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草的介紹_龍膽草的功效作用

  膽草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商品龍膽的來源,主要為植物龍膽及其同屬的數種近似植物。什麼是龍膽草?龍膽草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龍膽草的資料,歡迎閱讀。

  龍膽草的介紹

  入藥部位

  菊科植物苦蒿的乾燥地上部分。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燥溼,瀉肝膽火。

  主治

  用於清熱燥溼,瀉肝膽火。用於溼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溼疹瘙癢,肝火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強中,驚風抽搐。

  相關配伍

  1、傷寒發狂:草龍膽為末,入雞子清、白蜜,化涼水服二錢。***《傷寒蘊要》***

  2、蛔蟲攻心刺痛,吐清水:龍膽一兩,去頭銼,水二盞,煮一盞,隔宿勿食,平旦頓服之。***《聖惠方》***

  用法用量

  3-6g。

  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用,陰虛津傷者慎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段,乾燥。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1-2尺。該植物是一種高山植物,性喜潮溼涼爽氣候,野生於山區、坡地、林綠及灌木叢中。在植物整個生長季節,溫度是相當高的。北京地區引種後,一直生長良好。地勢高燥與 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和土壤過粘、貧瘠的地區不宜栽培。龍膽喜肥,在結合深耕土地時,每畝應施入充分腐熟的廄肥8000斤左右。每年4月中旬萌發,8月開花,花期8-9月,果實9月成熟。全年生長期180-210天左右。

  產地

  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陝西、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療咽喉痛,風熱盜汗。”[1]

  2、《本經》:“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3、《本草新編》:“龍膽草,其功專於利水,消溼,除黃疸,其餘治目、止痢、退腫、退熱,皆推廣之言也。但此種過於分利,未免耗氣敗血,水去而血亦去,溼消而 氣亦消,初起之水溼黃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溼黃疸,用之不可不緩,正未可全恃之為利水神丹,消溼除癉之靈藥也。或謂龍膽草治溼熱,最利癉病,正溼熱之病也,然用龍膽草以治黃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黃疸實不止溼熱之一種也,有不熱而亦成黃疸者,非龍膽草所能治也。尤膽草瀉溼中之熱,不能瀉不熱之溼也。”

  4、《本草正義》:“龍膽草,大苦大寒,與芩連同功,但《本經》稱其味澀,則其效能守而行之於內,故獨以治骨熱著;餘則清洩肝膽有餘之火,疏通下焦溼熱之結,足以盡其能事;而黴瘡之毒,疳痃之瘍,皆屬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瀉其烈焰,是又疏洩下焦之餘義矣。”

  5、《本草圖經》:“古方治疸多用之。”

  6、《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瘡疥毒腫。”

  龍膽草的功效與作用

  【龍膽草的作用】

  對消化道的影響。

  龍膽或龍膽苦甙能促進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龍膽苦甙給予造成胃瘻管的狗口服,能促進胃液分泌,並可使遊離鹽酸增加,食慾增進。而舌下塗抹或靜脈注射則無效,故認為龍膽苦甙可直接促進胃液分泌和使遊離酸增加。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龍膽鹼對小鼠中樞神經系統呈興奮作用,但較大劑量時則出現麻醉作用。另有報道,龍膽鹼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樞抑制作用,能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和定向反射,延長戊巴比妥鈉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時間,降低體溫,鬆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寧的毒性等;200-400mg/kg對小鼠有鎮靜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動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鎮痛和鎮靜作用。對腸及子宮平滑肌有解痙作用。

  【藥理作用】

  ***一***保肝、利膽、健胃。

  本品對四氯化碳肝損害有保護作用,能減輕肝組織細胞變性和壞死,有降低轉氨酶的效果。能收縮膽囊和增加膽汁分泌而有利膽作用。龍膽苦苷小量能促進胃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健胃作用;大量服用能抑制分泌,減少食慾,阻礙消化。

  ***二***鎮靜、降壓、利尿。

  龍膽鹼對小鼠有鎮靜作用,較大劑量會出現麻醉作用,對驚厥有很弱的對抗作用。龍膽酊和龍膽鹼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龍膽草還有明顯的利尿功效。

  ***三***抗菌、消炎。

  龍膽煎劑對多種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龍膽鹼和龍膽液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顯著的抗炎作用,並且較水楊酸鈉強4—7倍。龍膽注射液可明顯促進炎症細胞的吞噬功能。

  ***四***免疫調節。

  龍膽草有抑制抗體生成的作用。龍膽瀉肝湯注射液能使小鼠胸腺重量增加,促進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的轉化。龍膽瀉肝湯有抗過敏作用,能使組胺引起的過敏反應明顯減輕。

  ***五***其他。

  鬆弛骨骼肌的作用。龍膽苦苷對瘧原蟲有抑殺作用。龍膽煎劑對豬蛔蟲有較強的麻痺和致死作用。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肝炎、膽囊炎、腎盂腎炎、膀胱炎、盆腔炎、宮頸炎、中耳炎、眼結膜炎、角膜炎、口腔炎、帶狀皰疹等細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治療溼疹、藥疹等過敏性、免疫性疾病。3作為健胃劑,小量使用治療食慾不良。

  龍膽草的功效

  【性味】 苦,寒。

  ①《本經》:"味苦澀。"

