和人為目的的相同和不同。
***2***比較歷史現象的內容***主要過程***、特點、特徵***表現形式***、性質、實質等方面的相同與不同。
***3***比較事物成敗的原因、歷史作用、地位、影響、經驗和教訓等方面的相同與不同。
但是完成這些方面的比較是要建立在對基礎知識的熟練和深刻掌握的基礎上的。
"評",就是評論、評價、評析等。"評"的物件包括歷史人物、事件、制度、政策等等,範圍相當廣泛。要想評論正確,要做到以下幾點:
***1***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看問題。
***2***評論問題的觀點立場要正確。
***3***評論要以事實做論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