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創業夢

  鼓勵草根創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戰略舉措,但如何發現創業機會卻是草根創業者普遍面臨的現實難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中關村

  徘徊在車庫咖啡裡的草根每天中午,王鴻哲和另外三個夥伴吃完午飯後,喜歡到中關村的星巴克坐一坐。他們不買咖啡,找個角落坐下,便開始討論各自的創業專案。用創業者間常用的術語,這樣的討論叫“拍磚”。9月29日,他們討論的是王鴻哲公司股權分配的問題。這四個年輕人最小18歲,最大30出頭,都來自山東省,在中關村創業大街的車庫咖啡認識並熟絡起來。在車庫咖啡,創業者只需每人每天點一杯咖啡就可以享用一天的免費開放式辦公環境,同時還有機會獲得天使投資的青睞。

  今年7月,王鴻哲帶著自己籌備一年多的創業專案來到北京中關村。“在山東沒有人幫我,而且我手頭的資金也沒有了……畢竟是需要團隊來運作的事情,我需要想辦法找到資金、找到團隊,如果不行的話,我的專案就死了。”王鴻哲說。在山東臨沂,他曾經營一家電腦配件店,發現進貨有諸多不便。瞭解了阿里巴巴的B2B業務後,他想要建立一個整合批發商和給分銷商帶來便利的B2B網路平臺。一開始他投入了六七萬元的積蓄,聘請外包技術團隊設計搭建平臺,後來因沒有資金,專案運作不起來。在車庫咖啡,王鴻哲先後找到了一起租房的室友、給他與其他創業者、投資人牽線搭橋的對接人和專案合夥人。他現在還沒有找到投資人。他坦言,在車庫咖啡是找不到投資人的。

  有很多像王鴻哲一樣的草根創業者在車庫咖啡裡徘徊等待。在工作日的中午,車庫咖啡都會舉行“午間半小時”的活動,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有機會介紹、尋找產品,招聘合夥人或員工,甚至拉投資。有的公司已經融到天使輪開始招聘員工了,而有的創業者卻因為天天上臺演說而被主持人打斷。

  資本寒冬遙今年7月,43歲黃銳波隻身一人從山西運城來到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選擇了車庫咖啡。他年輕時在新疆當過兵,轉業後回到老家做農機器械方面的銷售工作。運城有很多果農種蘋果,蘋果的收購價格又忽高忽低,他便萌發了做整合資源平臺的想法:一方面是蘋果可以賣出好價錢,另一方面,城裡的人可以吃上好蘋果。為了省錢,他白天在咖啡館裡工作,晚上在咖啡館的樓道里睡覺,一天吃兩頓飯,連洗腳都在咖啡館樓下的公共廁所裡。他說:“我不在乎苦不苦,只是希望能儘快在北京把事辦好。”原本計劃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他卻不得不延後。“我來到北京後,人生地不熟,這邊都講究‘圈子’,找資金、找人都面臨著很大的問題。”但是對於融資困難的現狀,他卻依舊抱著樂觀的心態,“要說資本寒冬,確實是有,但是主要集中在房地產或者股市等領域,對於我們農業的創業來說,還是一個好的趨勢。”

  在網上傳播很廣的一篇文章由鯨書所寫:“北京風起時。創業沒有烏托邦,有人在風口飛起,有人被吹得裸奔。”懷著創業夢想的王鴻哲他們剛剛起步,“創業熱”給他們帶來了希望,融資寒冬給他們帶了理性,他們能否活到下一輪,當上CEO,實現自己的夢想?答案不得而知。

  網際網路時代草根人士如何實現創業夢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草根人士選擇借用網際網路平臺,成就一番事業。憑著一股敢於挑戰的勁頭,一些草根人士逐漸成為了網際網路時代的一顆顆璀璨新星,而”草根“也成為了年輕一代的夢想代名詞。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合適的機遇、堅持不懈地精神以及敢於探索的勇敢等。那麼,網際網路時代,一些還尋找在成功路上的草根人士應該如何實現創業夢呢?首先,草根人士一定深入瞭解網際網路的優勢與特色,要有詳細的發展目標,才能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之路。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為草根人士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網際網路主要具備覆蓋範圍廣泛、操作方便快捷等優勢。草根人士利用網際網路絡平時進行創業,主要依據於網際網路門檻較低,對於學歷、專案等沒有過高的要求,從而敢於嘗試,敢於拼搏,沒有過多的壓力。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絡的飛速發展,網際網路絡平臺成為了很多人實現創業的最佳平臺,競爭開始變得日益白熾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下,如何佔穩腳跟,成為了每一個草根人士關注的熱點話題。

