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案

  語文教案是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師鑽研教材的結晶。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魯教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魯教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3-8自然段,感受傣族人民和週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2、對周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的3-8自然段,體會周與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觀察圖畫;理解潑水節和傣族人民熱愛周的語句。能感悟出在人們歡迎周的興奮和歡悅;在周潑水中,潑灑著激動和幸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難忘的潑水節》。請大家想一想,為什麼1961年的潑水節那麼令人難忘?***因為是和週一起過的。***是啊!周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趕來參加傣族人民的潑水節,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呀!

  二、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的?邊讀第3自然段邊想。

  2、指名回答。***用自己的話說或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3、指導朗讀。抓住“敲、撒、一條條、一串串”板書,引導學生讀出熱鬧,激動的場面。

  4、出示句子:人們歡呼著:“周來了!”***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4、5自然段

  1、過渡:周來了,他來到了人群當中。***出示課文插圖***大家看看今天他穿著什麼衣服?引出句子:周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當中。他穿的是——傣族的服裝。看到周這身打扮,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親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

  2、是的,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同桌合作讀4、5自然段,看看周和傣族人民怎樣過潑水節的?分句品讀 指名讀—自由選擇讀—齊讀

  3、出示句子:週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指名讀——合作讀

  4、拓展練習

  周把水潑到老人身上,祝福他們————。

  周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福他們————。

  周把水潑到小孩子身上,祝福他們————。指名選擇說

  過渡:的祝福說到了人們的心坎上,為人們帶來了吉祥。人民發自內心地祝福健康長壽。他們之間的祝福說明什麼?***關懷、愛***

  5、有感情的朗讀第五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6—8自然段

  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場面呀!潑水節把人民和的心緊緊的連在了一起。***心連心***指名讀——賽讀——齊讀。

  五、書寫指導:鳳凰

  板書設計:

  傣族人民 —————— 周

  心

  敲、撒 連 傣族打扮

  一條條 接、敲、踩、跳舞

  一串串 心

  魯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難忘的潑水節教學反思

  課前我在與學生談話中發現學生對周很陌生,我讓學生在課外找一些有關周的故事和潑水節的介紹。在第一課時我詳細介紹了傣族和潑水節。這些激起了學生對潑水節的興趣。除了這些鋪墊我覺得圖文結合才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涵的最好途徑。我在第二課時就安排了課文插圖讓學生觀察周的穿著和表情以及周圍人群的表情,目的是能使學生邊讀課文邊能產生想象,感悟課文中激動人心的場面,傣族人民對那種難以忘懷的情感。可是,在這堂課中,我對第3自然段的重點句的朗讀沒有處理好,前面熱鬧場面的句子讀得時間太多了點,學生對的感情沒有得到提深,學生讀不出來。給人的感覺很平淡。第三環節由圖過渡到文字的語言指向性不夠明確,給人的感覺有點亂。幸虧第五自然段的作業設計把學生的思維引到了正道上來,幫助學生對文字進行正確的理解。這節課重點還不夠突出,原因在重點句的朗讀時間不夠充分。第一課時目標還有個別學生沒有落實。假如在課前進行試教,會避免環節過渡的問題。我想以後在上教研課時應更慎重點,考慮問題更周密點,這一次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