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片段閱讀尋找中心句技巧

  片段閱讀是公務員行測考試一類重要題型,而要順利解答片段閱讀題就要首先找到中心句,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公務員,歡迎大家學習。

  片段閱讀尋找中心句技巧

  中心句型別1——對策句

  行測試卷上的任何一個文段的構成都是命題者深思熟慮、精心安排的。然而文章並非只是為了寫而寫,而是為了表達一定的觀點。這也就決定了很多時候文段中的對策句就是文段的中心。

  【例題1】每個年輕人都要經歷社會化過程。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種簡約之美,但在參差多型的社會裡,僅有這一招是遠遠不夠的。靈動如蛇固然是聰明而富有效率的,但如果沒有內心的方圓和規矩,純粹的機會主義者行而不遠。因而,社會這位無處不在的嚴師總是教化人們,要在堅持原則和事急從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無傷大雅和誓不低頭之間找準分寸感。

  最能體現這段話主旨的是*** ***。

  A. 歧路紛紛,直道而行

  B. 處世之道的選擇

  C. 過於鋒芒畢露不利於年輕人的成長

  D. 參差多型方為世界之美

  【解析】總結詞“因而”後面是文段的重點,提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一個對策:在“正道直行”和“靈動如蛇”中把握平衡。故正確答案為B。A和D都只講了處世之道的一方面,不夠全面,故排除;C屬於無中生有,文段沒有提到。

  中心句型別2——首尾句

  很多文章是以總分或者分總等行文思路去謀篇佈局的,這也就意味著在時間極其緊迫的情況下,考生可以看首尾句去識別中心句。

  【例題2】“世界汽車之都”底特律的日趨沒落讓人們看到,一座城市的產業結構如果過於單一,抗擊外部風險的能力就會很差。對於產業結構單一的城市來說,一旦支柱產業或支柱企業出現衰退,整個城市的經濟就容易陷入困境,從而影響城市的持續發展。例如一些資源型城市,依靠自然資源的開採和相關產業得到發展,但隨著資源的枯竭,就會陷入衰退。

  最能概括這段文字的是*** ***。

  A. 底特律的產業結構過於單一

  B. 底特律屬於資源型城市

  C. 底特律沒落的警示意義

  D. 底特律的沒落不是個案

  【解析】正確答案是 C。文段結尾是例子,明顯不能是分總結構,所以很直觀文算是總—分結構,首句即為主旨句。該句指出底特律的日趨沒落帶來的警示:產業結構過於單一,抗擊外部風險的能力就會很差。後面一個分句具體解釋了產業結構單一的具體表現。故正確答案為C。A只概括了一點,不全面;B無中生有,文段沒有提到底特律屬於什麼型別的城市;D擴大了主體的概念,文段只提到底特律的沒落,並沒有就其他城市進行描述。

  行測片段閱讀考試例題

  1.大眾傳媒主要是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平臺來開展。人際傳播是指舉辦論壇、公眾開放日等活動,實現人和人之間的傳播。新媒體集合了大眾傳媒和人際傳播兩者的優點,兼具廣泛性和精準性,既可以同時面對數百萬甚至是數千萬的受眾,也可以實現傳播者和受眾一對一的交流。受眾既是傳播的目標物件,也是傳播的主體,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二次乃至多次再傳播。

  根據上述文字,對“新媒體”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新媒體是建立在大眾傳媒傳播和人際傳播的基礎之上的

  B.新媒體的受眾已從傳播的目標物件轉變為傳播的主體

  C.新媒體有助於我們實現二次乃至多次再次傳播

  D.新媒體的雙向互動性體現了它與傳統媒體的區別和優勢

  2.有位投資者重點考察了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頭擦皮鞋,擦皮鞋大嬸先把他的一隻鞋的鞋帶解開,擦完等他付了錢才繫上。這個細節讓他不得不懷疑這個城市市民的道德水準—— 一定是有人擦完鞋沒付錢跑掉過。在B城,他搭了5次計程車,下車前,5位司機都提示:先生,請帶好您的隨身物品。最終,他把企業辦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崗就業,B城的稅務部門每年也因此獲得了上億元的稅收—— 這就是一位擦鞋大神和幾位計程車司機的影響力。 /這段文字旨在說明*** ***

