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高效的識字教學方法

  字詞教學是基礎教育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是小學識字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掌握正確的識字教學方法,既能減輕學生負擔又提高識字質量。下面我們來看看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一創設契機,提高識字興趣。

  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合理的識字形式。一般生字較多、課文較長時,可採用集中識字的形式,這樣可以節省識字時間,培養自學能力,並使講讀課文較為連貫流暢,不致因教生字過多而使課文支離破碎。操作時,可讓學生從“要我學”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找出自己想學、會學的生字,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集中識字,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同時,也可有意識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點加以歸類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視指導,教會學生識字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很重要,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更是如此,學生總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的。因此,教師的指導方式起著定向作用。由此可見,識字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幾個漢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識字的同時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漢字的規律性知識,以順利完成對漢字的分析綜合過程,使這個過程更完善、更簡化,有助於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常用方法有:

  1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筆是“目”,“目”減一筆是“日”,“日”和“月”合起來是“明”。

  2利用部首的變化記憶字形。

  許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換部首又能變成另一個新字,老師可以把學過的字進行分類,讓學生說一說某一個字是怎樣由另一個字加、減或換部首得到的,充分發掘學生頭腦中的遷移、聯想功能。例如:“京”加日字旁是“晾”、“座”去掉廣字頭是“坐”、“飄”去掉風字旁,換上三點水旁是“漂”。

  3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4利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記憶字形。

  有一些字,老師可以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遊”字時,可以告訴學生,游泳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著。

  5利用形式多樣的練習記憶字形。

  除了讓學生聽、讀和進行一定量的機械抄寫之外,老師可以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太陽+月亮=?***明***、草一草頭=?***早***。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另外,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式,抓住字形特點,開展競賽,多渠道、多形式,反覆鞏固,靈活運用,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三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當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方法,就可以根據字的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

  1姐妹字,換偏旁記。

  像“泡、抱、炮”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學生稱之為“姐妹字”。在漢字中,這樣的現象很多,換偏旁記便成了學生識記生字的主要方法。學習“蒼”的時候,他們會與“搶”“槍”進行比較;學習“坦”、他們會聯想到“但”……。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絡,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複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2複雜的字,拆開記。

  對於筆畫結構較複雜的字,會拆字組合、化難為易。如“滾”,右邊筆畫較多,孩子們開動腦筋,很快想出了識記辦法:“滾”的右邊,是把“衣”拆開,放進去一個“公”,不過,“公”的捺要改成點。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記住了這類難字,並且記得相當牢固。

  3容易錯的字,利用特點記。

  學習“兔”這個字時,學生容易把“、”忘了,可學生卻想了個好主意:“老師,那一點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沒有短尾巴就不可愛了,我們千萬別把它忘了!”學習“串”這個字時,學生想到了羊肉串:“我最喜歡吃羊肉串了,那兩個‘口’就是羊肉,那一豎就是穿羊肉的棒,合起來就是‘羊肉串’的‘串’。”多麼形象生動!孩子們興致勃勃,在快樂的笑聲中記住了“串”這個生字,更增添了學習興趣和成就感。

  4會意字,會其意,記其形。

  孩子們不懂什麼是會意宇,卻覺得這樣的字確實很有意思。如“歪斜”的“歪”,學生仔細觀察,看有沒有特別的發現。“‘歪’這個字,上面是個‘不’,下面是個‘正’,既然‘不正’,那當然是‘歪’的了!”對於這類特殊的字,學生領會了其意,便很快記住了其形。在實踐中,學生已養成了尋找最佳方法識字的習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當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種各樣巧妙的辦法時,識字教學,不僅變得很容易而且充滿了趣味和快樂!

  我認為識字教學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絡起來,教學內容、手段、形式都必須體現開放、靈活、活潑的特點,讓學生在廣泛、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樂學,提高識字能力。從兒童的認知規律看,兒童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如“爸、媽、我”等。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識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我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活潑生動,體現趣味性;力求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校內外溝通,體現開放性。

  ***1***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識字。

  教室的園地,校園裡的告示牌、櫥窗裡的標語。帶領學生一邊參觀校園一邊引導識字,碰到學生時把其拉到身邊常問問,這兒寫的是什麼?很快學生連複雜的字都能認識了。

  ***2***認同學的姓名,使學生快速而有效地認字。

  給每個學生印發全班學生的座位表,讓家長在家輔導、幫助孩子熟悉全班同學的姓名。可以為每個學生做了一張精緻的姓名卡,貼在課桌上或掛在胸口,方便學生隨時認識該同學的姓名,這樣,同學的姓名很快就認識了。

