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欣賞課模式

  中小學音樂欣賞課,很多老師望而生畏,一籌莫展,即便上下來,也是結構混亂,效果不佳。作為中小學音樂欣賞課,究竟應該怎樣上呢?筆者認為,中小學音樂欣賞課***包括器樂作品和聲樂作品***的欣賞,一般情況都採用“總分總”的教學方法,其基本結構就是“總分總”三步曲教學模式。以下是小編蒐集的欣賞課模式資料,一起來看看!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基本模式

  ***一***新作初賞,整體感知***總***

  方法:1、播放原作品MP3音訊,完整地讓學生聽一遍,初次感受其音樂形象,並根據老師的預設問題,邊聽邊思考。

  2、可以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思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音樂作品的意境或結構,如想象畫面、生活動作、聲音波形、日月星辰、山水風景、不同顏色等等。

  3、小組討論交流展示思考結果,教師肯定、表揚、提示、補充。

  ***二***分段賞析,體驗音樂***分***

  方法:按音樂結構進行分段逐一欣賞,一般採用“聽、說、唱、演”的方法來進行。

  1、逐段聆聽***聽***。教師播放原作品段略的MP3音訊,並按教師的預設問題進行邊聽邊思考。

  2、傾述想象***說***。學生逐段聽後交流對問題的思考意見,其他補充完善。

  3、哼唱主題***唱***。學生哼唱段略主題音樂***一般都是教材上出現的主題音樂旋律,以教材為重點進行***,其目的在於記住音樂主題,在以後的生活中識別這是什麼音樂作品,作品名稱是什麼。要通過不同的演唱形式***獨唱、重唱、對唱、輪唱、齊唱、合唱、表演唱等***、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等來體驗作品。教師對音程跨度不大、易於演唱、旋律流暢的主題音樂可以隨鋼琴進行演唱,對音程跨度較大、有一定的難度的主題音樂,可以直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MP3音訊音樂進行哼唱。

  4、體驗音樂***演***。一般採用小組討論,創編不同的動作***肢體語言、舞蹈等***,以不同的演唱形式來表現主題,體驗音樂作品的內涵。

  分段賞析是音樂欣賞課的重點部分,要通過“三個抓手”去表現音樂作品的內在美。一是抓節奏,從主題音樂中提煉典型的節奏,讓學生念節奏,從節奏中感受音樂的美,想象音樂所表達的形象;二是抓旋律,緊緊抓住主題音樂的旋律,讓學生哼唱,感受音樂作品的美;三是抓樂器,抓住作品中的主要樂器所表現出的不同的音色美。

  分段賞析是理解音樂作品的重要策略,是解決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意境所採取的重要措施,是教師音樂教育思想表現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通過“聽、說、唱、演”這四個環節、以“三個抓手”為突破口,才能進一步地理解作品。

  ***三***總體再賞,體系建構***總***

  再次完整地欣賞全曲,加深作品的整體印象,從作品所表達的意境上進行全方位的體驗,一般情況在這時,應讓學生放鬆,隨著音樂層次的不斷推進,不斷變化,用不同的動作來進行表現***也可以分組,不同的段略不同的組別進行表演***。總體再賞,有一個情感的昇華、印象的加深、結構體系的完整建構,也是音樂欣賞課堂的高潮部分、亮點部分和看點部分。

  二、音樂欣賞課的課堂結構

  在課堂教學總體結構上,一般都採用前面加點“引子”,即匯入,其匯入環節應緊扣主題,鮮明直觀、簡單明瞭,直奔主題,在3分鐘以內必須進入欣賞主題。在“總分總”結構完成後,一般加點“尾聲”,即拓展,常用的拓展方式也應與本堂課的主題相關音樂為主,內容不宜太多,時間不宜太長,一般在3-5分以內為宜。最後學科班長總結點評,課堂嘎然而止,全課告終。

  欣賞課的課堂基本結構大致是:激趣匯入——新作初賞,整體感知***總***——分段賞析,體驗音樂***分***——總體再賞,體系建構***總***——拓展創新——點評結課。

  三、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1、音樂欣賞的聲源應以標準的MP3音訊為主。因為音樂欣賞培養的是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要在多聽、多想的基礎上提高,它會在人們心目中產生情緒上的反映,如愉快、煩躁、激動等,而情感又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所持某種態度的反映,如喜、怒、哀、樂等。所以,音樂欣賞的重要通道是藉助於音樂聽覺的情感體驗,而不是通過視訊的視角效應來體驗。

  2、音樂欣賞離不開音樂本身。要使用好音樂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形成節奏、曲調、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來幫助欣賞。這些音樂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離開了音樂本身的欣賞,是不成其為音樂欣賞的。

  3、音樂欣賞離不開學生的想象和表達。通過音樂要素的不同,在人們的大腦裡構建出不同的符號表象,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他們的表達都是正確的,即使離題、偏題,通過其他學生的補充、教師的引導,使他們的想象和表達更進一步地完善和充實,教師絕不能以“怕時間不夠”為由放棄,直接給出“標準答案”,那樣就不是欣賞課了,其欣賞的效果就永遠也達不到。學生的表達即便是偏離,教師要沉得住,靜下心來花一點點時間給予引導,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要有一種音樂教育機智和思想。

  4、欣賞中的德育是寓賞其中的,包括環保教育、理想教育、愛國教育、傳統教育、孝心教育、感恩教育等,教師沒有必要生硬地搬出,要讓學生在欣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某方面的思想教育。

  5、欣賞教學各個環節的過渡要自然、流暢,語言要承上啟下,自然連線,教師不是會議活動的“主持人”。

  6、欣賞課,一定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是欣賞課的主體,教師只是主導,不要一味地由教師包辦,把學生說的部分直接講出來或在課件中過早地呈現出來。欣賞課常採用的課改形式有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學員彙報展示、其他小組學生點評補充或展示、教師或學生評價記分記星、學科班長總評等。

  7、不論是器樂作品的欣賞還是聲樂作品的欣賞,在欣賞過程中都是以“總分總”為主線,因教師個人的能力、愛好、特長的差異,在具體的環節設計中,可以突出個人的能力高限,使課堂更有亮點和看點,課堂表現力更豐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