  網際網路時代飛速發展背景下,草根人士能做什麼

  隨著IT技術的日益成熟,網際網路體系的不斷完善,電子產商規模的逐步擴大,如今,技術、人才等資源的缺乏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目前,想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實現創業,除了相關網路部門的支援與管理外,草根人士也應瞭解自身優點,對症下藥,揚長避短。對此,可從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加強對電子商務的認識,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的運營能力,深入性瞭解電子商務的概念、功能、技術等相關資訊,為開展電子商務經營打下基礎;

  二是對於其所經營的網站、店鋪要有清晰的思路和詳細規劃,加大對於網路資訊、口碑等方面的建設,為廣大客戶留下好印象;

  三是應在整合資源、瞭解自身特色、保持競爭優勢的前提下,大力開展對電子商務營銷新模式的探索,進一步加強對網路營銷方面的創新,逐步增強其在電子商務平臺上的競爭力。

  可以說,電子商務,為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資、便利、資訊、娛樂等方面的享受,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多的商機。對於廣大青年創業者而言,經營網站、淘寶店鋪都是不錯的選擇。目前,彩尊操作方便、簡單,只需一臺電腦,每天花點時間,即可獲得較可觀的收益,彩尊已然成為當下最受親睞的網賺專案,是很多草根人士信賴的專案,非常值得一試。總而言之,面對電子商務平臺,草根人士們一定要敢於前進,敢於求索,才能最終實現創業夢,走向成功的道路!

  一個草根創業者的網際網路夢

  遠離北上廣,沒有技術大牛,沒有海歸背景,也沒投資者的眷顧。在一個基本上不具備網際網路創業先天條件的中原腹地——鄭州,有著這麼一群網際網路草根創業者,他們熱衷產品,痴迷使用者體驗,希望將兩者完美的結合來實現他們的網際網路夢。

  這個草根創業團隊名為“小哇科技”,主打產品“嗨聊”,是一款基於PC和移動端的社交產品,定位於陌生人交友,產品突出“千萬人之中找到對的TA”,PC端以IM功能為主,移動端主打LBS交友,立足點為“發現附近的精彩”,與陌陌極其相似。

  在QQ、微信及微博等主流社交產品主導使用者網路社交生活的今天,或許在很多人看來嗨聊是一個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而選擇的一個錯誤的產品”。 然而,自從去年8月份推出以來,嗨聊累積註冊使用者已經超過200萬,活躍使用者約為30萬,在鄭州甚至可與陌陌分庭抗禮。驕人的表現,也讓小哇科技在去年年 底獲得了2000萬元的風險投資。

  立定“訴求”

  “我也不知道用什麼詞比‘訴求’更合適。在使用者心情好與壞時,想做一件什麼事或者發表感想,但又不願意或者不想和熟人說時,如果通過某種途經能把這 些“狀態”連線起來,就能夠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那一層窗戶紙,於是我們用了一個詞,叫‘訴求’。”小哇科技總經理邵榮國對騰訊科技表示。

  通過嗨聊能把使用者的這種“訴求”連線起來,讓使用者把想做的事或者想說的話,與“臭味相投”的人暢快聊出來,這是嗨聊的初衷。

  登陸嗨聊PC版或者iOS版,使用者可以在“訴求匹配”欄目上搜索自己的訴求,例如輸入“找個人聊天”、“打球”等,就可搜尋到與使用者需求相匹配的另 一組使用者,也可以搜尋對應的使用者群,加入群聊。由於這種“訴求”是使用者雙方發出,與其它產品的單項需求有著明顯區別,所以嗨聊還有另一個口號“沒有被拒絕 的聊天!”

  當記者質疑到這樣的陌生人需求微信有“漂流瓶”、“搖一搖”同樣可以滿足時,小哇科技總經理邵榮國答道:“對於微信而言,搖一搖和漂流瓶是錦上添花的功能。對嗨聊而言,搖一搖其實就是‘訴求匹配’場景,我們能把搖一搖做更精更細的拓展。”

  轉身產品

  如果只有一個很酷的想法,沒有一個很棒的產品,那麼再好的理念永遠只是天方夜譚。在立定於專注使用者“訴求”後的小哇科技需要這麼一個產品來完成轉身。

  現實是這個團隊身處河南鄭州,這就意味著遠離北上廣的網際網路創業圈,想組建一個擁有一定網際網路經驗的人才團隊困難超出想象,所以小哇科技不得已在北 京的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打親情牌,希望能夠吸引河南本土的人才能夠回來。為了吸引河南的人才回來,除了常規的福利外,他們還在官方網站招聘上打出給住房補貼 ***滿5年給購房首付***,車補***專家、經理配車***等一系列優越條件吸引人才。逐漸吸引了一些河南本土的人才回來,目前團隊有30人。