  ***3***藉助生活中的實物、圖片等識字。

  教室裡有很多現成的實物,如門、窗、講臺、黑板、電視機、錄音機,可以貼上字卡,讓學生看到什麼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還分類進行識字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如,學習用品類、水果類、蔬菜類、植物類、動物類。

  四運用多種形式複習鞏固生字。

  小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學過的生字不及時複習鞏固,就很容易回生。兒童掌握字詞,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對於所要把握的,聽懂了,也不等於完全掌握了,還要看會不會正確地、靈活地應用。多練習、多應用,既可以擴大和加深對字詞的認識,又可以鍛鍊學生邏輯思維的準確性和靈活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對於學生所學字詞,都要儘量給予充分的練習和運用的機會。要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就必須做好複習鞏固工作,而且方式方法要多種多樣。

  在教學生字時,可以通過遊戲鞏固識字。

  開火車:這種遊戲分小組進行。隨著孩子們發出“嗚——喀嚓、喀嚓”的聲音,教師出示一個生字,讓一組學生按順序拼讀音節、分析字形。哪個學生讀音錯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確,這列火車就不能開下去,發令停下來,修理好後才能繼續往下開。

  猜字謎:根據這些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猜字謎以幫助記憶。例如:“一點一橫樑,樑下開個窗,大口張著嘴,小口往裡藏。”是什麼字***高***謎語猜出來了,字也就會寫了。

  背順口溜:遇到難寫的字,教學生背順口溜。例如:“來”字:“橫下點撇再加橫,一豎豎在字中央,左一撇來右一捺,這個來字不會忘。”這樣,學生把順口溜背熟了,就會寫字的筆畫了。

  送信:請本節課學得最認真的學生當郵遞員,把生字卡片當成信一一送到同學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兒歌:“叮鈴鈴,叮鈴鈴,郵遞員來送信。不怕風,不怕雨,一心一意為人民。”送完信後,請拿到信的小朋友一個個上臺來領讀,並分析字形。

  叫號:把生字卡片分貼在黑板上,請一個學生指著問:這個是什麼字?其他學生應答。通過問答,加強學生對音近字和形近字的分辨能力。

  添磚加瓦:寫出一個不完整的字,讓學生把筆畫補充完整。例如水、牛、羊三個字,做完之後,學生既記住了“水”字先中間後兩邊的筆順規則,也分清了“牛”與“羊”字一豎的不同。

  找朋友:要求學生把一些字找到正確的字進行搭配組成新的詞語。

  貼樹皮: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幹上寫著拼音,請學生把寫有生字的小卡片貼上去,不準貼錯。

  摘蘋果: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寫有生字的蘋果,學生製作果籃***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確讀音,正確拼讀***摘下對應的蘋果***生字***。可小組競賽,看哪組摘的蘋果多。

  釣魚:出示一幅畫著池塘的畫,池塘裡有許多魚***拼音***。學生說出對應的生字,組成詞,上臺釣魚。也可分男女、小組競賽。

  穿衣戴帽:寫出一個不完整的字,讓學生把筆畫補充完整。例如:“田、裡、水”。補完之後,學生也記住了“田、裡”一豎的不同。***穿戴整齊後***再分別組詞,說一句話。還可以用於由兩個熟字組成的生字。請學生練習合字,如:“日”和“木”合成“果”。

  低年級學生喜歡做遊戲。在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各種遊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

  五結合讀和寫綜合練習,指導學生運用學過的字。

  綜合訓練要比只抓抄寫和默寫生字效果好得多,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讀寫能力。一般可採用朗讀、複述、用詞造句、說話、寫話、課外閱讀等方法,來指導學生運用學過的字詞。

  識字與寫字相結合。在學生初步掌握字的音、形、義的基礎上,必須繼之書寫,才能牢固掌握字形。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不僅要求學生寫得對,還要寫得工整。

  識字與閱讀相結合。識了字,就要讓學生認真讀書,多讀、熟讀。要時刻注意培養學生踏實、認真的讀書習慣。讀書時,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首先要求把音讀準,把每一句話的內容讀清楚,然後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得流利,能正確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不認識的字要及時地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