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夾竹桃預習教案

  課文夾竹桃主要學習什麼內容?同學們又要掌握什麼樣的知識點?教師不妨引導孩子們做好課前預習。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學生學習過程:

  一、匯入

  1、板書課題:19、夾竹桃,齊讀

  2、簡介夾竹桃:這是我國各地常見的栽培觀賞植物。它的葉、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生字新詞。

  2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後集體朗讀。

  2說說詞語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沒有牴觸。

  乍起:剛剛開始。

  韌性:柔軟而結實。

  3指名讀課文

  三、理清課文脈絡

  自由讀課文,想想如何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總寫夾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戀和回憶的花。

  第二段2寫作者家中的夾竹桃開花時紅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寫夾竹桃的可貴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寫作者愛上了夾竹桃。

  作業設計: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同步》。

  板書設計:

  夾竹桃

  花期之長 韌性可貴 花影迷離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

  學生學習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題是“夾竹桃”,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夾竹桃的呢?2、4、5

  2、課文的2、4、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夾竹桃的什麼內容?請同學們邊讀邊想,努力把課文讀好。

  學習第2自然段

  1、默讀,思考:“我”為什麼覺得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討論,交流:

  1這是什麼景象?兩盆夾竹桃,一盆紅色的,一盆白色的

  2為什麼覺得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與雪:不相容——融洽

  3、輕聲讀,體味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學習第5自然段

  1、輕聲讀,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討論:

  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讀,思考:

  1月光下的夾竹桃為什麼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夾竹桃有什麼特點》讀第5自然段,試著完成填空練習:

  我想它是地圖。是亞洲,是非洲,是大海。,

  是遠渡重洋的海輪。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現出。,就是游魚。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5、小結:

  月光下的夾竹桃香氣襲人,葉影參差,花影迷離,“我”把它幻想成地圖,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讓我領略了無限的妙處。

  6、練習朗讀。

  學習第4、3自然段

  1、那麼第4自然段又寫了夾竹桃的什麼呢?輕聲朗讀

  2、討論:寫了夾竹桃的韌性。

  3、默讀,畫出最能表現夾竹桃韌性的句子。

  自由讀,交流,出示:

  1在和煦的春風裡,在盛夏的暴雨裡,在深秋的清冷裡,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豔。

  2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

  ①這兩句話主要講了什麼?主要講了無論是季節的變更,還是氣候的變化,只有夾竹桃始終如一,沒有哪一天不是迎風開放;它的花期之長,沒有哪一種季節性的花可以與之相比。

  ②體味“無……不……”、“無不”的作用。

  ③練習用“無……不……”、“無不”造句。

  4、讀第4自然段最後一句話,把它改為陳述句。

  5、課文重點寫夾竹桃,為什麼要用一個自然段來描寫“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的景象呢?反襯

  6、指導朗讀

  7、小結:

  這兩個自然段通過一年三季、花開花落的襯托和夾竹桃花期之長,始終如一寫出了夾竹桃的韌性。

  8、練習背誦

  學習第1、6自然段

  1、自由讀第1、6自然段,聯絡全文想想作者為什麼愛上了夾竹桃?

  2、課文的最後一節在全文起了什麼作用?前後呼應,總結全文

  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

  2、造句:

  無……不……無時不……,無日不……,無人不……,無法不……

  無不——

  板書設計:

  韌性

  夾竹桃  值得留戀和回憶 愛上了夾竹桃

  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