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新思維的過程中的步驟有哪些

  思維分廣義的和狹義的,廣義的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概括的和間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質和事物間規律性的聯絡,包括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而狹義的通常的心理學意義上的思維專指邏輯思維。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創新思維的過程中的步驟

  一、準備階段

  創新思維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問題意識是創新思維的關鍵,提出問題後必須著手解決問題做充分的準備。這種準備包括必要的事實和資料的收集,必須的知識和經驗的儲備,技術和裝置的籌集以及其他條件的提供等。同時,必須對前人在同一問題上所積累的經驗有所瞭解、對前人在該問題尚未解決作深入的分析。這樣既可以避免重複前人的勞動,又可以是自己站在新的起點從事創造工作,還可以幫助自己從舊問題中發現新問題,從前人的經驗中獲得有益的啟示。準備階段常常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

  二、醞釀階段

  醞釀階段要對前一階段所獲得的各種資料和事實進行消化吸收,從而明確問題的關鍵所在,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和方案。此時,有些問題雖然經過反覆思考、醞釀,仍未獲得完美的解決,思維常常出現中斷、想不下去的現象。這些問題仍會不時地出現在人們的頭腦中,甚至轉化為潛意識,這樣就為第三階段頓悟階段打下了基礎。 許多人在這一階段常常表現為狂熱和如痴如醉,令常人難以理解。如我們非常熟悉的牛頓把手錶當雞蛋煮、安倍不認識家門、陳景潤在馬路上與電線杆相撞。

  這個階段可能是短暫的,也可能是漫長的,有時甚至延續好多年。創新者的觀念彷彿是在冬眠等待著復甦、醒悟。

  三、頓悟階段

  頓悟階段也叫做豁朗階段,經過醞釀階段對問題的長期思考 ,創新觀念可能突然出現,思考者大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真實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心理現象就是靈感或靈感思維。

  靈感的來臨,往往是突然的、不期而至的。如德國數學家高斯,為證明某個定理,被折磨了兩年仍一無所得,可是有一天,正如他自己後來所說:像閃電一樣,謎一下解開了。

  四、驗證階段

  思路豁然貫通以後,所得到的解決問題的構想和方案還必須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進行反覆論證和試驗,驗證其可行性。經驗證後,有時方案得到確認,有時方案得到改進,又是反感甚至完全被否定,再回到醞釀期。總之,靈感所獲得的構想必須經過檢驗。

  創新性思維的客觀事物認知

  分析和綜合

  思維的過程總是從對事物的分析開始的。所謂分析,就是通過思想上把客觀事物分解為若干部分,分析各個部分的特徵和作用。所謂綜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個部分、不同特徵、不同作用聯絡起來。通過分析和綜合,可以顯露客觀事物的本質,並通過語言或文字把它們表達出來。人類的語言、文字也正是在思維分析、綜合中逐步形成的。

  比較和概念

  在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通過對事物外觀、特性、特徵等的比較,把諸多事物中的一般和特殊區分開來,並以此為基礎,確定它們的異同和它們之間的聯絡,這就稱之為概括。在創造過程中,經常採用科學概括,即通過對事物比較,總結出某一事物和某一系列事物的本質方面的特徵。

  抽象和具體

  比較和概括是抽象的前提,通過概括,事物中的本質和非本質的東西已被區分,捨棄非本質的特徵,保留本質的特徵,這就稱之為抽象。與抽象的過程相反,具體是指從一般抽象的東西中找出特殊東西,它能使人們對一事物中的個別得到更加深刻的瞭解。抽象和具體是在創新中頻繁使用的思維。

  遷移

  遷移是思想過程中的特有現象,是人的思維發生空間的轉移。人們對一些問題的解決經過遷移往往可以促使另一些問題的解決,如掌握了數學的基本原理,有助於瞭解眾多普通科學技術規律;掌握了創新的基本原理,有助於瞭解人工製造物的演變規律;掌握了機械原理,有助於進行機構創新設計及機械運動中的力學分析。

  判斷和推理

  人們對某個事物肯定或否定的概念,往往都是通過一定的判斷和推理過程而形成的。判斷分為直接判斷和見解判斷,直接判斷屬感知形成,無需深刻的思維活動,通過直覺或動作就可以表達出來,如兩個人比較身高,可以直接判斷出來。見解判斷是針對一些複雜事物,由於因果、時間、空間條件等方面的影響,必須通過科學的推理才能實現的判斷,其中因果關係推理特別重要。判斷事物的過程首先把外在的影響分離出來,通過一系列的分析、綜合和歸納,找出隱蔽的內在因素,從而對客觀事物作出準確的判斷和推理。

  什麼是創新

  創新的定義: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一個產品創新,就是生產一種新的產品,要採取一種新的生產方法。工藝創新,要開闢市場,市場開拓的創新。要採用新的生產要素,要素創新。制度管理體制、管理機制,制度的創新,他提出了五個方面。美國另外還有個管理學大師,學經濟 學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這個人叫德魯克。他第一次在20世紀50年代,上一個世紀的50年代,把創新引進管理領域,有了管理創新。他認為創新就是賦予資源以新的創造財富能力的行為。現在創新兩個字擴充套件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講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新、技術創新、教育創新、分配創新。我們同學們的學習方法也要創新。那麼對創新我們有多方面的理解,說別人沒說過的話叫創新,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叫創新,想別人沒想的東西叫創新。我們有的東西之所以叫它創新,就是因為它改善了我們的工作質量,改善了我們生活質量,有的是因為它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為它鞏固了我們的競爭地位,有的是對我們經濟,對社會、對技術產生了根本影響。所以我們叫它創新,但是創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東西,我舊的東西以新的形式包裝一下,包裝舊的東西叫創新。我舊的東西以新的切入點叫創新,我總量不變改變結構叫創新,結構不變改變總量叫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