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學習方法

高一政治科目要想學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課前預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聽課的基礎。新授課之前要預習教材,因為授新課是傳授教材的新內容、新知識。通過預習可以提前發現自己在新課學習中的難點,以及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與新課有關的問題,從而增強聽課的主動性和理解力。新課預習要努力做到“四出來”,即:簡單觀點背出來、主要觀點標出來、重要論點劃出來、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在預習過程中要邊讀、邊思、邊劃、邊記,即一邊閱讀,一邊劃出重難點,以便在上課時提高聽課的針對性。

二、認真聽課

聽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是獲得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在聽課時,要努力做到:第一,集中精力專心聽。這是保證聽課質量的主要條件。因為只有集中精力專心聽課,才能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抓住重點、解決難點,才能從老師講課中受到啟發,發現問題,提高聽課質量,才能做好筆記,為課後作業和複習打下基礎。第二,眼耳腦手並用,看聽思記結合。眼睛看教材,看板書,看老師的手勢表情;耳朵聽內容;腦要協調眼、耳、手的活動,思維要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同時手要認真做筆記,在書上劃出重點、記符號等。

三、記好課堂筆記

人們常說:“好腦子不如勤筆頭”。記好聽課筆記可以幫助思考,加強記憶,有利於課後複習,鞏固和提高學習效果。那麼,筆記應該怎樣記呢?我覺得,可以採用這樣兩種方式。第一,書上批記,即將主要論點、論據、重點、難點及理論知識的層次等在書上逐一做下各種符號,必要時還做一些文字記述。第二,筆記本記錄***聽課摘記***。但無論怎麼記,切忌依葫蘆畫瓢,照搬照抄老師的板書,老師寫在黑板上的不一定都記,老師沒有寫的也不一定都不記。要聽記結合,不要貪多求全,要記下關鍵性內容,特別是教材上沒有的知識,凡是課本上敘述詳細的地方,可以不記內容而記頁碼和行數,同時記筆記時要精簡內容、分門別類、使用統一符號做標記。

四、及時鞏固複習

及時鞏固複習是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對於複習,建議同學們採用日常複習和階段複習兩種方法。其中日常複習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複習形式和方法。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遺忘是先快後慢的。知識熟記以後,一小時忘56%,兩天忘16%,六天忘3%,這就說明當天學過的內容一定要進行及時複習。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及時鞏固增強記憶的效果。否則,日積月累,不會的東西越來越多,出現基礎差,以後很難再補的現象。所以當天講過的內容一定要及時鞏固,搞好日常複習。其次是階段性複習,階段性複習可以按照筆記把知識編製成簡明扼要具體直觀的圖表,實現知識的系統性。總之通過日常複習和階段複習能有效實現區域性到整體,整體到區域性知識的相互轉化,達到記憶持久,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規範練習與作業

練習與作業是學習過程的繼續和深化,關於練習與作業要做到獨立規範完成,要謹記:整潔、認真、清晰、條理。

總之,學習如長跑,不要因為自己一時跑在後面而喪失了信心。我相信,如果你掌握了跑步的技能,又有足夠的耐力,持之以恆,你就一定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

指導

一、端正思想,明確目標

高一政治實行開卷考試,可以翻書,查閱資料找答案,很多人認為,政治老師沒什麼可講,只要出道題,讓學生抄抄答案,高一就能取得好成績。練習和作業就不需要了,連課堂教學也不必抓得那麼緊了。開卷考試就真的不需要老師講課了嗎?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的確,開卷考試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少了,相反提高了考查學生能力的要求。例如2005年政治考試中的一道開卷題:

材料一《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切實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和心理素質教育,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各負其責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網路,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生動具體地融入青少年成長的各個環節,營造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思想文化環境。

材料二2004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開展為時3年的“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現代公民教育,這是當代我省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教育要從中小學抓起,從未成年人抓起。

***1***我市某中學響應省委號召,緊緊抓住思想道德建設這個主題,積極開展爭當現代小公民活動。請你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角度談談學校開展這項活動的意義。***2***一個“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現代小公民的成長,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和青少年自身四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請選擇其中一個方面,結合生活實際,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議。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政治高一開卷考試並不意味著老師不用講,學生不用學,相反,對教與學雙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著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分析、解決時政熱點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理解書本所講的觀點,原理,並要靈活運用。

