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四大高僧是誰

  中國佛教至明代已呈頹廢之態,佛門各宗到此時後繼乏人,社會各界對佛教也不象前代那樣極力支援。晚明出現了所謂四大高僧,收拾頹廢局面,佛教出現了短暫的回升之勢。那麼?

  這四位高僧指的是雲棲祩巨集、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其中雲棲祩巨集***1535-1615***被認為是明代中興淨土的宗師,而藕益智旭則在佛學理論方面作出了極有影響的發展。

  一、雲棲祩巨集

  明代高僧,中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俗姓沈,名祩巨集,字佛慧,別號蓮池,因久居杭州雲棲寺,又稱雲棲大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融合禪淨二宗,定十約,僧徒奉為科律。清雍正中賜號淨妙真修禪師。

  明釋蓮池***1535-1615***、亦稱佛慧、袾巨集大師,蓮宗八祖也。仁和沈氏子,俗名沈袾巨集,年十七,補諸生,以學行稱。聞鄰人持佛名,無疾病而終,知唸佛功德不可思議,即棲心淨土,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以自策。三十二出家,訪遍融、笑巖諸大老,參唸佛是誰有省。旋居雲棲,山故多虎,為誦經施食,虎患遂寧。歲旱,居民乞禱雨,循田唸佛,雨隨足至。眾悅,相與造屋,僧日歸附,遂成叢林。乃提倡淨土,痛斥狂禪,廣修眾善,以資淨業。時戒壇久禁,令求戒者,具三衣於佛前受之,為作證明。定水陸儀文,及瑜伽焰口,開放生池,著戒殺文,以拯冥陽之苦。著阿彌陀經疏鈔,及雲棲法匯,融會事理,統攝三根,從化者甚眾。忽別道俗,曰:“吾將他往。”至期,示諸弟子,老實唸佛,向西唸佛而逝。年八十一。?

  二、紫柏真可

  明代南直蘇州人,俗姓沈,法名達觀,中年後改名為真可,號紫柏老人,後世尊稱他為紫柏尊者,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紫柏年少時,性格剛烈勇猛,貌偉不群,慷慨具俠義氣。十七歲辭親遠遊,本欲立功塞上,途經蘇州閶門,因大雨不能前進,投宿虎丘雲巖寺。一日,行至蘇州閶門,忽遇大雨,不能前進。當時,虎丘僧明覺禪師在蘇州辦事,偶然見到他,壯其偉岸,知是法器,遂以傘蔽之,並邀請真可禪師同歸虎丘雲巖寺,共進晚餐。那天晚上,真可禪師聽見寺僧唱誦八十八佛名,心大開悅,即將腰間所纏十餘金,贈給明覺禪師,並請求出家。明覺禪師遂予落髮[1]。

  受具足戒後,真可禪師曾在嘉興東塔寺,碰到一位僧人在抄寫《華嚴經》,心生恭敬,便跪在一旁觀看,嘆道:“吾輩能此,足矣!”於是,他便來到武塘景德寺,掩關三年。出關後,真可禪師便回到吳門雲巖寺,辭別明覺禪師,決志策杖遊方,以究明生死大事。

  一日,真可禪師無意間聽到一位僧人唱誦張拙秀才的悟道偈,至“斷除妄想徒增病,趨向真如即是邪”這兩句時,忽然生起大的疑情。從此以後,真可禪師每至一處,都要把這兩句話寫在牆上,時時提撕,以至廢寢忘食,頭面俱腫。後來,終於有一天用齋的時候,真可禪師豁然大悟。他感慨道:“使我在臨濟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若何!”

  真可禪師悟道後,即遍歷禪席,居無定所。他曾經到過廬山,一度深究法相精義,後又朝五臺山,不久又遊京師,參禮燕京大千佛寺真圓遍融禪師。遍融禪師是一代華嚴宗匠。

  三、憨山德清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全椒***今屬安徽省***人。宣講三教一理,主張禪淨雙修。其佛學思想受蓮池祩巨集的影響頗深,與紫柏真可堪稱至交,突出功業是中興曹溪。他的學問,幼師孔子,少時師老莊,最後皈於佛。

  四、藕益智旭

  明代高僧,中國淨土宗第九代祖師。吳縣***江蘇***木瀆人,俗姓鍾。字蕅益,號八不道人。由於晚居靈峰***浙江杭縣***建寺、創社、著書,故世稱靈峰蕅益大師。

  少好儒學,誓滅釋老,偶閱祩巨集之《自知錄》、《竹窗隨筆》,遂取己所著闢佛論焚之。服父喪期間,聞地藏菩薩之本願,始萌出家之志。二十二歲專致唸佛。翌年發四十八願,自稱‘大朗優婆塞’。二十四歲就憨山大師之門人雪嶺剃度。 師嘗學華嚴、天台、唯識,欲統一禪、教、律,綜合佛教諸家體系,惟於實踐上側重唸佛。併兼治儒家、景教。主張融合佛、道、儒三教。著作極多,其中《閱藏知津》,系解說大藏經之經、律、論、雜等四部。並融會諸教學,註釋《大乘起信論》、《大乘止觀論》。著《彌陀經要解》一書,乃調和禪與唸佛之作。門人成時別編其遺文為《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十卷。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明代四大高僧。[淨土聖賢錄卷六、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