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藝術的審美

  陶藝正因為蘊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人們的審美取向的轉變與人文精神息息相關。那麼,關於陶藝的審美,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現代陶藝的審美意蘊

  現代陶藝是現代藝術的一部分,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審美取向的轉變以及人文精神因素等息息相關。現代陶藝是運用陶瓷的物質材料和工藝來反映藝術家思想情感和對社會生活的理解,現代陶藝所具有的新形式與審美意蘊都是傳統的陶瓷藝術所不具備的。 正如皮道堅先生在《拓展眼界的當代陶藝》中所說的:“陶藝一詞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陶瓷藝術的簡稱,而是一種孕育著新的精神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的現代藝術方式。”

  中國傳統陶藝高超的技藝、嫻熟的裝飾以及完美的造型,表現了創作者的智慧和能力,但傳統陶藝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著重追求嚴謹和整齊從而限定在一定的審美標準中而無所突破。它忽視了材料的自然屬性,更忽視了人與陶藝之間的精神關係。

  實用審美是傳統社會中的主流審美方式,而現代陶藝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和高揚個性化精神旗幟下,逐步推翻了純實用審美的藩籬,開始向精神審美方向昇華。現代陶藝擺脫了以往的審美形式,純粹成為藝術家發自心靈的藝術創作,它強調個性,注重思想內涵,從精神層面出發尋求藝術的自然與真實。

  現代陶藝是以審美為主的更注重審美價值和審美作用,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藝術觀、價值觀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傳統陶瓷藝術是先有實用後有審美,現代陶藝一開始就沒有按照實用審美所畫好的規則線來運作。

  儘管現代陶藝中有類似器皿類的造型,但它已經沒有了日用陶瓷涵蓋的功能與意義,儘管有的陶藝家的作品也進入商業運作賣錢了,但陶藝家在創造的過程中並沒有預先考慮它的經濟性。

  現代陶藝以全新的藝術形式出現,它在不同的形式、角度和內涵上顯示了現代人對陶瓷傳統人文精神和美學品質的認識態度,體現了藝術家對傳統資源、語言方式、藝術形式、審美意蘊的當代轉化。

  現代陶藝的創作理念完全不同於傳統陶瓷,它沒有中國畫那些偉大的包袱,沒有任何圖式可言,沒有任何概念可循。在捨棄了實用形態之後,丟掉的是鎖鏈,迎來的是自由,現代陶藝完全有能力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和形象來展現中華美學特有的內涵和審美意蘊。

  現代陶藝以其特有的本質特徵和審美意蘊,正向貼近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發展。現代陶藝的這種特質,這種精神與審美意蘊的新變化,促進了現代陶藝在現代人精神文化領域的新生,使得現代陶藝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現代陶藝的審美追求

  筆墨當隨時代,現代陶藝亦然。現代陶藝相對於傳統陶藝而言,從時代特徵上更多地"取材於"現代,著眼於現代環境進行的陶瓷藝術創作,自然形成了現代陶藝的審美追求。

  朱樂耕在《中國陶藝的現代思維》中談到:“現代陶藝流派眾多,但可分為兩大主流:即前衛派陶藝與民藝,這兩個派別的作者們都認為現代陶藝應是單純的、樸素的。因此,他們對傳統陶藝中因襲陳舊的作風都進行了一致性的、猛烈的批判,但他們的發展方向和追求的目標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是相反的。”白明對現代陶藝定義性的描述是:“所謂現代陶藝是藝術家藉助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為主要創作媒體,遠離傳統實用性質的觀照,表現現代人的理想、個性、情感、心理、意識和審美價值的作品形式。這種審美價值重視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觀世界,而是現代社會中人的內心世界。重視新的表現方法和新的表現形式,將暗示、隱喻、象徵、聯想、意象等手法視覺化,表現人的意識的流動和對這個世界和社會的多種認知。”

  現代陶藝在觀念與審美認知上與傳統陶藝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現代陶藝家作為個體陶藝家的獨立創造,不僅在外觀上改變了陶藝的審美形態,還在功能上改變了傳統陶藝的實用目的,是一種純粹的藝術創造,成為創作主體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實現個體精神價值的媒介。與傳統陶藝不同,現代陶藝只是以陶泥作為它的物質載體,而藉以體現的卻是一種現代的藝術精神。它主張自由創造、個性發揮,即使有些作品仍然保留著容器的形態,但已不再是以實用為目的,並且突破了原有的技術規範,揚棄了傳統古典審美趣味的發展。現代陶藝創造的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化的現代陶藝是現代藝術家、工藝師藉助了陶瓷這種材質,用泥性所特有的語言來表達現代社會中人與他人、人與本能、人與自然、人與理想的新興關係,它是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和行為方式。它與傳統的陶藝有著血緣關係,但並沒有傳承上的順序,因為現代陶藝是以反叛傳統為其起點的。