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重點歸納

  作為一個八年級的學生,有必要也有能力對所學知識進行重點難點歸納整理。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第一、二章

  第一章 走進實驗室

  1.走進實驗室:學習科學探究

  重點:認識測量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瞭解常見的測量工具,初步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

  難點:測量工具的選取、操作、記錄、讀數、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

  考點:科學探究七要素的考查、測量工具的選取。

  2.測量: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重點:瞭解統一計量標準的意義;熟悉長度的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會單位間的換算;理解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誤差的概念;會利用刻度尺測長度;會記錄測量結果。 難點:刻度尺的讀數***分度值***,減小誤差的方法。

  考點:刻度尺的讀數。

  3.活動:降落傘比賽

  重點: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掌握長度、時間與面積的測量方法。

  難點:“科學探究”、“控制變數法”等方法,物理量的基本測量方法。

  考點:物理量的基本測量方法。

  第二章 運動與能量

  1.認識運動

  重點:知道物質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時相對的;瞭解物質世界幾種常見的運動形式,對每種運動形式都能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初步瞭解他們和生產、生活的關係。

  難點:運動的絕對性。

  考點:各種形式的運動。

  2.運動的描述

  重點:機械運動的概念;研究物體運動的相對性。

  難點:參照物的概念及其選擇;認識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考點:準確選取參照物,判斷物體的相對運動和靜止情況。

  3.運動的速度

  重點:瞭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知道描述勻速直線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快慢的物體量—平均速度,會應用公式v=s/t計算速度。

  難點:建立速度的概念,靈活運用速度公式。

  考點:有關速度的簡單計算,利用速度的知識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能量

  重點:知道一切物體都有能量,不同運動形式對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各種形式能量之間可相互轉化,初步瞭解機械能、電能、光能、內能、核能等能量形式。

  難點:認識各種形式的能量,確定不同形式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考點:判斷能量形式及確定能量的轉化。

  篇二:第三、四章

  第三章 聲

  1.什麼是聲音

  重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聲速的概念;觀察生源發聲時的振動現象,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難點:通過真空鬧鈴實驗,體驗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考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速的應用,人耳的聽聲能力。

  2.樂音的三個特徵

  重點:音調、響度、音色的含義;瞭解它們各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難點:探究決定音調、響度及音色的因素;音調與音色的區別。

  考點:音三個特徵的應用。

  3.奇異的聲現象

  重點:回聲及應用,動物的語言。

  難點:共鳴產生的原因。

  考點:解釋生活中有關回聲、共鳴的現象。

  4.噪聲

  重點:噪聲的含義;噪聲的來源及危害;瞭解控制噪聲的途徑。

  難點:經歷防止噪聲各項措施的過程,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考點:正確理解噪聲;控制噪聲的方法;環境保護意識。

  5.聲與現代科技

  重點:瞭解聲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養成熱愛科學的情感。

  難點:通過閱讀文學、圖片、觀看錄影資料、獲得有關聲的知識。

  考點:聲在現代科學技術領域中的應用。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裡

  1.光的傳播

  重點: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認識反射、折射現象。

  難點: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考點:①考查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光源與非光源。

  ②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的反射定律

  重點:光的反射定律。

  難點:應用反射定律控制光束方向,以及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成因。

  考點:光的反射作圖,現象解釋,光路的可逆性,光的反射規律的探究。

  3.科學探究:平面鏡成像

  重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虛像的概念。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應用及成像作圖。

  4.光的折射規律

  重點:光的折射現象;光的折射規律;折射光路的可逆性。

  難點:折射現象引起的視覺差異;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考點:光的折射規律及其應用;光發生折射時作圖。

  5.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重點: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透鏡的焦點和焦距;知道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知道像的大小、正倒、虛實的含義。

  難點: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凹透鏡的焦點、物距變化與像距變化光系;倒立像的理解;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

  考點:根據透鏡的焦點,作折射光線的光路圖。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應用。

  6.神奇的眼睛

  重點:眼球的結構;眼睛是如何看物體的;近視和遠視的成因及其矯正。

  難點:探究近視和遠視的形成及其矯正的實驗。

  考點:近視眼和遠視眼的識別和矯正方法,區分兩種眼鏡。

  7.通過透鏡看世界

  重點:望遠鏡、顯微鏡的基本結構。

  難點:利用兩組凸透鏡成像規律理解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原理。

  考點: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透鏡的作用。

  8.走進彩色世界

  重點:光的色散現象;色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難點: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物體的顏色。

  考點:白光的理解以及光和物體顏色的變化。

  篇三:第五、六章

  第五章 物態變化

  1.地球上水的物態變化

  重點:經歷水的三態變化而模擬情景。

  難點:水迴圈中的物態變化。

  考點:身邊水的物態變化及利用。

  2.熔化和凝固

  重點:探究固體熔化過程的規律。

  難點:實驗資料的圖象轉換方法。

  考點: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

  3.汽化和液化

  重點:實驗探究水沸騰的規律。

  難點:水沸騰的溫度***沸點***與氣壓的關係。

  考點:液體沸騰的規律與運用。

  4.物態變化與我們的世界

  重點:瞭解人類認識和利用物態的歷程。

  難點:嘗試對環境問題***溫室效應、熱島效應等現象***發表自己的見解。

  考點:用物態和物態變化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物理現象。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1.質量

  重點:質量的概念與單位,以及利用天平測量質量。

  難點:“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的探究。

  考點:質量單位的換算;瞭解常見物體的質量值、質量的測量以及物體的屬性。

  2.物質的密度

  重點: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難點:對“密度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認識,以及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考點:密度單位的換算。利用密度公式的計算以及密度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理解。

  3.活動:密度知識應用的交流會

  重點:量筒的應用,物質密度的測量。

  難點:利用密度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考點:密度的測量,密度知識的綜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