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議論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議論文閱讀是上海高考語文科目中重要考點,要提高閱讀能力離不開平時的閱讀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上海高考議論文閱讀原文

  進入21 世紀以來,隨著媒介、數碼技術的飛速發展,以簡訊、微博、微信為主要載體的傳播手段逐漸普及,衍生出了微文學這種嶄新的文學樣式。從範圍上它包括簡訊文學、微博文學、微電影文學、微圖文文學等眾多文學子類,從內容上它承繼了傳統文學道義擔當、弘揚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又呈現出了快捷、互動、多樣的技術特質,更容易為廣大受眾所接受。

  基於技術上對“微”的要求,微文學作品一般語言都高度凝結精練、情感表達直率自然,較少用華麗的辭藻。從內容類別上看集中在哲理類、社會類等愉情喻理的主題範圍,這些主題貼合大眾的情緒需求,容易用簡練的語句取得較好的效果,類似於佛教中用“頓悟”的方式以一個微小的細節瞬間引發受眾的共鳴。因此微文學特別強調“煉字”,強調言簡而意濃。這種對語言提煉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當代一些文學作品尤其是網路文學作品等的碼字、注水現象。

  微文學的“微”是一把雙刃劍,體量的“微”很容易造成思考的淺薄和言說的侷限,不能很好地表達深刻的思想。與此同時,技術上的“微”卻又有效地克服了這種“淺言說”的缺陷。作為微文學載體出現的微博、微信等傳播方式的便捷、多樣,以及數碼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使微文學可以通過多樣化、炫目化的技術方式實現內容的“深表達”。微文學作品中大量的內容是作者即時釋出的、親身感知的真實事件,在以往許多難以被捕捉、只能通過文學作品假想的現實故事也能夠即時地呈現,而這種真實的現實一旦呈現,在一定意義上就比刻意創作的小說更深刻、更震撼,從而具備了深層次的審美體驗。

  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讀者只能進行閱讀、評價,很難有效地參與創作、修改。微文學能很好地克服這種缺點,微博、微信本身群體化或部落化的特徵,使其對微文學作品評論、轉發十分便利,讀者與作者聯絡溝通的互動性強。這在很大程度上最終改變了微文學作品的初始形態,使其呈現出了新的面貌。這種互動的思想碰撞會改變作者原初的想法,使作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文學出現了由個體創作向集體參與創作的轉變。通過互動、迴應,微文學產生了區別於傳統文學的再創作效果,

  它有利於文學走出傳統的疆域,以開放的姿態不斷地擴充套件影響力,提升文學表達的效果。誠然,當前微文學的發展還比較散亂。但是,人類不斷追求審美境界提升的要求和媒介技術帶來的生活方式的快速變化,必將促使微文學自身不斷髮展完善,而其所具有的傳統文學與現代技術有機融合的特質,既能有效地統轄未來層出不窮的技術變遷,又能為整個文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它的發展壯大將最終形成系統的研究體系,成為文學殿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上海高考議論文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微文學是一種嶄新的文學樣式,它將主題集中在哲理類、社會類等愉情喻理的主題範圍,從大眾情緒需求和簡練語句表達效果出發。

  B.微文學重視“煉字”,強調言簡意濃,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當代一些文學作品尤其是網路文學作品等的碼字、注水現象。

  C.微文學以其技術上“微”的優勢有效地克服了體量上“微”的缺陷,從而在形式上實現了從“淺言說”到“深表達”的轉變。

  D.讀者在傳統的文學作品中只能閱讀、評價,根本無法參與創作、修改;而在微文學作品中卻可通過互動、迴應,產生再創作效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微文學客觀上的技術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大眾獲取的便利度,適應了當代人快餐式閱讀的需要,具有很好的讀者基礎。

  B.微文學作品基於技術上對“微”的要求,在內容表達上要實現從普通文學作品的繁複、巨集大向凝結精練、直率自然的轉變。

  C.作者在微文學作品中呈現的親身感知的真實事件,要比傳統文學中的小說更深刻、更震撼,因而讀者獲得的審美體驗更深。

  D.微文學藉助讀者與作者的互動、迴應,可以改變作者原初的想法,使作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從而產生集體參與創作的作品。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微文學將傳統文學道義擔當、弘揚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和現代技術快捷、互動、多樣的特質聯結起來,更易為受眾所接受。

  B.作為微文學載體出現的微博、微信等傳播方式的便捷、多樣,以及數碼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使微文學可以通過多樣化、炫目化的技術方式實現內容的“深表達”。

  C.微文學不僅能應運而生,而且能不斷髮展完善,因為人類有著提升審美境界的要求,而媒介技術也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快速變化。

  D.微文學有機融合了傳統文學與現代技術的特質,所以它既能統轄未來的技術變遷,又能為傳統文學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上海高考議論文閱讀答案

  1.D

  2.C

  3.D【解析】根據文字末尾段資訊,D 項中的“傳統文學發展”應改為“整個文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