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對上司的辯論之道
相對於老闆而言,無論在地位、經濟或實力上打工族都處於弱勢群體的地位。一旦遇到老闆或者頂頭上司有侵害自己權益行為時,或者在為自身爭取正當的權益時,都 免不了要同老闆或頂頭上司之類的人物展開一番脣舌之辯。這時候,打工族要想佔有先機,取得勝利,就必須依靠一定的論辯方式和技巧,才有可能化被動為主動, 變不利為有利,從而為自己爭得一定的利益。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打工者的辯論方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欲揚先抑:收回來的拳頭更有力
三年前,小程在歐洲某國自費留學,一邊讀夜校拿學位,一邊在一家計算機服務所打工。那天是星期五下午,他幹了一整天資料輸入的活兒,只覺得頭腦發脹,可 明天還得準備夜校的考試。臨下班時,老闆手下的一個當紅頭兒忽然走來,告訴小程要他明天加班。於是雙方發生了一場口舌之爭——
頭:客戶急著要這組資料,您必須在星期一交活兒。怎麼樣?
程:什麼?星期一?請問,明天是星期幾?
頭:也就是說,您明天和後天都得加班完成剩下的工作。
程:不過,我不明白,這剩下的活兒到底該誰幹?
頭:您。
程:為什麼?
頭:這很簡單,您的工作本來就是由我安排的,對吧!
程:可是您並沒有權力安排我的週末時間。
頭:有權力!您到底是來打工的還是來讀學位的?何況在你們中國本來就是一週工作40小時呢,可你現在乾的是多少?不過一週30小時。
程:可我還聽說過,在你們國家工業化初期,連童工一天也得工作13小時,請您算算一週是多少小時?
頭:您……您這是強詞奪理。
程:不,跟您一樣,我說的只是事實。
這個小頭目啞口了,只得聽憑小程自由安排自己的週末時間。
小程的反駁之所以具有殺傷力,首先在於他採取了先收縮後出擊的整體戰略安排得當,他首先通過耐心的詢問,試探出對方的真正用意在於有意刁難時,然後進行反擊;同時也與他最後這一擊運用了類比反駁的技巧有關。他牢牢抓住對方計算工作時間的方法,將對方從空間上中國的歪算,變為時間上過去的歪算從而得出二者相似的結論,對小頭目的偏見與歧視給予了辛辣的嘲諷,從而維護了自己的正當權益。
二、垂釣金槍魚:聲東擊西制服人
大成是一名廚師,燒得一手美味川菜,可因一時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只得來到重慶一家個體小餐館打工。幹了一個月,他越來越覺得老闆付給的工資太低,為了使 苛刻的老闆為自己增加工資,他便精心設計了一整套“垂釣金槍魚”的論辯方案。這天,大成買來一份報紙,故意在幾條招聘廣告上畫了些槓槓,擺在案桌醒目的位 置上。果然引起了老闆的注意——
老:我說大成,這報紙是你的?
成:當然。怎麼的,你想看?
老:我是說,你想去幹車工?幹車工就比干廚師強嗎?
成:可不是。你這裡的活兒太累人了。我可是每天吃了人蔘來給你幹活的,否則,根本頂不下來!
老:看來,你是真想跳槽啦,對吧?
成:我在廣東干過整整三年車工,跟福州一家工廠聯絡了,他們對我很感冒興趣意哩!
老:為什麼非走不可?你是嫌這裡工資太少吧?
成:你以為很多嗎?一個月才幾百塊!說實話,累點我倒不計較,可要值得!
老:可是,你也許不明白,眼下生意蕭條呀,要是你在別的老闆手下幹,也許還沒這麼多。不是嗎?你看隔壁那家擔擔麵館裡的那個女孩子,才有你工資的三分之二多。
成:你也該仔細看看,她乾的是啥活——洗碗的。能和我這真正的廚師相比嗎?何況我是經過業務培訓的,有等級證書哩!
終於老闆給大成增加了一筆不菲的工資。
顯然,為了增加工資,打工仔大成是用了一番心機的。從整體上看,他採用了放長線釣大魚的論辯佈局。在論辯的第一回閤中,他先以意欲跳槽的假象造成先聲奪人之 勢。從而為論辯勝利爭得了先機,也為後邊的論辯埋下了伏筆。在老闆的追問下,論辯進入第二回合。大成運用了求異的論辯方式,借車工來做對比,巧妙地提出了 工資少的問題;當老闆拿洗碗工來做擋箭牌時,他機智地再度運用差異辯駁的方法,點明廚師與洗碗工的本質區別,迫使老闆承認自己的“身價”。
三、拋磚引玉:求同存異變雙贏
小昭是一家民營企業的打工仔,因為工作出色,被提升為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工作兩年後,他發現老闆過於摳門兒,活脫脫一個土財主,更令他想不開的是,自己 雖然身為一個部門的小頭目,工資還不如在百貨公司搞銷售的一個同學多。他想,跟了這樣的老闆,既掙不了大錢,也幹不成大事,於是產生了跳槽的想法。這天, 他向老闆交了辭職報告。次日,老闆找到他,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脣槍舌劍的論爭——
老:小昭,你說說看,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昭:沒別的想法,只想趁年輕,轟轟烈烈幹一番,實現當初的夢想。
老:既然如此,就不能在我這裡實現它嗎?
昭:那還不簡單嗎?首先,請你考慮給我加薪,每月不能少於3000元。當然,如果能把我派到你的一個下屬企業去也行。
老:噢 ,小昭,不是我想虧待你,你想想,如果給你一人漲了工資,其他人找來,我能擺得平嗎?財會部的某某、策劃部的某某,不是比你資歷深就是比你年歲大……
昭:老闆,這我可有點糊塗了,明明 是個民營企業,可為什麼要因襲國營企業那些條條框框呢?你既然堅持那種陳腐的用人機制,那我也只得另找出路啦,何況有家公司已經開出了合適的價格。俗語說“人往高處走”,請老闆能理解。
老:我佩服你這股子闖勁兒,既然是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好,我成全你,給你一個“放水養魚”的機會。你說,需要怎樣一條出路?
昭:只要是富於挑戰性的都行。比如,不久前兼併的玩具廠不是正等著調整結構嗎?
老:噢,你是想在那兒開闢戰場!那好,你去幹吧——當廠長。給你60萬元啟動經費行不行?
昭:行。我應當承擔什麼樣的義務呢?
老:這很簡單,到年底你能把這筆款子的利息歸還就行了,畢竟你還養活了那麼幾百號人啊!
昭:好,咱們一言九鼎,這就畫押。
就這樣,小昭順理成章地獲得了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
整個論辯中,小昭採取了一面利用老闆對自己“夢想”的共鳴和惜才且願意“蓄水養魚”的心理,展開以情動人的攻勢,一面又不失時機地丟擲辭職之“磚”,以引出 實現夢想的“出路”之“玉”,從而在軟硬兼施的論辯之中步步緊逼,最終贏得了兩塊“玉”中的一塊,即擔任下屬廠廠長的“出路”。對於老闆而言,他也覺得不 僅沒有損失什麼,反而得到了一個解決包袱的機會。可見,打工族向老闆爭權益,未必都只有“不是魚死就是網破”這樣一種結局。事實上,只要打工族能在複雜紛 繁的利益關係中採取得當的論辯謀略,獲得類似的雙贏結局並非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