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詩詞相關選擇題彙總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漢族傳統詩歌。以下是小編你為大家整理有關九年級的詩詞詩歌賞析選擇題集合,歡迎閱讀!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遊山西村 宋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A、這首詩描繪山西村美麗富饒,村民淳樸好客,表現出詩人對田園之樂的嚮往。

  B、三、四兩句,隱含詩人受挫不餒的精神,有不斷進取的意趣。

  C、"簫鼓追隨春社近"的意思是:農民擊著鼓,奏著樂一隊一隊地走過,原來是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社日盛會。

  D、這首詩寫於詩人因堅持抗金復國的主張而被罷官回鄉時,所以詩中含有悲觀失意的情調。

  2、對下面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A、這首詩表現了作者長期遭貶謫的悲涼、憤懣的心情,同時又袒露出作者豁達豪放的襟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

  B、一、二句寫出了作者被貶謫置於巴楚這荒遠淒涼的地方,已有二十三年了。

  C、三、四句寫作者借吹笛來抒發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回到家鄉後衣著破爛的落魄情景。

  D、五、六句作者雖以"沉舟"、"病樹"自比,但不消沉,寫出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

  3、下面是杜甫的《戲為六絕句》之一,對這首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A、這首詩中的"王楊盧駱",即指初唐"四傑"。

  B、這首詩評價了"王楊盧駱"在詩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C、這首詩否定了對"王楊盧駱"哂未休"的態度和做法。

  D、這首詩就"王楊盧駱"身與名俱滅"的結局抒發了嘆惋之情。

  4、對宋代詞人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一詞分析不當的一項是:***a ***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A、上闕一、二句用擬人手法,以山水寄寓了送行人的深情,同時點明瞭送別的地點。

  B、"盈盈",美好的樣子。上闕三、四句說行人將去的地方,山清水秀,風景很美。

  C、下闕借惜春表達了惜別之情,同時也表達了王觀對友人美好的祝願,含蓄而別緻。

  D、全詞充滿奇麗的想象,情景交融。筆下之景,與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一樣,全然是心中之景。

  5、對陶淵明《歸園田居》的理解不恰當的一句***c***

  A、"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勞動的地點、內容和豆苗的生長情況。"種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是幽美的,兩者相互襯托,完美而又和諧。

  B、"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二句,寫早出晚歸,辛勤勞動。荒穢,指各種野草。

  C、"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承"荷鋤歸",寫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溼。"種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語雖平淡自然,卻將歸隱的艱難寫得極為具體。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無違"二句,抒發感情。表明避開官場的志趣,抒發作者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

  6、對《錢塘湖春行》詩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c***

  A、"孤山寺北賈亭西"寫詩人的行蹤;"水面初平雲腳低"寫遠望湖水平堤,朵朵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B、"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寫詩人一路行來,偶爾可以見到早來的黃鶯爭著飛上向陽的枝頭;不知是新到誰家的燕子銜了泥去築巢。

  C、"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寫詩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經開得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矮矮的草地,騎馬走過,馬蹄剛能夠被它埋沒起來。

  D、"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寫詩人來到綠楊成陰的白沙堤上,這裡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看也看不夠,於是讚歎道:這才是我最喜愛的地方!

  7、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b***

  A、"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對偶,寫"客路"、"行舟",字裡行間已有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之感,與尾聯之"鄉書"、"歸雁"遙相呼應。

  B、"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兩岸闊"與"潮平","一帆懸"與"風正"均有因果關係。"風正"是風大之意。

  C、"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表明詩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詩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陽來得早,好像春天也來得早。"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歷來膾灸人口。

  D、"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與首聯呼應,表達了詩人觸景生情,懷有無法抑制的思鄉之情。

  8、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b ***

  A、這是一首送別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寫出了送行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寫景氣勢巨集偉,寓不必傷別之意。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寫對友人的安慰:彼此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傷之情油然而生。

  C、"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全句一掃離情別緒,把纏綿的兒女之情一筆撇開,代之以豁達樂觀的感情,表現了他不平凡的胸懷和抱負,給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這兩句承上作結:同為宦遊,雖別而如此為鄰,別時則不應有兒女之態。

  9、對《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 ***

  A、"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表明作者謫居生活的艱苦和遭遇貶居的痛苦,給全詩定下了感情的基調。

  B、"懷舊空吟聞迪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後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謫居時間的長久,又表明了世態的變遷,以及迴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

  C、"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作者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

  D、"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表現出堅忍不拔的意志,與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鮮明對比。

  10、對《相見歡》***李煜***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 ***

  A、這首詩對"離愁"做了真切、深刻的描寫,如"剪不斷、理還亂"這個比喻,如"別是一番滋味"等,情深切自然,語言樸實,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B、"無言獨上西樓"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孑然一身"斯人獨憔悴"的孤影。可想見其人處境之孤寂,心境之蕭條,為整首詞渲染了淒涼暗淡的感情。

  C、"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點名季節是秋天,"寂寞"者是"梧桐深院",被"鎖"者是"清秋",使人愁而更愁。

  D、"剪不斷、理還亂"用來形容人內心的煩亂,或形容某些事難以處理解決。"別是一番滋味"等用來形容只有自己內心知曉的那種難以言說的感受。

  11、杜牧《赤壁》分析不當的一項***b ***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A、作者並不從正面寫赤壁之戰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後果,而是反說其事,並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

  B、"折戟沉沙鐵未銷",是說折斷的兵器埋沒在沙土中還沒有鏽蝕。因為該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時間不長。

  C、"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用假設的口氣說的。假如當時的天氣、風向不給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戰就有可能被曹操取勝,那麼"二喬"就可能被關在銅雀臺了。

