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場所,要想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就必須優化課堂,讓課堂成為學生樂學、愛學的穩固陣地。怎樣利用課堂這塊陣地,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呢?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課堂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關注,科學的評價對學生具有激勵表揚、解惑釋疑、點撥導向等功能,使課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一、根據學生年齡特徵,選擇評價方式。
        小學生處在心理快速變化發展的時期,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很大的不同。通過實踐,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低年級的課堂是活躍的、開放的課堂;高年級的課堂是寂寞的、封閉的課堂。”而產生這樣結果的原因,就在於低年級的學生沒有太多的框框和壓力,老師也相對比較寬容。但隨著老師有意無意地不斷“糾錯”,學生的自信逐步消磨,表現欲過早地夭折,活躍的課堂漸趨寂寞,開放的課堂漸趨封閉。我們要想取得理想的評價效果,就應該注意揣摩學生的心理,用學生期待的語言評價學生。優秀的語文老師會把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採取不同的評價用語,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慾,打造自信的、活躍的、開放的課堂。
        低年級學生求知慾旺盛,情感豐富,富於形象思維。評價的形式如果豐富一些,孩子們的學習勁頭就越足,離我們預期的教學目標就越近。魯迅先生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我們完全可以巧妙地利用評價手段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當作遊戲和玩具來進行,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樂此不疲。而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和鑑賞能力。在評價中,我們的評價語言要準確、簡潔,能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避免模糊不清的泛泛而評,如“你真聰明”、“你真棒”、“很好……”“你真聰明”,聰明在哪裡?“你真棒”,棒在何處?“很好”,好在哪?我們都應給出具體說法,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於自己的關注和重視,獲得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正確指導。此外,在評價時教師還要避免囉嗦,避免無意識的重複學生語言,以免沖淡學生的思維邏輯。 
        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促進評價多元化。
        心理學實驗表明:許多人在一起共做,可以促進提高個人活動(學習和工作)效率。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引發學生學習樂趣的教學方法之一。在氣氛活躍的小組中學習熱情高,每個人暢所欲言,互相啟發,互相促進,熱烈地討論。歡快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及小組內乃至全班的生生評價。
        “實施語文評價,應注意評價主體多元──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以及家長參與評價,尤其要重視學生實事求是的自我評價,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自我認識以及日後的自我設計和自我完善。”學生自我評價既可以是某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是體現尊重學生自主權的學習評價方式,是學生在自我反省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學習評價, 具有內省和自我激勵的特點。學生自我評價是學習評價的一種重要方式,它的優點在於:它是一種內省式的評價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我激勵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我們過去的學習評價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評價的主體太單一,不能自主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
     自我評價明方向,他人評價促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我們能夠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集體的力量,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同時,讓學生之間進行評價,就能通過評價互相促進。因為孩子們為了能夠正確評價別人,就必須認真傾聽,認真傾聽能夠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生間的相互評價不僅有利於學生互相學習優點、改正不足,還可以鍛鍊自己的判斷是非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能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自信、勇敢的品質,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在評價他人時,學生也更好地認識了自我,這是“師生評價”難以收到的效果;更主要的是,這一過程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評價能力,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推進課堂評價管理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是什麼,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養成了好的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古往今來的大量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於他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樣,課堂評價也是一樣,也要讓學生養成積極評價的良好習慣。這就需要我們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評價管理制度。例如我們可以利用課堂評價表,分小組進行評選,讓小組長將組員一天的課堂表現情況以計分的方式統計加分,進行及時評價,達到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每週一統計,評選出每週之星和優秀小組;每月再進行統計,評選出每月之星和優秀小組。學期末,進行綜合表彰。這樣系統的管理機制,短期評價與長期評價相結合,及時評價與延時評價相滲透,能逐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的課堂評價芝麻開花節節高。
        總之,課堂評價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以促進學生髮展為根本目的,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發展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和人格完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正確地制定評價標準和使用恰當的評價方式,積極地發揮評價的作用,通過評價,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增強自尊心與自信心,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課堂教學評價是一個不斷探討、不斷完善的課題,它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厚自己的教學底蘊,需要用我們的勤奮和智慧去攀登藝術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