  A.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影響力

  B.投資者選址時會更看重居民的道德水準

  C.人的影響力是穩定的,細心的人才能發現

  D.某人不經意的行為會影響他人的重大決定

  3.最能概括下文的是*** ***。

  細菌雖然小得肉眼看不見,但它們在分解枯枝敗葉的過程中確實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它們能將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養分而長成的樹幹與枝葉,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若沒有細菌的存在,那麼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供植物利用40年,因為碳素將被鎖定在植物體內而不能參與到物質迴圈中去。由於細菌的這種作用,維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個地球的盎然綠意。

  A.細菌能分解樹幹和樹枝

  B.沒有細菌就沒有森林

  C.細菌在分解枯枝敗葉的過程中起了關鍵性作用

  D.細菌小得肉眼看不見

  4.“農餐對接”模式使餐飲企業與農業生產緊密聯絡起來,餐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管理體

  系自然延伸到田間地頭,直接參與農產品生產過程的安全監控和標準管理,從而在整條供應鏈上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全程冷鏈管理和直達配送,避免了原材料在運輸或在儲存過程中二次汙染,實現了農產品物流配送綠色化。另外,通過實施農產品產地標識制度,對產品生產都實行身份編碼識別管理,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能準確及時追查農產品產地來源和生產者,使農產品全流程安全控制成為可能。

  對上段文章內容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

  A.“農餐對接”模式的特色和優點

  B.“農餐對接”可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C.“農餐對接”模式有效保證餐飲食品安全

  D.“農餐對接”模式可以實現對農產品的質量溯源

  5.古希臘哲學家曾經說過,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是言論自由。誰能自由如風,誰就能風行天下;自由地做喜歡的事,喜歡的事才有價值。關在籠子裡的鳥,最大的夢想是吃喝;帶著枷鎖的人,最高的期待是掙脫。思想自由是最高的人格獨立,國家夢和個人夢有一個共同前提:自由的社會自由的人。

  文段意在說明的是:

  A.自由是夢想之基

  B.不自由,毋寧死

  C.自由為人格之本

  D.做自由的社會人

  行測片段閱讀考試例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由提問可知為細節判斷題。

  “新媒體集合了大眾傳媒和人際傳播兩者的優點”可知A理解正確;“受眾既是傳播的目標物件,也是傳播的主體,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二次乃至多次再傳播”體現了新媒體的優勢,這也是新媒體與原先傳播方式的區別,可知C、D理解正確,B認為受眾的地位已發生轉變理解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A

  解析: 本題是一道表面主旨題。文段列舉了一位投資者對A、B兩城考察的情況,根據A城擦皮鞋大嬸的行為,他得出該城市民素質不高的結論,而B城計程車司機的行為讓他得出相反的結論,所以他將企業辦在了B城,根據這個結果作者引出了文段的重點內容——每個人都有一定影響力,A項正是此意。B項未談到“影響力”這個重點內容,排除;C項“細心”文段未體現,排除;文段重點論述的並非人們行為的不經意,而是這些行為所具有的影響力,D項錯誤。故本題選擇A項。

  3.答案: C

  解析:

  根據提問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第一句通過轉折詞“但”引出主旨細菌“在分解枯枝敗葉的過程中確實起了關鍵的作用”。其後補充說明細菌分解枯枝落葉的意義。這段材料構成“提出觀點——補充說明”的總——分結構。總的部分是材料的表面主旨,故正確答案為C。

  B、D未抓住材料重點。A項錯在偷換概念,將“枯枝落葉”偷換成“樹幹和樹枝”。

  4.答案: C

  解析: 文段主要講了“農餐對接”模式對於保障餐飲食品安全起到的三個作用:一是可以保證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二是可以避免在運輸或儲存過程中的二次汙染,三是在出了安全問題後能進行質量追溯。可見,“農餐對接”能從生產到運輸、儲存再到事後追溯三方面對食品安全進行全流程控制,能有效保證餐飲食品安全。C項與此相符,為正確答案。A項過於籠統,沒有點出文段講的核心問題,即“農餐對接”對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B、D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內容,比較片面。

  5.答案: A

  解析:

  文段最後一句為中心句,即國家夢和個人夢實現的前提是自由的社會自由的人。A項表述與此相近,當選。B項,無中生有。C、D項均未點明文段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