  D、赤壁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但詩人所詠之赤壁並非此處,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故說此詩雖為詠史詩,其實也是借題發揮。

  12、文天祥《過零丁洋》分析不當的一項***c ***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事:一是在他21歲時,明經入仕,因科舉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B、頷聯把個人命運與山河命運緊密相連,個人浮沉緊繫著祖國的安危。

  C、頸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

  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抒發陷入絕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聯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決心,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13、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 ***

  A、"一封朝秦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首聯直寫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朝"與"夕","九重天"與"路八千",讓人深切感受到詩人命運變化的急劇。

  B、"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進而表明自己的心跡。"聖明"而有"弊事",相對成趣。

  C、"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即景抒情,情悲且壯。"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橫""擁"兩字形容物態都不得很精當,且有氣勢。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題***選擇題******含答案***

  1、下列對這首詩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A、這首《涼州詞》寫的是邊塞將士的生活,描繪邊地的生活環境,反映戍邊將士的複雜感情,是宋代邊塞詩的名篇之一。

  B、第三句中的"怨楊柳"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吹奏哀怨的《折楊柳》曲,另一層意思是說,因為與家人離別而怨恨的戌卒抱怨邊塞楊柳不青,連折柳寄情的願望也難以表達。

  C、"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採用了比喻的修辭,喻指朝廷對戍邊將士不關心,恩澤不能到達邊塞。

  D、這首詩格調雄奇,語句流暢,雖抒哀怨之情,但悲中有壯,不失慷慨、豪放的風格。

  2、選出對此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A、此詩第二句寫雨景,運用"如煙"的比喻,繪出了雨的形態。

  B、第三、四句寫農事繁忙,"才"、"又"兩字的搭配使用,不說"忙"而讀者已感受到忙的氣氛、忙的節奏。

  C、《鄉村四月》寫江南農村初春的風光及繁忙的農事,表現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D、這首詩寫景、敘事相結合,語言質樸、清新。

  3、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A、這是唐代詩人王維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又名《送六二使安西》。

  B、這裡的"渭城"指秦故都咸陽城,"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

  C、詩的一、二兩句寫景,寫出了送別的時間、地點和環境氣氛。

  D、詩的三、四兩句敘事抒情,抒發了強烈、真摯的惜別之情。

  4、選出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A、這是宋代詩人蘇軾在惠崇所作的畫上題寫的七言絕句。

  B、全詩通過對畫面景物的描寫,結合聯想,顯示了早春自然界的勃勃生機,形象真實,意境清新。

  C、第三、四句實寫了畫中的景物,如鮮嫩的蔞蒿、短壯的蘆芽、逆水上游的河豚。

  D、第一句中的"三兩枝"說明時間是早春。

  D、"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癉江邊。"沉痛而從容。詩人向侄孫交待後事,語義緊扣第四句,進而吐露出積極向上的情懷。

  5、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A、一、二兩句寫江和山,以"斷"和"開"兩個動詞寫出了大江奔騰的壯闊氣勢。

  B、"兩岸青山相對出"中的"出"字,使靜止不動的山富有動態的美,也寫出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C、"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句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傳神地描繪出一葉輕舟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

  D、這首詩文字淺近,想象獨特,寫景逼真,展現了一幅雄偉壯麗的山水畫卷。

  6、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A、'漁歌子'是題目,這首詞的語言通俗流暢,清新自然,具有民歌風味。

  B、"鱖魚肥"表明這是垂釣的大好季節,"青箬笠,綠蓑衣"標示了漁父的身份。

  C、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的自然景物,刻畫了一位怡然自得的垂釣漁翁。

  D、這首詞託物言志,借漁翁的生活表達自己擺脫官場羈絆後,熱愛自然,追求閒適生活的情趣。

  7、對下面這首古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破陣子 辛棄疾

  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A、辛棄疾寫這首詞寄給陳亮,既是對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藉此抒發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聲"中的"翻"意思是"彈奏",這個詞準確形象地表現出彈奏熱烈、樂聲響徹雲霄的情景。

  C、"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這兩詩句分別從聽覺、視覺兩個角度概括而生動地寫出戰鬥緊張激烈。

  D、這首詞借劍寄意,表現抗金救國的主題,即是壯詞又是悲歌,基調憤激。

  8、對下面這首古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出 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A、《出塞》,古代一種軍歌的題目。塞,邊疆可作屏障的險要地方。

  B、"龍城飛將"古人對漢朝防守邊疆大將李廣的美稱,詩中借來代稱英勇機智的統帥。

  C、"胡馬"指古代北方民族的軍隊。胡,古代對北方民族的通稱。

  D、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立志報國,死而後已的思想感情。

  9、對下面這首古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A、這首詩是作者路過瓜洲,懷念金陵住所的詩,一般認為是作者第二次拜相,奉詔進京時所作。

  B、"綠"意為"吹綠",把看不見的春風轉移為色彩鮮明的視覺形象,蘊含更為豐富,也更富有表現力。

  C、"京口瓜洲一水間"中的"間",音為jiān,中間。這句詩交代了兩個鎮所處的地理位置。

  D、這詩借春風、明月來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10、對下面一首詩賞析有誤的是*** ***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A、這是一首北朝時敕勒族的民歌,描繪出我國北方草原的奇特風光,全文意境清麗。

  B、敕勒川是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川意為平川、平原。

  C、末句中"見"同"現",呈現露出來,"見"字突出了北方草原的草長勢茂盛。

  D、"穹廬"、"四野"、"蒼蒼"、"茫茫"等詞語勾勒出草原的遼闊蒼茫,也反映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