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肥胖的危害增加患病的風險

  小兒肥胖已經不是少見的了,當今社會肥胖兒是越來越多了,很多人對肥胖兒童也很關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肥胖與高血壓

  肥胖者高血壓的發病率可高達46.3%這也是肥胖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發病率隨肥胖的增長而增長,肥胖者脂肪組織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臟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負擔加重,易誘發高血壓。臨床統計表明,高血壓發病率在20-30歲的人群中,肥胖者,一旦肥胖消除,高血壓也就會得到緩解。

  2.肥胖與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特別是40歲以上的糖尿病人,其中70%-80%有病前肥胖史;反之,肥胖者的糖尿病發病率是非肥胖者的4倍;肥胖併發糖尿病的患者,不僅預後不如單發患者,而且其死亡率也高出2.5倍。為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於發展,消除肥胖才是最有效的治療和預防的措施。

  3.肥胖與高脂血症

  大部分肥胖朋友會出現脂肪代謝紊亂的現象,出現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脂血癥。脂質異常症還能造成腦血管硬化,容易發生卒中。高膽固醇血癥的原因包括遺傳和飲食的作用,科學的體重管理可使血脂恢復正常。

  4.肥胖與心腦血管意外

  肥胖可誘發冠心病。肥胖是體力活動減少,導致冠狀動脈側支迴圈削弱或不足。臨床觀察表明,中年男性肥胖者冠心病的發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而肥胖者的猝死率,則比同齡的瘦人高4倍。肥胖使大腦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男性肥胖者腦出血的發生率是非肥胖者的3.6倍,女性肥胖者腦出血的發生率是非肥胖者的1.7倍。據統計,中年男性體重高於理想體重的30%後,腦血管意外的機會增加了7倍之多。國外研究表明,在肥胖程度相等的情況下,腹部型肥胖者腦梗塞的發生率比臀部性肥胖者高3-5倍。

  5.肥胖與膽結石、痛風、脂肪肝

  有時吃多,有時飢餓並伴有肥胖現象,是膽石症、痛風的共同點。肥胖者與正常人相比,膽汁酸中的膽固醇含量增多,超過了膽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併發高比例的膽固醇結石,據統計,30%的肥胖者手術發現有膽結石,而非肥胖者只佔5%。痛風患者大多都是習慣於高蛋白飲食的肥胖者。肥胖者往往同時患有脂肪肝。據統計,肥胖者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達50%,遠遠高於非肥胖者脂肪肝的發病率。

  飲食減肥妙招

  1、喝綠茶可消耗熱量有利於減肥

  喝綠茶是另外一種重要的減肥策略。研究表明,喝綠茶能暫時加快體內卡路里燃燒引擎的運轉,可以消耗更多的熱量。至少,喝綠茶能使人提神,而且並沒有攝取過多的糖分。

  2、用瘦高的玻璃杯喝飲料

  用瘦高的玻璃杯取代矮粗的玻璃杯,實驗發現,使用瘦高玻璃杯,可以少喝25%到30%的果汁、紅酒或其他飲料。布萊恩博士在康奈爾大學實驗發現,人們用矮粗的玻璃杯倒飲料時會倒的更多,無形中增加了熱量攝取。

  3、減小餐具尺寸可以降低熱量攝取

  減小餐具的尺寸就能自動減少進餐量。康奈爾大學布萊恩博士試驗發現,大餐盤不僅裝得多,而且會使人吃得多。減小餐具的尺寸可以很輕易地每天減少100到200卡路里熱量攝取,一年可減輕10到20磅***約合4到9公斤***體重。

  4、每餐食物份量保持恆定適中

  身材苗條的人每餐的飯量都保持恆定,而且比較適中。調查顯示,“永遠苗條”的人或成功的減肥者經過幾次測量食物份量後,就能自動掌握好每餐合適的食物份量。

  5、每餐只吃八成飽有利減肥

  中國人通常吃撐了才會停止進餐。而日本沖繩島居民只吃八成飽,這是為什麼他們普遍不發胖的原因。愛美網瘦身小編建議,人們可以接受這一健康飲食習慣,每餐只吃八成飽。

  如何預防肥胖

  1.提高熟悉:充足熟悉肥胖對人體的迫害,理解嬰幼兒、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老年期各年紀階段輕易發胖的知識及預防辦法。

  2.飲食清爽:要想身體修長硬朗、避免肥胖,就要採用公平的飲食營養辦法,儘量做到定時定量、少甜食美味、多素食、少零食。

  3.加強活動:經常加入慢跑、爬山、打拳等戶外活動,既能加強體質,使體形健美,又能預防肥胖的發生。

  4.生活規律:為預防肥胖,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是很有必要的。公平的飲食營養、每餐不要太飽,既滿足了生理須要,又避免了能量儲備;若睡眠過多,熱量耗費少,也會造成肥胖,因此,不同年紀的人應安排和調劑好自己的睡眠時間,既要滿足生理須要,又不能多睡。

  5.心情愉快:良好的情感能使體內各體系的生理功能堅持正常執行,對預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反之,緘默寡言、情感抑鬱,會使生理效能發生雜亂,代謝減慢,加上活動量少,就輕易造成脂肪堆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