  ②《別錄》:"大寒,無毒。"

  ③《醫學啟源》:"氣寒,味大苦。《主治祕訣》雲:性寒,味苦辛。"

  ④《醫學衷中參西錄》:"味苦微酸,性寒。"

  【歸經】 入肝、膽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膽、腎、膀胱四經。"

  ②《本草經疏》:"足厥陰、少陰、陽明三經。"

  【功能主治】 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溼熱。治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溼癢。用於溼熱黃疽、陰腫陰癢、帶下、溼疹瘙癢、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①《本經》;"主骨間寒熱,驚瘸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②《別錄》:"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洩下利,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

  ③《藥性論》:"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癰腫;治時疾熱黃,口瘡。"

  ④《日華子本草》:"治客忤,疳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

  ⑤《本草圖徑》:"古方治疸多用之。"

  ⑥《履巉巖本草》:"治酒毒便血,腸風下血。"

  ⑦《醫學啟源》:"治黃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祕訣》雲:治下部風溼及溼熱,臍下至足腫痛,寒溼腳氣。"

  ⑧《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瘡疥毒腫。"

  ⑨《醫學入門》:"治卒心痛,蟲攻心痛,四肢疼痛。"

  ⑩《綱目》:"療咽喉痛,風熱盜汗。"

  龍膽草的功效作用

  龍膽草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商品龍膽的來源,主要為植物龍膽及其同屬的數種近似植物。因品種產區的不同,產品性狀亦有差異,習慣多冠以地名,如關、雲、蘇、山、水等字樣以資區別,但均同等藥用。現京津習銷品主要分關龍膽和雲龍膽兩類。

  別名:龍膽,膽草。

  來源:關龍膽: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龍膽和三花龍膽的乾燥帶根莖的根。多為野生。

  雲龍膽: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堅龍膽的乾燥帶根莖的根。藥用以根為主。野生。

  產地:關龍膽***東膽草***: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雲龍膽:主產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均為野生。

  性狀鑑別:關龍膽:根莖呈不規則塊狀,頂端有殘留莖基,根叢生,細長而直如馬尾狀,上粗下細或稍彎曲。長約10~20釐米,直徑2~3毫米。表面黃棕色,上部有細密橫紋,下部有細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淡黃色,顯筋脈花點。氣弱,味極苦。

  以根條粗長,黃色及黃棕色者為佳。

  雲龍膽:根莖呈不規則的結節狀,頂端留有森質莖杆,其下生數至十數條根。根彎曲,粗細不一,長5~20釐米,上部直徑1~3毫米。表面棕紅色,多縱皺紋而無環行橫紋。質堅脆,角質,易折斷。斷面中央有黃色木心,無髓。氣弱,味極苦。

  以根細長,莖杆短,色棕黃至棕紅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龍膽苦甙、龍膽甙、龍膽素、龍膽三糖。

  功效與作用:1、健胃。促進胃液分泌,使遊離酸增加,有效成分為龍膽苦甙,但過量則反致惡嘔吐。

  2、消炎、解熱。

  炮製:切咀,生用。

  性味:苦寒。

  歸經:入肝、膽、膀胱徑。

  功能: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溼熱。

  主治:肝膽溼熱鬱火之日赤頭暈,耳聾,耳腫,脅痛口苦,驚癇抽搐,溼熱瘡毒等症。

  臨床應用:1、用於瀉肝膽實火。凡有口苦、脅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尿血尿澀尿痛、性情暴躁***大致包括急性肝炎,膀胱、尿道炎,急性眼結膜炎等***,都可用龍膽草、常配梔子、柴胡、 黃芩等,方如龍膽瀉肝湯。如屬膽囊炎,則可以龍膽草3g煎水,送服左金丸3g每日二至三次,更能加強清洩肝膽實熱的作用。

  2、用於健胃。有胃粘膜脫垂、慢性胃炎,出現口乾、舌光剝無苔食慾減退、食後腹脹等症狀時,可用龍膽草3g,配合清養胃陰的藥物***如沙蔘、麥冬、石斛、天花粉等***,水煎服,效果頗好。宜於飯前10~30分鐘服。

  3、用於解痙。治小兒高熱抽搐,可配合平肝清熱藥***如石決明、羚羊角、鉤藤等***,加入龍膽草3g,療效更速。

  使用注意:前人經驗認為龍膽草有瀉無補,脾胃虛弱者易致嘔吐,久用更易傷胃氣,對胃有刺激作用,不要多用久用。無實火者不要用。

  用量:3~9g。

  處方舉例: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鑑》***:龍膽草9g,柴胡6g,梔子9g,黃芩9g,生地18g,澤瀉9g,當歸6g,車前子6g***布包***,木通9g,甘草3g,水煎服。

  注:1、四川以帶根全草稱“龍膽草”,銷省內,根莖及根稱“龍膽根”,省內外均銷。

  2、浙江、安徽、江蘇產地的龍膽,在市場上有山龍膽和水龍膽之分。前者生於山野,根條粗壯,黃棕色,與關龍膽相同,產於浙江建德***舊嚴州***稱嚴龍膽,品質尤佳。後者多產於江蘇北部水沼溼地,根條癟瘦,灰褐色,橫紋多,質次***北京、天津稱蘇龍膽***。兩者的植物來源,均與關龍膽相同,現均併入關龍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