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複習方法

  在課改的浪潮衝擊下,中考政治考試中對部分試題實行開卷考試。這一考試模式的改革必然與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發生衝突。但是,它的實施對於促進思想政治課堂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活躍課堂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進行開卷考試,這是教育體現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要求,強化對考生素質能力的考核,培養考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對廣大政治教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為適應開卷考試的“指揮棒”,培養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人才,思想政治課教學就應突破傳統知識教育的束縛,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新構築全新的教學理念。作為政治老師,必須對開卷考試後產生的新情況作出判斷和分析,以便得出對應辦法。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端正思想,明確目標

  中考政治實行開卷考試,可以翻書,查閱資料找答案,很多人認為,政治老師沒什麼可講,只要出道題,讓學生抄抄答案,中考就能取得好成績。練習和作業就不需要了,連課堂教學也不必抓得那麼緊了。開卷考試就真的不需要老師講課了嗎?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的確,開卷考試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少了,相反提高了考查學生能力的要求。例如2005年政治考試中的一道開卷題:

  材料一《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切實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和心理素質教育,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網路,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生動具體地融入青少年成長的各個環節,營造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思想文化環境。

  材料二2004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開展為時3年的“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現代公民教育,這是當代我省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教育要從中小學抓起,從未成年人抓起。

  ***1***我市某中學響應省委號召,緊緊抓住思想道德建設這個主題,積極開展爭當現代小公民活動。請你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角度談談學校開展這項活動的意義。***2***一個“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現代小公民的成長,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和青少年自身四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請選擇其中一個方面,結合生活實際,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議。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政治中考開卷考試並不意味著老師不用講,學生不用學,相反,對教與學雙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著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分析、解決時政熱點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理解書本所講的觀點,原理,並要靈活運用。

  二、講究學習方法

  開卷考試最大的變化就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東西少了,學生就要適應這種考試模式,調整學習方法。首先該記的內容還是要記,沒有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一定程度的記憶,沒有知識的積累,運用時就難以得心應手。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紮實的知識基礎是所必需的。由於新中考強調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因此,滿足於課本知識的講解顯然是不夠的,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作大膽調整,不拘泥於對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因此,教師在複習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變“灌”為“導”。即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複習課上得生動與否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的熱情、複習的效果。因此,採取多種形式上活複習課是非常必需的。例如,進行小組競賽、讓學生來上覆習課等,都是一些有效的形式。

  第二,指導學生把知識歸類、比較,從而理清知識脈絡,更好把握教材。例如,在複習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內容時,引導學生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特徵、矛盾、國情、時間等聯絡在一起,學生就會有一個系統的認識了。

  第三,抓住熱點,釋疑難點,理論聯絡實際。即引導學生關心時政熱點,關心天下大事,把課堂內容與時政熱點相結合,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積累感性材料,拓展知識面,開闊眼界,從而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能力。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採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書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雜誌等;二是每天讓學生收看《新聞》和《焦點訪談》,並作好摘記;三是開展社會調查,撰寫政治小論文,進行班內評比。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第四、突破傳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經指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裡擴大知識和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幹一點他們高興乾的事情。”陶行知先生關於“五大解放”的思想對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改革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廣大政治課教師仍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己任,把政治課學習應有的廣闊空間侷限在課堂之內。因而教師要敢於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政治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最後,在教學中還必須重視學習實用性,對學生進行定量的訓練是必要的。檢查的內容要注重靈活性和創造性,而且要講求質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在實踐中我就是這樣指導學生複習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綜合能力得到了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