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政治學習方法指導

  很多人覺得政治這門課很難,學習政治是一件很枯燥很煩心的事,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即使政治不難學,但你已經產生了一種本能的抗拒了。怎樣才能學好政治呢?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一、

  政治課本與時事政治相結合

  考生如果完全按照書本上的原話作答,已不能得高分。這要求考生在複習備考時,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又要懂得結合實際生活,用探究的眼光去組織答題,對考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面是否廣泛是一個挑戰。如去年考查的網路購物,以及結合奧運會志願者談建設和諧社會,這些問題都是熱點問題,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

  政治學科很早就提出“題目在書外,觀點在書內”思想,也就是說,政治題目的背景材料是隨處可取的,千變萬化,你想指望背一背就能應付,不大可能,但,既然觀點在書內,也就是說,千變萬化的材料要考的依然是書上的知識點,也就是說萬變不離其宗,因此,我們只要平時認真聽課,把課本上的知識熟練把握、理解透徹,經過一定的訓練,便能做到。

  高中政治也與初中很不一樣。背的成分少了,靈活運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題都是要求運用課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時事。首先,當然還是課本。必須把課本上的每一條原理都記清楚,原理後面的闡述和舉例也很重要。各個不同的例子是對應哪個原理的要分清楚,這在選擇題中很可能會用得上。經濟學比較簡單,只要把原理背熟,把分析題的基本思路記清楚就行。哲學需要多想。學哲學永遠沒有止境,往往越想就會有越多的體會,理解也會越透徹。當然對於我們來說,最主要的還是要把原理分清,哪些是世界觀,哪些是方法論,尤其不要混淆。可以看一些參考書,看看書上是怎樣分析的,要從哪個角度下手,怎樣表述。學哲學尤其要注意和時事結合起來。平時看到一則新聞就可以想想,它可以體現怎樣的哲學觀點或者是可以用什麼觀點去分析,經常這樣問自己,做題時下手就會快得多,角度也比較準確。政治學要特別注意不同術語間的區別,記的時候尤其要強調準確,因為有可能差一個字這個說法就完全不同了。?

  其次,是時事。因為政治是時效性很強的科目,它的考試範圍肯定會聯絡到當前一些時政要聞、社會熱點。掌握時事有許多渠道,可以聽新聞,看報紙或者聽老師的講解。高三總複習階段對政治來說是很關鍵的,即使你以前有什麼掌握得不夠好的知識也可在這段時間補上。這時尤其要注意關注時事。可以買一本講解時事的書,把原理先列在一個本子上,再把可以用該原理分析的時事內容,寫在原理下面,複習的時候再看一下,效果很好。到高考前則主要是看一些各地的模擬試卷,看它們對當前的熱點有哪些提問方式,該如何分析,如何表述。最後階段做的政治問答題要及時地整理起來,按照時事內容歸好類,同一個問題有幾種思考角度,這樣就可以一目瞭然了。要把政治學活,懂得活學活用。

  課本與時事的結合。因為高考畢竟還是運用課本知識來分析時事熱點,所以掌握課本知識是基礎。我覺得掌握課本知識可以通過細化和概括這兩步來進行。先得把課本知識學細了,把一個大的知識點分成非常小的知識點。比方說今年高考的三農問題吧,三農問題是一個大的問題,它可以分成農民、農村、農業三個問題。比方說農民增收的問題,就涉及農民的收入現狀、農民增收的途徑、存在的一些問題等各種各樣的小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小問題一個一個地落實好。

  在此基礎上還得學會概括,就是要把課本知識概括起來,形成一個網路、一個系統。比方說政治常識就可以分成三塊來學——關於國家的知識點、政黨的知識點、國際關係與外交方面的知識點。這樣就非常清楚自己學了哪些東西,書本上有哪些知識。考試的時候,你就可以馬上把相關知識點找出來,其他的就撇開不管了,這樣可以提高答題的效率。最重要的是,考試的時候要把社會熱點和課本知識聯絡起來。比方說今年考的這道三農問題放在你面前,那麼首先你就把“三農”這方面的知識點搬出來。它考的是農民增收,那你就想想看,課本上涉及農民增收的有哪些知識點,把它們答上去之後,再看看能不能聯絡到一些熱點的東西,比方說和諧社會、以人為本,這些東西寫上去都是亮點,肯定得分,而且老師會對你的印象特別好,覺得你不是死讀書。

  二、

  利用好課堂時間

  政治課學習過程中,同樣的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生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習學生感到輕鬆,效果很好,有的學習學生感到很困難,效果還不好。究其原因,除了學生的基礎有差別以外,學習方法的差異是重要的原因。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指導和利用好課堂時間。

  政治上課很重要。課堂上認真聽講40分鐘,比課外努力兩個小時的效果還好。逼自己把老師講的東西當成故事來聽,會有趣、輕鬆很多。課後沒事幹時偶爾翻翻課本,抽點時間理清一下知識的邏輯關係,對記憶有很大幫助。如果有時間,還可以找點課外書來看。不一定要和政治有關,隨便什麼有關社會、科學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說、野史亦可。多看點書,答題時雖然用不到這些東西,但會帶來很多靈感。

  多做題。對選擇題搞題海戰術,形成條件反射,考前重點看自己曾經做錯過的題目。對於解答題,要多看,從標準答案中學習一些答題技巧。注意選擇一些解答詳細,最好有分析思路的參考書。參考書貴精不貴多。

