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九課地動儀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九課《地動儀》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地動儀的構造,增強民族自豪感。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九課《地動儀》,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九課《地動儀》

  公元138年3月1日,洛陽城裡文武百官正在朝拜漢順帝。

  “啟稟皇上,京都正西方向發生了地動,現在那裡一定是房屋倒塌,江河橫溢,請皇上速派官員去慰問。”一位六十多歲的大臣用焦急的口吻對皇帝說。這位大臣便是著名科學家張衡。

  順帝問張衡:“你說西方地動,有什麼根據呢?”

  張衡說:“我用地動儀測到的,三日內必定有人來報告。”

  散朝回來,張衡帶著親朋好友去看他六年前新手設計的地動儀。那是一件銅鑄的器物,模樣像大酒罈,上面鑄著八條龍,龍頭對著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每個嘴裡含有一顆銅球。每個龍頭下對著一隻張嘴大蛤蟆。大家仔細一看,其中向西的那條龍嘴巴禁閉,銅球已掉到蛤蟆嘴裡了。

  張衡告訴大家:“地動儀可以測八個方向的地動,只要遠處大地一有震動,所對的那條龍就會吐球報信,現在西面這條龍已吐下銅球,正西方向肯定發生地震了。”

  第三天,果然有人前來報告,隴西發生了大地震。

  張衡發明的這架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的測報地震的儀器,比歐洲人發明的儀器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九課《地動儀》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地動儀的構造,增強民族自豪感。

  4、學會抓住事物的特點來進行說明的寫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話介紹張衡設計製造的地動儀。

  重點難點:

  1、理解地動儀設計上的特點。

  2、學習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說明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插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和觀測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國家地震局都能準確及時地進行地震預報;將地震滅害減少到最低限度,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可是在古代,人們又是怎樣進行地震預報的呢?通過學習課文,你就會明白。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看圖、說圖意,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讀準字音。***出示生字卡片|***

  2、記憶字形。

  ***1***藉助熟字和偏旁學習生字。

  ***2***重點分析生字。

  3、藉助工具書,解決不懂的詞語。

  四、學習感悟,精讀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齊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學生自由彙報。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2~4自然段。

  ***1***自由讀第2~4自然段,讀懂什麼就說什麼。

  ***2***學習彙報讀懂的內容。

  2、學習課文第5~10自然段。

  ***1***默讀第5~10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問題。

  張衡是怎麼會知道陝西會發生地震的呢?他所設計的地動儀是什麼樣的呢?

  ***2***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A、因為在張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頻繁,有好幾次就發生在洛陽附近,引起了張衡的注意。

  B、張衡是經過多年的探索,製成了測定地震的儀器“地動儀”所以最先知道陝西發生的地震。

  C、地震儀是用銅做的,直徑八尺,樣子像個大酒罈,在外壁上倒掛著八條龍。八條龍的龍頭,分別朝著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都含有一個銅球。每個龍頭下面,蹲著一隻銅蛤蟆,哈蟆仰著頭,張大嘴巴,哪個方向發生地震,對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張開,龍嘴裡的銅球就會掉在銅哈蟆嘴裡。

  D、陝西地震那天,地動儀朝西面的龍嘴裡的銅球落下來了,所以張衡知道京都西面發生了地震。

  3、圖文對照,加深理解。

  ***1***先看圖,想想圖上所畫的內容。

  ***2***再讀課文第8、9自然段,看看與圖上內容是否相符。

  ***3***閉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動儀是什麼樣的。

  4、激情朗讀。

  5、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6、老師引導,這樣造型美觀、精巧、靈敏的儀器,你想不想介紹給別人呢?

  三、講解地動儀。

  1、自由寫、說***圍繞課文8、9自然段***

  2、上臺講解。

  3、評比、指導,***注意條理性、語言通順,內容充實***

  四、延伸小結。

  張衡通過多年的摸索,研製成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的儀器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能學科學、用科學也能成為一名發明家,造福人類。

↓↓點選下一頁檢視《地動儀》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