  在產品設計方面,他們並沒有豐富的經驗。用很笨也很實用的方法,先拿出一點產品思路和使用者溝通,聽取使用者的建議,然後逐漸的向用戶告知他們更多的想法,對於使用者不滿的地方,他們會選擇改良或放棄,在這樣一個反覆過程中把嗨聊打造出來。

  在小哇科技總經理邵榮國看來,打造嗨聊並沒有取代誰或者排擠誰的野心,但必須有一套夾縫求生的技能:

  第一招,嗨聊首先明確的向用戶傳達他們更注重幫助使用者找到他們希望找的人,而不是讓使用者自己一個一個的去嘗試性的跟陌生人打招呼。

  第二招,同時通過移動端把PC和移動兩種使用場景的使用者連線起來。甚至他們也做了一些增值性服務,比如提出了用一天嗨聊最少賺一塊錢的理念,鼓勵用 戶嘗試嗨聊這個新鮮的社交工具,使用者通過使用嗨聊而產生的積分可以在積分商城裡兌換我們提供的各種商品和合作電商的購物券***10積分在商城裡相當於1元 錢***,這樣比單純的廣告硬推廣效果好。

  專注細分“訴求”,打造差異化產品,同時結合熟悉河南的人文習性,讓嗨聊在當地積攢了良好的口碑,小獲成功。

  嗨聊的“創傷”:

  作為一個區域性IM軟體,小哇科技多次為失誤買單。他也很願意把嗨聊所犯過的錯作為一堂公開課,分享給更多的草根創業者。

  一、擴張步伐太快 遠超出現有能力去年年底,為讓嗨聊在細分社交領域取得更大份額,他們投放了大量廣告,效果很明顯。

  “當用戶蜂擁而至的時候,產品開始頻繁暴漏BUG,產品的穩定性也出了問題。”邵榮國遺憾的道出,“本來我們和營銷公司簽訂了一年的合同,後來不得不中止,增加使用者固然重要,但必須有穩定的技術支撐。”

  缺乏有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是造成這一困境的直接原因。“你可能無法想象在河南就是給高薪、給房補和配車也招不來人的囧況吧?”邵榮國無奈說道。後來他們跑到北京去“拉人”,目前嗨聊的iOS開發團隊就是這樣組成的。這也導致他們的移動端比PC端慢了半拍。

  新產品要做減法

  向用戶傳達產品特性付出慘痛代價的同時,使用者的流失也不少。邵榮國回憶說,“我們收到了很多抱怨的反饋,不過令人欣喜的是,很多使用者在鼓勵我們,認可產品傳達的理念。”以此為動力,小哇科技在今年上半“閉門造車”——完善產品。

  “我們痛定思痛,重新設計技術架構並擴充了研發隊伍,將所有的程式碼幾乎重寫了一遍。對產品的功能做了減法,更加明確產品的特性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功能,在改掉了原版本在功能上設計的很龐大,同時解決了我們在技術上的儲備明顯不夠的問題。”

  此後,新上架的iOS版嗨聊在當週就獲得了APP Store 新品推薦第一名。

  不要改變使用者固有習慣

  小哇科技希望使用者通過嗨聊快速找到和自己心境相同的陌生人並能順利展開聊天,而不是選擇沉默或者封閉在自己的熟人圈子裡。因此,他們嘗試通過改變產品功能來引導使用者固有習慣的改變。

  “通過一年的嘗試,我們發現要改變使用者使用QQ的習慣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邵榮國坦言。他還認識到,新的產品產生不是要牴觸原有產品,對於使用者固有習慣應給予“寬容”,發現使用者真正的“訴求”並能夠滿足,這才是產品的核心理念。

  突破地域發展瓶頸 學會“站在巨人肩上”

  作為河南本土化網際網路公司,小哇科技認識到自己在河南的營銷資源相對較多,當地使用者活躍度會高些,所以讓媒體和其它地區使用者產生一種嗨聊深耕河南的錯覺。其實社交是無界的,小哇科技希望嗨聊的將來是一個面向全國性社交產品,並非區域性的。

  突破地域發展瓶頸,邵榮國意識到,“網際網路行業擁有完整的生態鏈,這個產業生態鏈對創業型公司的影響。河南在這個生態鏈裡處於區域的邊緣,在這個過 程中面臨著人才、合作伙伴、等諸多不利的因素。因此下一步我們會汲取教訓,更多的讓嗨聊融入到這個生態鏈中,來獲得更多的資源。”這裡他說所的“更多資 源”是指像騰訊開放平臺這類的成熟網際網路生態體系。

  在這個月底,全新PC版與移動版嗨聊將面向全國使用者,會將是新一場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