二、講究學習方法

開卷考試最大的變化就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東西少了,學生就要適應這種考試模式,調整學習方法。首先該記的內容還是要記,沒有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一定程度的記憶,沒有知識的積累,運用時就難以得心應手。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紮實的知識基礎是所必需的。由於新高一強調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因此,滿足於課本知識的講解顯然是不夠的,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作大膽調整,不拘泥於對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因此,教師在複習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變“灌”為“導”。即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複習課上得生動與否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的熱情、複習的效果。因此,採取多種形式上活複習課是非常必需的。例如,進行小組競賽、讓學生來上覆習課等,都是一些有效的形式。

第二,指導學生把知識歸類、比較,從而理清知識脈絡,更好把握教材。例如,在複習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內容時,引導學生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特徵、矛盾、國情、時間等聯絡在一起,學生就會有一個系統的認識了。

第三,抓住熱點,釋疑難點,理論聯絡實際。即引導學生關心時政熱點,關心天下大事,把課堂內容與時政熱點相結合,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積累感性材料,拓展知識面,開闊眼界,從而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能力。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採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書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雜誌等;二是每天讓學生收看《新聞》和《焦點訪談》,並作好摘記;三是開展社會調查,撰寫政治小論文,進行班內評比。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第四、突破傳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經指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裡擴大知識和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幹一點他們高興乾的事情。”陶行知先生關於“五大解放”的思想對當前中學政治課教學改革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廣大政治課教師仍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己任,把政治課學習應有的廣闊空間侷限在課堂之內。因而教師要敢於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政治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最後,在教學中還必須重視學習實用性,對學生進行定量的訓練是必要的。檢查的內容要注重靈活性和創造性,而且要講求質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高一政治基本學習方法

1、掌握高中政治的基本學習方法

***1***預習

就形式而言,預習可以分為課前預習和階段性預習、粗預習和精預習等。做好預習需要同學們注意以下幾點:A.列預習提要、B.做好筆記、C.發現問題、D.持之以恆。

***2***專心上課,積極思考

即專心看***書、黑板、螢幕***、聽***老師講解和同學們發言***、積極參與***積極動腦,和老師形成零距離互動***,還要考慮你預習時所確定的聽課重點。看、聽、參與等形式都必須動腦,這是衡量專心與否的重要標誌,如果這點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識。

***3***課後及時複習

之所以要及時複習,是學習的反覆性特徵的要求;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先快後慢規律也要求及時複習,及時複習還可以使知識的漏洞得到及時彌補,使對知識的理解得到昇華,實現對知識的再認識,再提高,使思維的深刻性得以發展。

2、熟練掌握所學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

有些同學說,老師上課講到的概念和原理雖然聽懂了,筆記也記了,但就是很難記住。概念和原理是對同類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概括和總結,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記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只靠死記硬背,不僅記起來困難,而且只能形成短時記憶,不能形成長久記憶。學習知識——懂是基礎,記是手段,用是目的。

在真正弄懂的基礎上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須做到:A.運用記憶技巧、B.做到及時複習和定時複習、C.多思多用,熟能生巧、D.正確區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E.弄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

3、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政治課的興趣。

要充分認識政治學科特有的價值。政治學科一個很重要的價值體現在,它是人們認識世界、認識生活的思維方法,是思維的工具,這是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

要克服學習中實用主義的傾向,現實狀況是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有的同學不自覺地將學科分為三六九等,凡高考中必須要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會下大力氣去抓,哪怕不喜歡也要強迫自己去學,反之對高考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較低的學科,不管有用沒用,就不願意付出精力去學習,而越學不進去就越感到枯燥無味,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要消除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政治課的誤解。這種誤解主要是由於對政治課的不瞭解造成的,就高中的政治課而言,他本身包括經濟常識、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三大板塊,一些人不瞭解政治課的學科體系和價值,本能地把政治課和行政工作或時事政治劃等號,和思想政治工作劃等號,認為政治課就是說教,只是憑自己的感覺想當然地評價政治課,把政治課教學看成是傳統灌輸,影響了同學們學習政治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