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高考備考策略

  高三的同學們在高考前需要做好備考的準備,在高考數學中打一場有準備的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要正視幾個現實問題

  1.學生數學學科很脆弱,只要題目稍微加大一些難度,直接導致很多學生不適應。原因就是在平時的學習中,對題型總結不全,訓練不合理,特別是對各種試卷適應能力沒有到一定的程度。

  2.半數學生時間不夠用。

  3.90%以上的考生,對第20題2、3問束手無策。

  4.四分之三的學生解析幾何、函式與導數題計算不到底,也就是不能計算出最終結果,整體計算能力欠缺。

  5.對於選擇題,填空題把握性不強。有的學生由於性格的原因,例如粗心大意直接導致一些題目會而不對,還有更多的學生,對那些稍微難一點的填空、選擇題駕馭力不足,在這類的題上花費很多時間,直接導致整個考試時間不夠用,甚至心態會產生變化。

  二、數學高考備考策略

  眾所周知要想答好數學卷“熟能生巧”最重要,就是對常見、常考的題型應對自如,儘管在高考卷中有一些創新題,但是隻要你對大部分題目應對自如,並且給創新題預留足夠時間的話,那麼你就有可能處於主動的位置。相反你對一些常見的題型解法不熟練,答題速度慢,加上計算能力弱,那麼可能導致一些常見的題做不到底,甚至時間不夠用,那麼對一些創新題把握性自然就不強,這樣的話數學成績也不會高。那麼針對這些情況,給出如下建議:

  考生根據試題題型特點以及相關難度和自己對不同題型掌握的實際情況將題型分類。北京卷數學學科的題型特點:選擇題8道***其中最後兩道難度稍大***,填空題6道***其中有一道難度稍大的題***,解答題六道分別是第15、16、17、18、19、20.***一般第18題是函式與導數,第19題是解析幾何,第20題是綜合題,這三道題難度稍大或者大***。針對以上情況,考生可以將數學試卷中的試題分為:

  必對型:這些題就是難度係數不大的那些題目,例如說選題前4道題,綜合題第15、16、17道。對於這些題一定不能放過,並且必須正確拿全分。現實中,即便是成績優秀的考生,由於自己疏忽大意,出現一些簡單的錯誤,這由兩個方面造成的,一是平時覺得這些題難度不大,考試中也是這樣認為,“想當然”的態度導致直接失分,二是搶時間,很多考生覺得應該為後面的壓軸題多留一些時間,由於注重速度,導致審題不嚴等現象造成的失分。也就是常說的“會而不對的現象”。那麼在平時的訓練中,不能疏忽對這些題的訓練,或者應該適當帶著做,千萬不能“想當然”覺得沒有問題了,因為你的目標就是為了這些題拿滿分,要想實現這些,謹慎的態度是必要的。同時一些成績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同學,要想短期內提升成績,這些所謂的“必對題”對你來說是好機會,由於相對簡單,備考起來難度不大,你有很大可能做到“人有我有”。

  拉分型:很多同學數學基礎很好,但是疏於訓練,導致對一些拉分題把握度變小,例如說北京卷中常見的拉分題是解答題中的第18、19道。我要求班上學生每天都要適當的做這兩道題,因為一方面提升解題速度,另一方面鍛鍊計算能力。現實中一些考生在平時的訓練中確實能把這些題做對,但是在考試中未必,一旦遇到計算量稍微大的題目,就懶得往下算,或者說即便花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把這樣的題目做到底。一旦計算不到底,這樣的題目很難拿滿分,如果再加上解題過程不完善,這樣一來你在拉分題上優勢不明顯,那麼數學怎麼能拿高分?因此說在考前,特別對於第18道、19道題,考生應該每天都適當訓練,主要就是為了“熟能生巧”,當你把必對題的分數拿到,拉分題的分數也拿到,還有足夠的時間,那麼對於少部分的難題,你能不佔主動地位?

  難題:最近幾年,北京卷數學整體難度不大,屬於難題範疇的不多,可能是選擇題或者填空題中有一道,一般再加上解答題第20題,特別是對於第20題來說,你要想更好的完成它,一是有足夠的時間,給第20題留20分鐘或者更多的時間,同時前面的題目準確率有足夠的保證,如果說你前面必對題由於自己疏忽錯了兩道,那麼全力衝第20題還不如先把前面兩道題解決,當然我們不能放棄最後一道,但是要想解好最後一道題,最起碼給它提供足夠的時間保證,還有前面題目高正確率給自己的信心保證。實際上,對於北京卷最後一道題,並非是你想象那麼難,按照題型設定的特點,你可以按照內在的邏輯分佈解決。當然這樣的題目有創新部分,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資訊提取、思路構建、聯絡知識與運用知識的能力,那麼在平時的訓練中,可以適當的找一些相關的題型來適應。同時在考前兩週多時間內,還是那句話,要想把最後難題做好,必須提供兩大保證,就是時間保證和信心保證,也就是前面題目的正確率和你的解題速度。

  考生面對一堆試卷,有的做過了,有的還沒有做過,那麼在考前可以把以前做過的試卷進行分類,例如說你把試卷中選擇題最後一題歸納到一起,填空題中一些有難度的題目歸納到一起,回顧解題思路,總結一下這樣的題型一般需要什麼方法來做。還有把最後一題單獨找出來,看看這類題目的設定的特點,以及相關的解題方法。如果面對沒有完成的試卷,也不能盲目的去做,一定要確定好做卷的目的,例如說訓練時間、訓練正確率、訓練自己的計算能力、訓練自己對難題的把握能力等等。

  考生追求的並非是所謂的難題解題技巧,而是對試卷的適應性,或者直接說是得分能力。是你對必對題、拉分題、難題的駕馭能力。考前訓練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清醒、明確目標。有的考生問,是不是一直到6月6號都應該做題或者做套卷,其實對於考生來說,不是做了多少,而是應該追求做了多少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