  偶爾看看報紙、新聞,或從其它方面瞭解一些社會上最近發生的事情,有助於開放性題的解答。答開卷部分時,能寫多少寫多少。因為少寫扣分,多寫不扣。閱讀材料時注意看清楚題目,不僅要理解文章,把握好答題的大概方向,還需弄清楚材料的每個細節,根據一些關鍵字答題。同時注意組織好語言,不僅要讓改卷老師看得懂,還要讓老師看得舒服。

  學好政治三個關鍵:

  第一,看書要透---不懂的地方一定不要放過,有時候多讀幾遍可能就明白了,還是不懂,只有問老師;

  第二,背的要牢---概念、基本原理必須背下來,當然在理解的基礎上,沒有磚頭就沒辦法砌起來大房子;

  第三,做題要精---不一定多做,但凡做過的一定要搞清楚所以然,比如做選擇題,4個選項必須要明確選的理由和不選的理由,千萬不要只注意一個,那是蒙的。

  時間長了之後,肯定會形成一定邏輯,這個時候找老師評價答題的邏輯,糾正偏差,按照高考的要求來。

  高考閱卷,首先是踩點給分,考試時間那麼緊張,如果平時沒有訓練,要麼洋洋灑灑不著邊際,要麼斗大的字寫不了幾個,想得高分就難了;但也不要指望自己在短時間內就完全使答案符合標準答案的要求,此時,只要時間夠用,多寫點也可以,只是要注意邏輯不要亂、不要畫蛇添足。

  三、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政治上課很重要。課堂上認真聽講40分鐘,比課外努力兩個小時的效果還好。逼自己把老師講的東西當成故事來聽,會有趣、輕鬆很多。課後沒事幹時偶爾翻翻課本,抽點時間理清一下知識的邏輯關係,對記憶有很大幫助。如果有時間,還可以找點課外書來看。不一定要和政治有關,隨便什麼有關社會、科學的都行,甚至某些小說、野史亦可。多看點書,答題時雖然用不到這些東西,但會帶來很多靈感。對於高中政治課的學習而言,始終存在著學習習慣的再培養再塑造的問題。

  有一位心理家說過:“習慣是一個人的道德資本。一個好的習慣是一個人享受不盡的利息;一個壞的習慣是一個人一生償還不完的債務。”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學習高中政治課需要“利息”,而不要“債務”。

  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是一個“慢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平時每一步走踏實了,工夫就到家了。

  具體地講,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特點,因而應當有不同的學習習慣和不同的學習方法。

  一、聽課習慣:聽、讀、想、記、講。

  聽,就是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分析,聽同學的發言、爭論、辯論、質疑等。

  讀,包括粗讀和精讀,粗讀是快速把握課文結構、分析思路,找出理論論據和事實論據。精讀是細讀重點段落,把握其中的標點符號、關聯詞、關鍵詞等,劃層次,找中心;把握原理的論述方式、論證方法,是歸納還是演繹,是怎麼分析的,又怎麼綜合的。

  想,即思考。在聽、讀的過程中,認真思考,並有意識地聯想。

  記,即用好“必記本”和“錯題本”。記老師、同學講的,並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記受他人啟發而產生的思想火花,記自己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

  講,就是積極發言、質疑。

  如果平時每一節課都這麼做了,課堂的思維含量就很大了,政治學科的能力和素質就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提高。這比課堂利用不充分,課外去大量做題的效果要好的多。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有心、有情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就能把政治課學好,考好。

  二、理論聯絡實際的習慣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有“用”的意識和習慣,看到身邊的經濟現象、政治現象、社會現象、人際人事關係,要有意識地自覺地用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的思想和方法去觀察和思考。久而久之,你就會養成習慣,有了這個習慣,你高考受益,你終身都將受益無窮。

  三、科學的訓練習慣

  有些同學平時做作業和測驗抱無所謂的態度,漫不經心,思考不深,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很不好,但他個人都覺得無所謂,因為那不是自己的真實水平。但,到了大的考試,如期中期末考試乃至高考時,他很當回事,全身心投入,思考過多過細,往往把問題想複雜了,自然做錯的多,或者反覆思考後把第一遍做對的又改錯了,分數不高。究其原因,還是平時沒有養成嚴謹、認真的習慣和考試態度、考試風格。

  應當把平時當考時,把考時當平時,熟題生做,生題熟做,訓練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是說,平時練習和測驗,要把它當作大考,認真嚴肅,心情適度緊張;大考或高考時,把它當作平時的測驗或期中期末考試,心情不要太緊張,調整到適度緊張的程度,遇到難題把它當做熟題來看待,別怕,遇到熟題,別掉以輕心,粗心大意。心理學家說,考試時心情適度緊張,大腦細胞處於最佳活動狀態,最有利於我們發揮最高水平。

  考場上的大家風範不是一日之功能培養起來的,需要平時用心訓練才能積累、形成。

  四、歸納總結,構建知識樹的習慣

  平時注意歸納整理知識網路,組織知識專題,總結思維方法和解題技巧,發現思維規律和解題規律。更重要的是將教材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並恰當的呈現出來,這恰恰是高考命題人特別看重的。

  五、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

  在老師的大計劃下有自己的小計劃小安排,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強,能根據每個階段學習情況進行調整,做到每個階段的學習很充實,學習成績整體推進。

  六、積累課外知識的習慣

  “題在書外,理在書中”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根深才能葉茂”,這些話都說明了掌握豐富的時政知識和課外知識的重要性。

  七、持之以恆地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經常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和高昂的學習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