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麻痺疼痛是什麼原因

  大腿麻痺疼痛是腰椎病變壓迫引起的,那麼大腿麻痺疼痛我們應該怎麼辦?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大腿麻痺疼痛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大腿麻痺疼痛的原因

  一、坐姿僵硬 人體在前傾20度坐位時,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最大。這正是我們在電腦前工作、上網、打遊戲時經常保持的姿勢。長期如此坐位,腰椎受壓整體下沉縮短,身體的中軸線跟著後移,使椎間盤向後突出。

  二、疲勞過度 在我們的日常活動中,腰椎大多處於屈曲狀態,過度工作就等於增加腰椎屈曲的時間。統計表明,有人腰椎屈曲的頻度一天中最高的可達3000 - 5000次。這種過多的、反覆的屈曲是造成腰痛最常見的原因。

  三、露出小蠻腰 腰部特別怕冷。如果夏天在空調房裡露腰或晚上不注意蓋被子,為了抵禦寒氣,腰背部的肌肉痙攣,小血管收縮,使得區域性血液壓力迴圈減少,會影響椎間盤的營養抗生素供應,椎間盤內壓力升高,造成更多的傷害。

  四、高跟鞋是幫凶 穿上高於3釐米的高跟鞋,人體負重力線大大改變,骨盆前傾,腰部後仰。過度的腰部後伸背肌收縮繃緊,腰椎小關節和關節囊處於緊張狀態,長期下去,關節囊和腰背肌即發生勞損,引起腰痛。另外,穿著高跟鞋後,身體重心前移,足尖負重增大,硬將大致為方形的飽滿的足前部擠進錐形的窄小的鞋尖內,使雙足備受折磨,容易誘發足部病。這些病變除了引起足部情人疼痛、麻木等不適感覺外,也可通過反射機制涉及腰部,引起腰痛。

  五、高枕有憂 不合適的枕頭除可以檢查引起落枕等頸部孩子疾病外,對腰椎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枕頭是維持人體臥位時脊柱尤其是頸椎和腰椎生理曲線的主要工具。如果我們選擇枕頭過高,不僅不符合頸椎的生理屈度,使頸椎過於前屈、頸部軟組織過度緊張、疲勞,易發生落枕,久而久之還會造成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這樣影響了脊柱的力學平衡,使腰背部骶棘肌也隨之處於高張力狀態,從而導致腰椎產生代償生理前凸變直或消失,腰部軟組織出現勞損。

  六、睡姿不佳 人一生有1/3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在臥床時應當使腰部的肌肉、椎間盤、韌帶等處於自然放鬆休息狀態。建議選擇硬板床或在木板床上放較硬的席夢思等彈性臥具。另外,睡覺時的姿勢以側臥,雙下肢稍彎曲位為好;如果睡時喜歡仰臥位,也可在兩條膝蓋下面墊一個枕頭,這也可保持雙下肢稍微彎曲。

  大腿麻痺疼痛怎麼辦

  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側後方擺,然後右手在上,向左側後方擺。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做100次。

  前挺腿

  躺臥在床上,儘量屈膝,然後腳跟用力慢慢向斜上方蹬出伸直,再把伸出的腿收回成屈膝姿勢,兩腿交替做20次。

  飛燕式

  患者俯臥於木板床上,兩臂靠在身體兩側伸直,然後頭和肩以及雙臂向後上方抬起與此同時,雙腿伸直向上抬高,使整個身體像一隻飛燕,反覆做10次。或雙手置於臀部,讓患者同時挺胸、仰頸及雙下肢呈伸直狀後伸,以使全部身體及腹部與床面相接觸。

  深膝蹲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下蹲的時候腳跟不要離地,臂部靠近小腿。同時雙手握拳前伸。開始時動作要慢,站起來時伸腰收回雙拳。動作由慢到快,反覆做100次。

  反弓式

  患者仰臥,雙下肢呈屈曲狀置於床上,雙肘或雙肩及頭後部作為支點,通過挺胸及雙側骶棘肌等收縮而達到人體呈弓狀。若患者力量足夠大,雙肘和雙肩亦可離開床面,僅以雙足和頭部作支點。

  大腿麻痺疼痛的預防

  ***1***腰的保護:睡床要軟硬適中,避免睡床過硬或過軟,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腰部受到風寒溼侵襲,避免腰部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肌力不平衡,造成腰的勞損。

  ***2***正確用腰:搬抬重物時應先下蹲,用腰時間過長時應改變腰的姿勢,多做腰部活動,防止逐漸發生勞損,因工作性質而用腰過度或已產生輕度勞損時,應避免勞損進一步加劇而最終引起腰椎退變。

  ***3***腰部保健運動:堅持腰的保健運動,經常進行腰椎各方向的活動,使腰椎始終保持生理應力狀態,加強腰肌及腹肌練習。腰肌和腹肌的力量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對腰的保護能力加強,防止腰椎發生退行性改變。

  ***4***體育運動適度為宜。體育運動可能對脊柱形成衝擊力、擠壓力,極度旋轉、屈曲等運動都會給腰椎造成損傷,引起退變早發或加重。明白了這些機理,有助於人們選擇和調節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