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識字教學的目的任務和方法

  一 識字教學的目的任務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學齡初期的兒童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必須先識字,由字才能構成詞,當兒童的記憶裡儲存起一定數量的字詞後,才能比較順利地閱讀或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識字是發展兒童書面語言的一種手段;識字的目的是為閱讀和作文打下基礎。尤其在一二年級打好識字基礎,才能順利地進行閱讀和作文。

  為什麼要先識字呢?這是由漢字、漢語的特點所決定的。漢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表意文字,字音與字形之間沒有必然聯絡,而且字形複雜,結構多樣,筆畫變化多端。學習漢字必須一個一個地認、讀、寫、記。漢字常用字有3 000多個。初入學的兒童如不掌握一定數量的漢字,就難以進入閱讀和作文。低年級是否要以識字為重點。這個問題從新中國建立後就一直存在不同意見。因為這其中有個識字量問題,總識字量定得不足三千,尤其是低年級識字量過少,就不能提早地進行閱讀。過去較長時間學生語文水平不高是和低年級識字量過少分不開的。所以我一直主張低年級語文教學必須以識字為重點。

  識字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使兒童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字。為完成這個任務,在教學生識字的同時,還要培養識字能力。識字能力包括:漢語拼音能力、語音和字形結構的分析與綜合能力、理解字詞義的能力、查字典的能力等。學生具有識字能力,就能半獨立或獨立識字,不斷提高識字效率。

  識字教學在完成識字任務的同時,還要發展兒童的語言。識字是發展書面語言的必要條件,通過識字,才能學詞、學句、學文。識字和發展語言是統一的。

  識字教學在完成識字任務的同時,還要豐富兒童的知識,發展兒童的智力,提高兒童的思想認識,培養兒童的情感等。因為兒童的識字過程,一方面熟記字的音形義,一方面以字詞為媒介,間接地認識世界,在學詞、學句中豐富知識,提高認識,並在兒童記憶中以字詞形式將認識的成果鞏固起來。

  如果全面地理解和完成識字教學的目的、任務,就不至於產生識字影響兒童語言發展、影響兒童智力發展等片面的看法和做法了。

  二 識字教學的要求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字讀成一個音節,每個字都包括音形義三要素。識字就是要統一地、正確地掌握字的音形義。正如魯迅先生所講:“誦習一字,當識形音義三:口誦耳聞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義,三識並用,一字之功乃全。”《魯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256~257頁。就識一個字來講,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正確書寫字形,理解字***詞***義。在大腦中建立字的音形義的牢固聯絡,達到看見字形,能讀出字音,明白字***詞***義;聽到字音知道字***詞***義,能寫出字形的熟練程度。

  ***一***要讀準字音

  識字先要求讀出字音;見到一個字,能讀出字音,才算基本上認識了這個字,達到認讀水平。一要讀出來,二要讀得正確。對每個字要求發音正確,掌握聲調是讀準字音的重要方面。

  學齡期兒童的發音能力,已相當成熟,對字的讀音不會有太大困難。除非是方言與標準音不一致時,會增加發音的困難。以漢語拼音作為識字的正音工具,會加速識字的讀音教學。不過由於漢字有同音字和多音字,這給字音教學帶來一定困難。要使學生不讀錯音、不用別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求學好漢語拼音以外,還要準確地理解字***詞***義,多做些比較練習。

  ***二***要認清和正確書寫字形

  初入學的兒童,如果認讀的生字大量是已掌握的口頭詞彙,那麼只有字形是新因素。例如上、中、下,頭、口、耳、目、舌,日、月、水、火,爸爸、媽媽等字詞,字音、字義兒童早已掌握,只有字形不認識,不會寫字形。兒童認讀這些字,就是在他已經掌握的字音、字義基礎上,認清字形,使字音、字義與字形統一起來。

  兒童識字不僅要求能認和讀,而且還要求會寫字。認和讀是眼和口的活動,寫是手的活動。六七歲的兒童手指小,肌肉群和末梢神經還不很發達,控制筆的能力還不是很靈活,因此,開始寫字是比較困難的。其次,學齡初期兒童的知覺常表現得較籠統,不容易發現事物的特徵及事物間的聯絡,在認字形中,往往因觀察不仔細而發生增減筆畫、顛倒結構等錯誤。再加之漢字字形複雜、筆畫變化多樣,這就使兒童掌握字形更加困難。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字形遺忘率高於讀音、解義,……默寫中結構混淆、筆畫增減及字形相混等‘形錯’字,超過音近、義近相混的字三倍左右。”潘菽:《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31頁。

  根據以上分析,兒童初學漢字,掌握字形是個難點。因此必須嚴格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筆畫和結構,清晰地感知字形;通過分析、比較,準確地認清字形;注意字形特點及形近字的細微區別,牢固地記憶字形;正確地書寫字形。字要書寫工整,筆畫求準,結構求勻,行款整齊,字面乾淨,逐步達到書寫熟練。由於書寫字形是識字教學的難點,所以必須“四會”分步走,先讀後寫,讀多寫少。

  ***三***理解字詞義

  兒童識字不但要求讀出字音,寫出字形,還必須要理解字詞義;因為理解字詞義,有助於鞏固字音、字形,有助於理解語言和在語言中的用詞,不出或少出錯別字。

  理解詞義就是理解概念,建立詞和詞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的聯絡。對字詞的理解,不僅要理解字面含義,而且要結合課文理解,還要會用所學字詞說話、造句。漢字有多音字、多義字,一般要據詞、依文斷定字詞義。如“行”字,只有在“行列”、“旅行”兩個詞中,才能確定“行”的讀音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