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備考建議

  2015年上海

  傳統只是一個相對概念,我們所說的傳統題型,往往只是從形式上加以區分和理解,這樣往往發現不了新變化,把握不了新趨勢。以計算題為例,這是一個傳統題型,但是計算題所考查的內容與能力,在新課程背景下有了新的要求和內涵。在傳統課程體系下,強調的是知識邏輯,重視的是知識體系及其基本概念,因而考查計算題時大多考查價值量、勞動生產率等相關計算。在新課程背景下,強調教材的編寫、課堂教學、教學評價都要遵循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因而,計算題的選材大都同日常生活實際聯絡緊密,以企業利潤、外匯匯率、銀行利率等相關知識點作為支撐,同時計算題的難度也大大降低,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規律,也有利於引導教學向新課程轉向。

  近年來的高考,政治學科都體現了鮮明的時代性和生活氣息,考生在複習時,要多聯絡一年來的重大時政熱點: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特別是會議提出的新理論、新觀點、改革35週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注會議焦點、全國“兩會”、文化強國建設文化產業發展、文化“走出去”、經濟轉型升級、生態環保、城鎮化、新興產業發展、科教興國、社會公平以及中央主流媒體關注的熱點、焦點話題等,學會運用學科的基本原理分析事物性質、探尋現象成因、解決存在的問題,並注意從不同模組多角度進行思維。

  2015年課標Ⅰ政治備考建議

  近年來高考試題都堅持了能力立意、問題立意的命題原則,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作為文科綜合能力的高考測試,更具有綜合性。不僅表現在不同學科知識的綜合,更在於學科知識與現實問題的綜合性理解、學科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科知識和能力與考生的身心健康等綜合素質的關聯。在今年的高考試題中,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表現。

  從高考的考查要求來看,學會知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要的是對新問題、新情境的認識和解決過程的能力要求。試題看起來不難,答案也是簡單的,但其背後的思維過程卻是複雜的。即使同樣的問題,切入的角度不同,答題的思路和答案的設定也就不會相同。因此,學生不能停留在僅僅知道了社會熱點問題、背誦了課本知識本身,平時注重蒐集材料,多方位、多層次的分析材料和問題,要通過具體問題的設計和解答,培養思考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2015年安徽政治備考建議

  從近幾年安徽省文綜政治部分試題命題的規律來看,試題緊扣政治必修四本教材和考生的認知水平,突出核心和主幹知識。所以在2015年的複習備考中,考生要注意對課本主幹知識的消化和落實,切忌以題海戰術代替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

  構建學科知識框架。教材中的每個專題都有自己的知識脈絡和知識結構,考生在複習備考中要學會構建學科知識框架,強化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

  解題能力要規範。一是練習所用試題要標準化,訓練所選試題應具有典型性示範性;二是訓練所用試卷要常規化,即採用“11+2”的模式,突出練題的準確性和規範性;三是能力訓練要高考化,即練習所選試題的難度、能力要求要與高考試題相當。

  2015年重慶

  以經濟、哲學為主,政治部分次之,文化部分最後;而各科根據其考試時的側重點不同,學習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高考時,經濟學方面以選擇題為主,平時訓練時以選擇題為主,簡答題為輔;哲學多以簡答題等主觀題形式出現,因此在平時練習時要多以主觀題為主,選擇題為輔;政治生活方面在主觀題和客觀題都有出現,因此訓練時要注意平衡同時要注意與時事政治的結合;文化生活方面涉及較少,選擇題一般只有一道,主觀題也只有一道,因此訓練時也是兩方面都要照顧到,不過還是以主觀題為主。

  根據《考試大綱》和歷年高考試卷的出題情況,我們可以確定每一部分比較重要的內容,平時要加強學習和背誦:經濟學部分需要注意的知識點包括:價值規律、消費及消費與生產的關係、企業的經營、經濟制度與分配製度、財政作用、市場經濟與巨集觀調控、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政治生活方面需要注意的知識點包括:公民的政治權利與義務及履行,政府的職責及轉變、我國的政黨制度、民族政策、宗教政策這兩方面今年要特別注意、國家利益、綜合國力及我國外交政策;文化生活方面以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為主,第三單元為輔;哲學生活以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為主,第四單元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