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要克服的壞習慣

  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往往都會有人進入練習太極拳的誤區,或者一些練習的姿勢不正確,這些都會影響到練習太極拳的進度,甚至傷害身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拙力

  什麼是拙力,拙力就是僵力,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一定要克服自己周身板硬,四肢硬邦邦的現象,這樣才有利練好太極拳。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周身放鬆,四肢鬆軟,從出手毫不用力開始,從邁步輕慢開始,待姿式動作熟練作準,再開始稍加用力。

  練武術和煉養生功不同,練太極拳首先要克服先天本能之力,學來後天功夫之勁。

  煉養生功是調動先天本能之氣,克服後天呼吸之氣,以達胎息。先天本能之力,是父母付與的,後來輕靈巧勁是學來的。

  所以學太極拳要從出手邁步不用勁開始,待掌握了動作要領再運用太極勁、太極味去打太極拳,學太極拳和學寫毛筆字有相通的道理,學太極拳先學劃道道,寫毛筆字先學描紅模子,把字的一筆一劃弄清楚再練正楷大字,正楷練好了,再寫行書,草書,狂草等。

  打太極拳同樣是先學劃道道,道道劃清楚了,一招一式練準確了。再去練套路,由生到熟,由熟到巧,運用自如,待都練好了,想怎麼練就怎麼練,達到從心所欲,為所欲為的程度。

  二、挺胸

  學太極拳必須克服挺胸之大病,挺胸氣向上行,以達怒髮衝冠,雄糾糾氣昂昂之式,這是儀仗隊,閱兵式的要求,以顯軍威。

  學太極拳要求氣向下而沉于丹田,使下肢穩健,上身自然鬆馳,周身之力一鬆到腳,下肢練的如樹生根,無論多大的颱風也休想把它颳倒。

  這就是含胸拔背,氣沉丹田的效果,如果挺胸使氣上行,雄糾糾,氣昂昂。表面上看來是怒髮衝冠不可一世,實際是如充上氣的氣球,沒充氣時還在那呆著,一充上氣立即飛起,輕飄的而去,因此學太極拳必須克服挺胸之大病。

  三、提肚***即往裡收縮肚子***

  這和挺胸是上下呼應的,肚子一收縮,氣即上行不能沉至丹田,腹堅如石之功,永遠地練不出來,練太極拳講腰似車軸,車軸是圓的不是扁的,講帶脈充實,一個上乘太極推手專家肚子也等於手,當對手雙手或單手按在肚子上,他用肚子一彈,就能把對方扔出丈外,提肚哪能練出這種功效來,因此,學太極拳克服提肚之病是首要的任務之一。

  太極勁的練習方法和技巧

  習拳者的夢想都是太極推手和太極散手,如何能做到呢?首先就是要掌握勁的技巧,下面我們具體學習一下勁的練習方法。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太極就是在一開一合、一呼一吸的鼓盪之間。太極講求,四正四隅,抻拉拔扯,上拔下拽中空,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虛領頂勁。

  太極拳並不是越慢越好,慢是方法而不是目的。太極生永珍,乃是萬拳之母,其根源是佛家密宗禪法的一個支流。習太極拳者,與人交手時憑意念順化其勢,引進落空,同時迅速出手,達到力點時猛烈震擊對方。傷其內臟,這一點是和外家拳不同的。

  練好太極勁首先要做到氣沉丹田,只有做到氣沉丹田,才能巧妙的做到勁的收放。

  練習太極勁應該鬆下來,精神放鬆,身體能鬆多少,鬆多少,不強求,鬆而不懈。上拔下拽,中空,勁在兩頭,周身是大丹田。練的是混元一氣。

  練習時應該遵循“樹式”練功法,即腳是樹根,頭是樹稍,軀幹是樹幹,指尖表皮是樹葉。樹根向下扎,樹幹樹梢向上拔,枝杈樹葉節節貫通,向外生長。式子在轉換時,要去找那個轉折點,即陰陽轉換之間。

  腳上的感覺式子轉換時,有橡皮揣子抽吸的感覺;腿和身體,在做動作的時候,被抽起來了,整個身體成為一個整體;手和胳膊:手要空,胳膊也要空,才能引進落空;胯要沉下去,髖關節有脫離獨立,運活自如的感覺。

  練習太極推手要求粘連相隨,而其中則是有勁連結,表現出太極拳的柔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