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閱讀,是中考必考題,在中考語文科中的分值佔比僅次於作文,可見其重要性。而現代文閱讀,也是很多同學的痛點,拉開分數差距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準備的關於初中現代文閱讀答題解題技巧,希望能幫助你們。

  初中現代文閱讀答題解題技巧

  第一遍:通讀全篇,大致瞭解。

  第一遍整體略讀全文,大致感知文章整體意思;同時憑藉感覺劃出自認為重點的詞語、句子;***閱讀速度可以稍快***。文章整體意思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文章的大致內容。5W+1H***who,when,where,why,whathow***也即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文章的脈絡結構。表層結構是指事件的行文結構,即分為幾個自然段,哪幾段是一個意思,講述一個主要內容,這樣的大段有幾段,即可知道一共講述了幾件事,或是幾個方面,做到對 文中事件心中有數,瞭如指掌;深層結構是指事件背後的感情線索,即每一個結構層面上的感情發展程度,這對於理清作者情感思路,以致最終找到文章主旨非常有幫助。

  ***3***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在完成前兩步的基礎上,通過對事件的瞭解和作者感情的分析,得出這篇文章的通篇情感傾向,價值取向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或者闡明的道理。

  以上是讀第一遍文章時需要從整體上獲知的三方面資訊。

  第二遍:審清題意,回讀原文。

  看一遍題目,確定回答問題的閱讀範圍,再結合試題找到相關的段、句,擷取關鍵性文字;找出或歸納出答案。文章細節關鍵資訊的獲取方法:

  ***1***找特殊位置的語句:標題、開頭句、結尾句、過渡句以及獨立成段的句子都需要高度關注,這些句子會直接、間接的表明中心主旨及作者的立場;

  ***2***找特殊含義的語句:警句、比喻句、連問句、抒情句、議論句、反覆出現的詞句,這些句子往往和語句賞析或者段落作用一類的具體感知題相結合,所以在通讀時要對這類句子在內容和結構上格外關注;

  ***3***找含有關聯詞的語句:重點關聯詞***如段落開頭的詞:不但……而且……,雖然……但是……,因為……所以……,何況,然而***等等,應特別注意那些體現情節的突變,作者的觀點、文章的深層次內容、以及有特殊內涵的詞句。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句子當中。

  當把這兩點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結合題目要求,理清要點,加工改造,概括提煉,認真答題。

  答題時有這樣幾點注意事項:

  1、審清題目,學會引用原文。

  題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直接找出答案認真的寫上。沒有要求引用原文的,但是原文概括已相當簡練,可以引用或者以近義詞來變換其中的某些詞語,進而保持原文原意來替換。

  2、細讀全文,提取關鍵資訊。

  沒有明確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不能機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但是要學會提取原文中的關鍵資訊,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是必須準確表達中心主旨或作者情感時,要學會有效提取,並進行相關剪輯、概括、重組、歸納。

  3、瀏覽分值,組織語言作答。

  先根據分值理清要答幾個要點,再作答。答題時要緊扣題意,儘量包含文中對應的關鍵詞句,選用恰當的句式,選取適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問就如何答,按照題幹要求將文中的已知資訊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但還有 一些題目無法用簡單的重組文章語言的方法來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進行表述。

  初中現代文閱讀答題解題技巧

  第一種 開頭對下文的作用或對全文的作用。

  1.交待時間.地點.背景或奠定全文基調。

  2.通過烘托.鋪墊引出下文。

  3.描述某場景.現象為後文的議論.抒情做依託.張本或與之照應。

  4.與下文作對比.反襯,使後面的內容更突出。

  5.引發讀者好奇心,吸引讀者興趣,激發讀者閱讀下文的慾望。

  第二種 為什麼要寫***或詳寫***這些內容

  1.為什麼要寫***或詳寫***這些內容,實際是是問選材與中心的關係。很顯然,寫這些內容是表現.證明.突出.強調主旨的。如果是問為什麼詳寫,其基本思路是詳寫可以把主旨表現得更具體.更形象.更充分.更全面。

  2.可以從結構的角度來思考,即寫這部分是為了與前面***可能是開頭***或者後面***可能是結尾***形成照應.襯托.對比等。

  第三種 “由……說開去”的文章是怎樣說開去的?

  1.一般是由……引出話題。

  2.再用某某事例說明該話題的含義。

  3.做深層開拓或聯想。

  4.議論.反思.辯證看待。

  第四種 使用第一人稱***或第二.第三人稱***的好處***或效果***是什麼?

  1.第一人稱,好處是便於敘述故事.充當線索,便於心理描寫.抒發情感等;

  2.第二人稱,拉近和讀者的距離,便於抒發情感,顯得親切。

  3.第三人稱,拉開和讀者的距離,這樣便於議論,因為議論是要冷靜的,所以抒情時常用“你”.議論時常用“他”。

  第五種 對文意的選材與寫法做鑑賞評析

  1.常用的術語是“以小見大”,即從小的普通的事件中來反映大的道理,比如寫母親在我出門時的一句叮嚀來反映母親對自己的關愛。

  2.新穎.別緻.視角獨特。即素材本身不新鮮,但審視材料的角度與眾不同。

  3.層層深入,逐層遞進。

  4.以物喻人,意味深長。

  5.以……為線索,將……貫穿起來,思路清晰,材料集中。

  6.前後對比,主旨鮮明。

  第六種 對人物形象做鑑賞評析

  分析人物形象時,要先做定性分析,即這是哪一類人的代表,然後再說他身上具體的特點,特點可以分條分要點羅列,這叫定量分析。同時要注意的是,人物形象往往是立體的.複雜的.多側面的,也就是他不是單純的好人或壞人,在好人身上會有缺點,在壞人身上會有優點。還有一點是對立與統一,愛與恨的統一,偉大與渺小的統一等等。

  第七種 本來是A,作者卻說成B的情況。

  1.是從主旨的角度考慮,是為了強調突出作者的某種情感。

  2.是從表達效果考慮,是為了增加幽默或其它效果。

  3.是在某種特定背景下的特殊表達。

  第八種 問某句話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

  1.如果這句話在文章的末尾,可從內容角度考慮,深化了中心,揭示整篇文章的主旨,或照應了開頭。

  2.如果這句話在文章的中間,可從結構的角度來思考,承上啟下,由前面的……過渡到對……的描寫或論述。

  3.如果這句話在文章的開頭,可從結構的角度來思考,統領下文。也可能是內容方面的,奠定全文基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