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養生

  老祖宗總結出的長壽之道是: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佔25%,其它佔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佔到了50%!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之道

  《黃帝內經》講:“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人人都有喜怒悲恐驚,情緒的產生是五臟運動變化的結果,而且人的五臟與人體的情緒有明確的對應關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能讓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愉悅的心情。

  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肝主怒,例如很多女性在月經前特別愛生氣,因為女性以血為用,以肝為先天,中醫認為人體的肝臟的功能是主藏血的,調節人體的月經。肝臟另一個重要功能調節人體的情緒,主疏洩情緒。在人體月經前,個體的氣血很壅盛,當洩不洩,由於人體處於中醫認為的“肝鬱氣滯”病理狀態,肝臟疏洩人體氣血和疏洩人體情緒的功能發生障礙,在人體身體上就會表現出沿著肝經循行位置,出現症狀,所以會出現經前“乳腺脹痛”有的甚至還會出現脅肋疼痛、偏頭痛。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痛不痛,氣血壅”,身體疼痛,是因為有氣血擁堵,流通不暢。同時在情緒上人們就會表現出“急躁易怒”。《黃帝內經》講:“肝氣實則怒,血有餘則怒”。患者存在“急躁易怒”的物質基礎,壅盛而疏洩不暢的氣血,所以她們情緒常常不能自己控制自己。但是月經一來,這多餘的氣血疏洩下去了,氣血通暢了,首先,乳腺不脹痛了,其次,精神也穩定,不會無故的發脾氣了。什麼道理,她們發脾氣的物質基礎沒有了,沒有了壅盛而疏洩不暢的氣血,自己的情緒自然就又回到了她們自然的掌控之中。所以動不動就發火。當你無緣無故覺得特別愛生氣的時候,可讓中醫給你調一調肝,吃一些疏肝理氣的藥,就會調整過來。

  心主喜,就是高興,喜,除去給別人傳遞快樂和正能量外,營造輕鬆愉悅氛圍,還可以讓我們自身的身體氣血流通,暢達。我們常說“一笑解千愁”,“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就是這個道理。笑一笑,身體氣血通暢了--“榮衛通利”。但過於高興的時候,他的心氣就耗散了,所以高興是一件好事,而過度的高興也未必是好事。中醫稱“暴喜傷陽”,“范進中舉”范進中舉人卻“新貴人歡喜瘋了”就是這個道理。

  脾主思,思則氣結,一發愁就吃不下飯了,心口下堵著,打嗝、噯氣、反酸,就是發愁愁的,思慮太多了,總想,還想不通,就會把人的脾胃之氣堵上,導致消化功能的紊亂。

  悲主肺,悲則氣消。紅樓夢林黛玉是患有肺病,她會沒完沒了的老哭,肺氣就很虛弱,所以看她總是“嬌喘吁吁”,這是過度的悲傷傷了肺氣的結果。

  恐傷腎,三國演義》張飛在當陽橋上一喊,就把那人給嚇死了,那人肯定腎氣虛,恐則氣下。老百姓有一句話俗話說嚇得他屁滾尿流,其實這個人要被槍斃的人怎麼大小便都失禁了,因為腎是控制二便的,當你過度恐懼的時候,你的腎的固攝功能就差了,這樣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醫說了喜怒憂思悲恐驚情志的變化,

  和人的五臟是休息相關的。我們看到歷史小說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你看王熙鳳,王熙鳳為什麼得病,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姓名,她對誰都算計著呢,最後老天爺就把她算計了,林黛玉天天哭,哭著哭著她那肺結核就來了。你看周瑜那麼年輕,就是因為他嫉賢妒能,由於他的心態太不平靜了,他老覺得諸葛亮比他聰明,他老不服氣,說諸葛亮把他氣死,不如說他自己把自己氣死。

  情志對人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中醫說你如果一動心則“五內俱焚”,實質上你內裡的臟腑的狀態就不平衡了,不平衡了就是疾病,就會影響你的壽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講,喜怒憂思悲恐驚是正常人的七情,一定要記住,不可過度,那麼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當你情緒突然間出現最大改變的時候,其實就給了你的訊號,告訴你你可能內裡的臟腑有不調的地方了,就需要加以調整,防範於未然。

  的方法

  少言 少言並非不說話,而是勿喋喋不休、不喊大叫,更不要經常激怒而吵架。若經常不斷地大聲說話,就會使人中氣不足,影響呼吸器官的功能,不利於健康。

  少食 飲食不能過,如果每頓飯吃得過飽,血液長久地集中於腸胃,其他臟器相應缺血和處於抑制狀態,就會產生睏倦感。甚至會誘發膽囊病、糖尿病、肥胖病,導致早衰,縮短壽命。

  少臥 老人好臥,但需有節制。若長時間臥床休息,會損傷陽氣,陽氣不暢,腸胃消化力減弱,身體機體活動隨之衰減,而容易得病。冬季傷寒,夏季傷暑,均為“久臥傷氣”所致。

  少坐 “久坐傷肉”。有的老人迷戀電視、麻將,出門以車代步。久坐,脈絡瘀滯,氣血不暢,導致下肢萎縮、腫脹、脈管痙攣出現青紫、行走困難。這就是醫學上的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所以,老人應儘量活動肢體,多走路,參加適度的文娛體育活動,儘量避免人未老,腿先老。

  少怒 怒是七情中最強烈的一種情緒。“怒不節,氣乃不固。”怒則氣機不暢,出現氣逆和氣滯,引起心腦血管病。故善於養生的“老壽星”,無不忌怒。忌怒的主要方法是:自制。易發怒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要自我剋制。或者有意識地轉移目標,平衡穩定自己的心境,用理智駕馭情緒,或改變一下環境,使心情冷靜下來。

  少欲 養身貴在養心,養心貴在養神。人不能沒有物質和精神的需要和追求。但這種追求要從實際出發,切勿脫離主客觀條件,甚至想入非非,最終因失望而痛苦,憂思成疾而影響健康。因此,會養生的人均減少個人私慾,淡化名利。

  少色 即寡慾以養精。養精就是保護好器官的生理功能。若好色縱慾,不但會引起性機能衰退,使人精疲力竭,還會造成機體的內分泌紊亂,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